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夺西川有三大功臣:一庞统,二马超,最大功臣却被冷落了三年
创始人
2025-08-24 09:32:55
0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成功占据荆州,但他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蜀汉基业,需要以西川为根基。然而,夺取西川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庞统的谋略、马超的加入,无疑都是刘备夺取西川的关键因素。但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人物被低估,他们的贡献被埋没在时间的尘埃里。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中,就有这样一位功臣,他的付出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却在胜利后被冷落了整整三年。他是谁?为何会被如此对待?他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一、刘备入川的契机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刘备虽然占据荆州,却仍然处于劣势。曹操势力庞大,孙权虎视眈眈,刘备急需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此时,西川成为了刘备的首选目标。

然而,入川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元211年,东吴大都督周瑜提出入川之战的计划。这对刘备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西川不仅是《隆中对》中规划的重要一环,更是刘备在三国争霸中翻身的唯一希望。

面对周瑜的入川之战,刘备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他一方面陈兵相拒,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架势;另一方面,他向孙权表明:刘璋是我的亲戚,若你执意入川灭掉他,我就只能披散头发,归隐山林了。这番话既表明了立场,又巧妙地将责任推给了孙权。

就在刘备焦头烂额之际,天降奇兵。周瑜突然病逝,年仅36岁。这位东吴的栋梁之才英年早逝,不仅让孙权痛失良将,更让入川之战计划搁浅。对刘备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周瑜的继任者是鲁肃。与周瑜不同,鲁肃极力主张"联刘抗曹"的策略。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威胁,而非与刘备争夺西川。鲁肃的这一主张,为刘备入川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就在此时,庞统的出现成为了刘备入川的最后一块拼图。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是当时荆州七大家族之一的庞氏家族成员。他的才能不亚于诸葛亮,被誉为"凤雏"。

庞统加入刘备阵营后,立即开始筹划入川之策。他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暗中结交刘璋麾下大将张松、法正等人,伺机而动;中策是假借兵权,入蜀助战;下策则是强攻西川。庞统力劼刘备采取上策,认为这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西川。

然而,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这一决定虽然增加了入川的难度,但也体现了刘备的谨慎和仁义。他不愿意采取阴谋手段,而是选择了一种相对光明正大的方式。

庞统的加入不仅为刘备提供了入川的策略,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让刘备能够放心地离开荆州。此前,刘备一直担心离开荆州后,诸葛亮无法独自应对局面。但有了庞统,刘备就可以带着诸葛亮入川,而将荆州交给庞统打理。

就这样,在周瑜病逝、鲁肃主张联刘、庞统献策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刘备终于找到了入川的契机。他开始着手准备,为即将到来的西川之战做好充分准备。

二、庞统的谋略与牺牲

庞统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为刘备提供了入川的策略,还在战争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庞统的谋略和牺牲,为刘备最终取得西川奠定了基础。

庞统提出的上中下三策,成为了刘备入川的指导方针。上策是暗中结交刘璋麾下大将张松、法正等人,伺机而动;中策是假借兵权,入蜀助战;下策则是强攻西川。庞统极力推荐上策,认为这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西川。然而,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

刘备选择中策的决定,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处事风格。虽然上策可能会带来更快、更容易的胜利,但刘备不愿意采取过于阴险的手段。他选择了一种相对光明正大的方式,虽然增加了入川的难度,但也维护了自己仁义的形象。

然而,中策的选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刘备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进入西川,同时还要避免引起刘璋的警惕。最终,刘备以"助刘璋抵抗张鲁"为由,率军进入西川。

庞统在入川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为刘备出谋划策,还亲自参与战斗。在进攻雒城时,庞统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制定了围城策略,并指挥军队逐步压缩雒城的生存空间。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意外发生了。公元214年,在雒城攻城战中,庞统亲临前线指挥。他可能是为了鼓舞士气,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战局。不幸的是,一支流矢从城头射来,正中庞统要害。这位刘备麾下的军师,就此英年早逝,年仅36岁。

庞统的死讯传来,给刘备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刘备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谋士和得力助手。然而,庞统的牺牲也激发了刘备军的斗志。他们决心要完成庞统未竟的事业,夺取西川。

庞统的死亡也引发了一些历史争议。《三国演义》中描述庞统死于落凤坡,被埋伏的刘璋军射杀。但这个说法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更可能的情况是,庞统确实是在雒城攻城战中被流矢射中。这个细节的差异,反映了历史记载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区别。

尽管庞统英年早逝,但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谋略为刘备入川提供了方向,他的牺牲则成为了刘备军夺取西川的动力。可以说,没有庞统的谋略和牺牲,刘备夺取西川的道路会更加艰难。

庞统的死亡也标志着刘备入川之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失去了庞统这个军师,刘备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其他将领,如关羽、张飞等人。同时,诸葛亮也开始在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庞统的牺牲虽然给刘备军带来了打击,但也为后来的胜利埋下了种子。他的策略和付出,成为了刘备最终夺取西川的重要基石。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刘备军将继续推进,而另一位重要人物——马超的加入,将为这场战争带来新的转机。

三、马超的加入与影响

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中,马超的加入无疑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位西凉猛将的到来,不仅增强了刘备的军事实力,更对刘璋军的军心产生了巨大影响。

马超,字孟起,凉州临洮人,是西凉名将马腾之子。他以勇猛著称,有"锦马超"之美誉。然而,马超投靠刘备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此之前,他曾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

公元211年,马超与韩遂联合起兵反抗曹操。他们在潼关一带与曹操大军展开激战,一度将曹操逼入绝境。然而,由于内部不和,最终还是败于曹操之手。马超退守凉州,但很快又被曹操派遣的夏侯渊击败。

失去了根基的马超,只能带着残部四处流亡。他先投靠了张鲁,但不久后又与张鲁反目。在这种情况下,马超听闻刘备入川,便决定投靠刘备。

马超的加入,对刘备军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当时,刘备虽然已经占领了部分西川地区,但在与刘璋的决战中仍处于劣势。马超的到来,不仅为刘备带来了一支精锐骑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巨大的声望。

马超在西凉的威名,对西川军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原本效忠于刘璋的将领和士兵,在得知马超加入刘备阵营后,开始动摇。他们认为,连马超这样的名将都选择了刘备,那么刘备必定有过人之处。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严重打击了刘璋军的士气。

刘备充分利用了马超的影响力。他让马超率军出战,在战场上大显身手。马超的英勇表现,不仅鼓舞了刘备军的士气,也让刘璋军倍感压力。有不少刘璋的部下,在看到马超的威风后,便主动投降或者劝说刘璋投降。

在攻打成都的过程中,马超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率领骑兵在城下冲锋陷阵,给予刘璋军沉重打击。马超的骑兵作战方式,对于习惯了步兵作战的西川军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他们无法有效地抵挡马超的骑兵冲锋,导致防线不断崩溃。

马超的加入,不仅在军事上为刘备提供了助力,在政治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西凉名将,马超的投靠象征着刘备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西域地区。这为刘备日后统一西川,甚至向西扩张奠定了基础。

然而,马超的加入也给刘备带来了一些挑战。作为一个外来将领,马超与刘备的其他老部下之间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刘备需要平衡各方关系,既要重用马超,又不能过分偏袒,以免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

尽管如此,马超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在他的协助下,刘备最终攻下了成都,获得了一个完整的西川。这不仅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战略构想,也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霍峻的坚守与奇袭

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中,霍峻这个名字或许不如庞统、马超那般响亮,但他的贡献却同样重要。霍峻的坚守与奇袭,为刘备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霍峻,字仲邈,南阳新野人,是刘备的老部下。在刘备入川之前,霍峻就已经被派往江州(今重庆江津)驻守。这个决定看似平常,却在后来的战局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刘备率军入川时,刘璋派遣杨怀、高沛等将领率军抵抗。他们占据了涪城(今四川绵阳),试图阻止刘备军的推进。面对这种情况,刘备决定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命令霍峻从江州出发,攻打刘璋的后方。

霍峻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五千精兵,沿江而上,直取巴郡(今四川重庆)。这一行动出乎刘璋的意料。刘璋原本认为,江州距离战场较远,不会对主战场造成威胁。然而,霍峻的奇袭打破了这种认知。

霍峻的军队行军速度极快,很快就攻占了巴郡多个城池。这一行动不仅切断了刘璋军的后勤补给线,还迫使刘璋不得不抽调部分兵力回防。这大大减轻了刘备主力军的压力,为刘备在涪城一带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然而,霍峻的行动也引来了刘璋的强烈反应。刘璋派遣大将李严率领重兵反攻巴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霍峻并没有退缩。他选择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城池——江州,决定在此坚守。

江州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只有一面与陆地相连。霍峻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优势,在城中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他还命令部下将城中的粮食统一收集,实行军粮配给制,以应对可能的长期围困。

李严率军到达江州后,立即展开了猛烈的进攻。然而,霍峻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李严的多次进攻都被击退。无奈之下,李严只能选择围城,试图通过切断江州的补给来迫使霍峻投降。

就这样,一场持久的围城战开始了。霍峻和他的五千将士在江州城中坚守,日夜警惕,抵挡着李严军的进攻。尽管面临着粮食短缺、疾病蔓延等困难,霍峻依然坚持不降。

霍峻的坚守,为刘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刘备在涪城击败了杨怀、高沛,并继续向成都推进。刘璋的局势日益危急,不得不调回李严,解江州之围。

当李严军撤离后,霍峻并没有停留在江州休整。他立即率军追击,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巴郡。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巩固了刘备在巴蜀地区的统治,还为刘备最终攻下成都创造了有利条件。

霍峻的坚守与奇袭,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他的行动虽然发生在战争的侧翼,却对整个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霍峻牵制刘璋的后方力量,刘备可能就无法如此顺利地推进到成都城下。

在刘备最终攻下成都后,霍峻因功被封为关内侯,并被任命为巴郡太守。这个任命不仅是对霍峻功劳的肯定,也反映了刘备对巴郡地区的重视。

五、黄权的投降与刘璋的败亡

在刘备夺取西川的最后阶段,黄权的投降成为了决定性的转折点。这位刘璋的重臣,最终选择了背叛自己的主公,为刘备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黄权,字公衡,巴西郡安汉人,是刘璋麾下最有才能的将领之一。他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精通政务,在西川军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刘备入川之初,黄权就曾劝谏刘璋不要轻易相信刘备,但刘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随着战事的推进,刘璋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刘璋任命黄权为大将军,统领全军,希望能扭转局势。黄权接受任命后,立即开始整顿军队,重新部署防线。

然而,此时的西川军已经士气低落,面对刘备军的进攻,节节败退。黄权虽然尽力抵抗,但难以改变整体局势。在一次战斗中,黄权的部队遭遇刘备军的猛烈攻击,损失惨重。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派人秘密接触了黄权,劝说他投降。刘备承诺,如果黄权投降,不仅会保全他的性命,还会给予他重用。面对这个诱人的条件,黄权开始动摇。

黄权的犹豫并非没有理由。他看到刘璋军已经无力回天,继续抵抗只会导致更多的流血牺牲。同时,他也认识到刘备的才能和抱负,认为投靠刘备或许能为蜀地带来更好的未来。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黄权最终做出了投降的决定。他选择了一个夜晚,带领自己的亲信部队,悄悄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军入城。

黄权的投降,对刘璋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作为刘璋最信任的将领,黄权的背叛不仅导致了重要城池的失守,更彻底摧毁了刘璋军残存的士气。许多原本还在坚持抵抗的将领,在得知黄权投降的消息后,纷纷放下武器,向刘备投降。

刘璋得知黄权投降的消息后,顿时感到绝望。他明白,失去了黄权这个得力干将,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刘璋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公元214年,刘璋派出使者,向刘备请降。刘备接受了刘璋的投降,并亲自到成都城外迎接刘璋。当刘璋走出城门时,刘备下马相迎,以示尊重。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刘备的宽厚,也赢得了蜀地士民的好感。

刘璋投降后,刘备并没有苛待他。相反,刘备给予刘璋优厚的待遇,封他为镇南将军,还允许他带着家人迁往荆州居住。这种宽厚的做法,让许多原本对刘备还有疑虑的蜀地士族消除了顾虑,纷纷表示愿意为刘备效力。

黄权的投降和刘璋的败亡,标志着刘备夺取西川的战争正式结束。从此,刘备拥有了一个完整的根据地,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尘埃落定。刘备还面临着如何治理这片新得到的土地,如何安抚原刘璋部下,以及如何应对曹操可能的反击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刘备和他的谋士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黄权在投降刘备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刘备虽然接纳了黄权,但对这个背叛了前主的人始终保持警惕。黄权最终被安排在后方担任一些不太重要的职务。这种处理方式,既显示了刘备的谨慎,也体现了他对忠诚的看重。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战争。从庞统的谋略,到马超的加入,再到霍峻的坚守与奇袭,最后是黄权的投降,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的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三国的格局,也为日后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周伯通的父亲是谁?难怪王重阳教... 在金庸描绘的武侠江湖里,周伯通这人挺让人摸不透。他是全真教的长老,外号挺响,武功高强得让人猜不透深浅...
曹操为什么要杀,给他治病的华佗... 华佗乃古代名医,却被曹操所杀。为何曹操要杀治病救人的华佗?今日探讨此事。曹操为三国时楚王,称霸一方,...
原创 复...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如星辰般璀璨,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吉思汗,这位横扫欧亚大陆的草原霸主...
原创 埃... 在人类历史中,流传着太多有关古埃及的传说,它们许多要么淹没在历史之中,成为永远的谜团,要么一经发掘便...
原创 周... 前言 1975年年底,周总理的生命在即将走到尽头之际,多次对邓颖超提起一个名字,那份牵挂,那份思念,...
原创 半... 1949年5月12日,第三野战军向上海发起进攻,上海战役由此打响,虽然汤恩伯在上海周边构筑了大量的军...
知识化:明代商贾形象的重塑 陈宝良 明代商贾的知识人化乃至商贾知识人的形成,奠基于相对繁荣的商业经济土壤。在经历了“士商互动”以...
原创 隋... 单田芳的隋唐演义评书中,将天下武林高手汇总为“四猛四绝十三杰”,其中四猛之首是罗士信、四绝之首是罗松...
原创 为... 东周时期,经过数百年大大小小的纷争,最终还是秦国战胜了诸多对手,统一了天下,能够走到这一步,秦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