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数量多,规模大,内容丰富,保存完整,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各县(市)之冠,在岁月变迁中成为四川革命文物资源一大特色。2月20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保护项目研讨会,会议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禄山主持,通江县文保中心、兰州大学等相关单位及团队参加会议,旨在确保该项目的高质量推进。
会上,兰州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团队就红军石刻标语的日常监测、水文影响分析、地质勘测及测绘工作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同时,刘禄山强调了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四点明确要求: 一是深刻认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护; 二是不断拓展和完善保护项目内容,不局限于当前调研的10处标语; 三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项目进展,构建科学系统的保护技术规范体系; 四是确保基础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及时提交阶段性成果报告。会议期间,刘禄山一行还亲自前往铁佛镇、至诚镇、毛浴镇等地,实地考察了红军石刻标语的地理环境、保存现状和类型,为项目的后续推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通江县文保中心将紧抓此次契机,贯彻落实会议要求,积极协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推动通江红军石刻标语保护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双方将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