项羽又一次消灭了20万秦军,达成两大负面成就,只是代价有点大
创始人
2024-11-29 19:41:15
0

原标题:项羽又一次消灭了20万秦军,达成两大负面成就,只是代价有点大

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18】呈上,我主页上视频和图文合集都有哦~

上篇我们说到,在万般无奈之下,名将章邯归顺了项羽。

可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冲突的开始。

一、秦军和联军互相看不顺眼

想问一个问题:

项羽和各路诸侯手下的士卒,原来都是什么人呢?

应该大部分都是各地的老百姓吧?

我们在系列前文《

亡秦者胡?秦始皇整出“北疆三件套”,秦朝一小半的男人去了工地

》中分析过,秦始皇这位爷修驰道、建长城、征百越、逐胡人等等一顿折腾。

差不多把天下一小半的壮劳力全部拉走,投入到各个工程项目中。

那么,你猜猜,

现在的联军士卒里面,有没有人当年曾经被征发过徭役,被秦军的士卒和官吏用鞭子抽过呢?

我想大概率是有的吧?

当年我们手无寸铁,被呵斥、被抽打,只能打碎了门牙往肚里咽。

可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曾经不可一世的你们,居然向我们投降了,

那这笔账现在是不是可以好好算一算了?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秦军这20万士卒的日子是相当不好过。

《资治通鉴》:及章邯以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秦军的日子并不好过

其实真要说起来,章邯的这20万人大部分都是骊山刑徒,当初也是做苦力、挨鞭子的嘛。

穷人何必为难穷人呢?

但是这个时候,理性的思考已经明显要让位于感性的情绪了。

这二十多万联军士卒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天下人对于【秦】的怨恨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于是秦军这二十万人就成了挨揍的沙包。

可话又说回来,都是大老爷们,谁又受得了这个气呢?

而且秦军面对气势如虹的项羽,虽然暂时处于下风,但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只是由于章邯的个人原因,才不得不归降了项羽。

秦军士卒的心里会服气吗?

我们又不是被打败的!

再加上换了老板之后,待遇还不如以前,于是动心思的人就多了起来。

《资治通鉴》:秦吏卒多怨, 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

注意,敲黑板!

章邯是欺骗了这20万士卒,才能够顺利归降项羽的,而且这事很快就被士卒们发现了。

秦军的担忧很现实:

现在我们给项羽当炮灰,如果能够打回关中,那当然好。

可万一要是打不赢呢?

到时候项羽这些人会让我们留在关中吗?

恐怕不行吧?

我们那时候跟着关东诸侯去东边,有家不能回。

而按照秦律,我们的妻儿老小可就没活路了啊!

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恐怕是每一位秦军士卒心头萦绕不去的担忧。

议论的人多了,消息自然就瞒不住了。

项羽赶紧把英布和蒲将军喊过来开会,说了这么一番话:

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

秦军的情绪让项羽非常不安

三个因素让项羽不放心:

第一,秦军人多。

20万人呢,和楚军差不多对半开,而且都是身经百战,闹起来不一定摁得住。

第二,秦军的将领没有威望。

原本章邯是可以的,但自从他欺骗了秦军士卒投降之后,就已经被拉入黑名单了。

剩下的两个副将司马欣和董翳,完全没有能力让秦军士卒平静下来。

第三,马上就要进攻关中了。

这也是项羽最担心的,万一在战斗关键的时候,秦军突然反戈一击,

那场面,啧啧,喜大普奔啊~

项羽:你是不是对喜大普奔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二、项羽坑俘

这三个不稳定因素,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而项羽又没办法处理的。

由于一辈子的天赋全部点在了武力值上,项羽想出了一个非常符合他风格的解决办法。

《资治通鉴》: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史书上短短一句话,20万人就这么没了。

简单,直接,且粗暴。

我们不知道项羽具体是如何做到的,但这一次与白起在长平坑40万赵军有明显的不同。

这20万秦军是跟着章邯投降的,并不像赵军那样是被俘虏的,而且项羽又命令司马欣带着秦军在前面当前锋。

所以秦军士卒应该是有武器,并且有行动自由,不是没有反抗能力。

项羽要把这20万人坑掉,必然会爆发激烈的冲突,按理说损失必然不小。

但我们从后来项羽进入关中后,兵力增加至40万可以推测:

在新安,他并没有损耗多少兵力。

这其中的细节是怎么样的,我们仅靠史料上的一句话已经没法考证了。

不过小步倒是认为,这中间司马欣和董翳这两个人应该起了不小的作用,估计是交了“投名状”的。

要不然没法解释两个之前没几个镜头的配角,后来能和章邯并称为“三秦”。

章邯被封为“雍王”

不过,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啊~

这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全靠武力就能解决的啊!

你把这20万秦军坑了,是痛快了,

可想过后果吗?

没想过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三、项羽坑俘的两大恶果

1、关中之地从此和项羽说拜拜了。

小步一直有一个观点:

在隋唐之前,如果要参与争霸天下的游戏,那么最好的开局点就是在关中。

只要占据了关中平原,进可攻,退可守,还能自己供应粮草。

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形成“关中+巴蜀”的胜利公式,那么游戏通关几乎没有悬念。

但是项羽这么一弄,立足关中这条路就不用再想了。

那20万秦军大部分都是关中人,现在亡在项羽手上了。

你猜关中的父老乡亲对项羽是痛恨呢?

还是痛恨呢?

还是痛恨呢?

虽然从主观意愿上,项羽也从来没想过要在关中立足,他心心念念地是回到彭城称王。

但是从新安这件事之后,他客观上留在关中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项羽:你这个“虽然、但是”不觉得很牵强吗?

2、两大史诗级defuff,项羽算是集齐了。

从战国系列《七雄归一》讲到现在的《楚河汉界》,有两件事看上去是武将的个人成就,但实际上却是难以承受的诅咒。

一个是【力能扛鼎】;

另一个是【杀降不祥】;

这两个倒霉成就都有前车之鉴。

第一个是秦武王,仗着自己膀大腰圆,跑到洛阳去问周天子鼎之轻重。还要举鼎拍照留念,结果把腿砸断了,卒。

第二个是白起,一辈子战无不胜。在长平坑了40万赵军降卒,后来被秦昭王赐剑自裁。

这其实是个debuff

这两件事看上去玄之又玄,其实是有分析依据的。

【力能扛鼎】,说明此人过于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那么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就做不到刚柔并济,会过刚易折。

【杀降不祥】,说明此人手段凶狠,让所有人从心底就感到害怕,那么害怕你的人多了,是不是希望你不存在的人也就多了?

这么分析,没错吧?

这两种人,诸位读者大大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的吧?

小步没有说教的意思,自己身上有的,咱可以改;身边有这种人的,咱静观其变。

言归正传,现在这两样倒霉事,项羽都凑齐了。

人家从小就能举鼎,力气大,武艺高,一个打十个。

现在又眼都不眨地把20万秦军给坑了。

两大debuff到位,

你猜项羽还会不会有后半辈子?

反正以【秦王】和【杀神】的命格,都没抗住这一波反噬,

西楚霸王啊,你就祈祷自己的八字够硬吧~

结语

小步花了好几篇,终于把项羽的高光时刻讲完了。

不过项羽毕竟只是男二,不能压过男一的风头。

是时候把镜头给到这个时代真正的主角了。

来看看我们的刘邦如何上演一场中年草根的逆袭。

给咱上有老、下有小的老爷们提提气!

请看下集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

【楚河汉界系列18】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转发、评论、点赞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丈... 前言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作为蜀汉的重要武将,以丈八蛇矛作为其标志性武器,这把长达2.6米的兵器,单兵...
原创 朱... 洪武十三年,历史上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因被指控“谋反”而遭到处决。这场案件牵涉的人员高达三万余人,其残...
原创 蒙... 蒙古与清朝联姻的公主长啥样?比想象中的还要丑,别被古装剧骗了 引言:在汉朝之前,就已经有了联姻的政策...
原创 晚... 清朝官员的生活和地位 :您提到的关于官员和他们的服饰的细节说明了清朝社会等级和制度的复杂性。官员身份...
加征25%关税!和美国没谈拢,... 据和讯网报道,加拿大总理卡尼在钢铁厂讲话,宣布针对中国钢铁的新政策,贸易摩擦风云又起。2025年7月...
原创 清... 位居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晚清四大冤案之首,历经七审七判才大白于...
原创 朱... 前言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手中的大将们帮了他很大的忙,但是有一位大将,他早期的时候并不属于朱元璋,...
原创 沿... 沿用两千年的制度,竟是刘邦为了保住老爹的颜面,而想出来的 都说乱世出英雄,很多起义的名人,不管成败都...
原创 中... 大家小的时候可能都有看过一部剧,这一部剧在当时受到很多关注,当时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反面人物就是苏妲...
原创 前... 再说了,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国家的“老大哥”,就是苏联。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苏联给我们供应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