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准战争:清朝为何用70年之久来平定准噶尔?两者实力谁更强
创始人
2025-08-24 08:32:10
0

想要知道两个政权的实力,谁比较强大,还得从各方面来看。从地理位置来看,清朝比准噶尔的更加优越,占据着富裕的中原地区,清朝就能拥有庞大的市场,以及更多的财富。而漫长的海岸线,也是对外贸易的优势。

反观准噶尔汗国,身居内陆,位于西域,距离海洋太过遥远,无法和更多国家贸易。在经济,人口,综合实力等各方面上,准噶尔都无法和清朝相比。那么实力超过准噶尔,为何清朝要花费70年的时间,最后才能消灭他?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距离上的缺陷,从北京到伊犁,距离长达3485公里。如此长的距离,也会给军队带来疲惫感,最终影响到士气。在古代,距离太过遥远,会给军队造成一定的劣势。尤其是清军以步兵为主,在机动上,已经输给准噶尔汗国。

而在补给上,距离太远,运输途中,所消耗的粮食将会更多。因此,想要保障军队所需要的物品,难度可想而知。关键是情报的准确性,想要通知京师,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都说军情瞬息万变,只有快速获取准噶尔汗国的情报,才能做出更有利地改变。

2:清朝的局面。面对连年的征战,再强大的清朝也顶不住。康熙时期,南平三藩之乱,收台湾,北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加上击败噶尔丹的东扩,以及收复西藏等战役。如此多的战争,也给清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危机。康熙之后,清朝需要休养生息,这时候的雍正,也知道清朝的内部问题。因此,在他执政时期,大的战役没有,都是一心在搞国内的发展,这为后来乾隆时期的繁荣奠定基础。

加上准噶尔汗国的实力并不弱,他的背后还有沙俄的支持。如果继续打下去,只会拖垮清朝的统治,这是执政者比较在意的,所以选择休养生息。当准噶尔入侵时,清朝才会反击。主动出击,对当时的清朝来说,并不是什么上策,毕竟时机不对。到乾隆时期,在面对大小金川之战时,也要警惕准噶尔的反攻。而准噶尔汗国的内乱,也让乾隆抓住了机会。

3:准噶尔汗国的需求。在清朝需要休养的时候,准噶尔汗国同样也需要。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噶尔丹选择自杀。而准噶尔内部出现变故,策妄阿拉布坦也需要时间来稳固。在消耗上,准噶尔同样很大,噶尔丹带去的精兵,被康熙三征,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准噶尔汗国也没有实力东扩。

哪怕沙俄大力地支持,可准噶尔汗国内部不稳定,策妄阿拉布坦也有心无力。只有慢慢发展起来,才有实力与清朝对抗。时间就这样耗下去,而且两个政权,也有贸易的交往,只是准噶尔并没有保持这种局面的长久,时不时也有冲突发生。这也使得清准战争长达70年之久。

从1688年到1758年,清准战争在乾隆时期结束。凭着准噶尔汗国的内乱,乾隆选择主动出击,对准噶尔汗国发动战争,这最终得以消灭准噶尔,统一了西域,并且改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长达近千年之久,西域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图中。在这场战争中,沙俄是最希望看到清朝与准噶尔两败俱伤的,这样他就能从中获利。毕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种好事,沙俄是比较喜欢做的。

对中国而言,清朝统一了新疆,也让新疆彻底成为我国的领土,如果让准噶尔持续到近代史,那新疆这块领土,被沙俄吞并,一点也不奇怪,毕竟沙俄的野心太大,一个新疆也满足不了他,西藏依旧会被他盯上。这对中华民族来说,危机真的太大了。领土的缩小,西部被占领,或者成为独立的政权,对我国的战略纵深有着致命的危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1864年,太平天国覆灭,曾国藩功成名就,本应春风得意。然而,就在这胜利的喜悦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悄...
原创 林...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留学途中的合影!林徽因这年20岁,她身穿灰色大衣,带着一条灰色围巾,留着...
原创 朝... 陈赓大将在去朝鲜的路上,竟然捡到彭老总寻找的士兵。抗美援朝期间,陈赓曾三次入朝,让美国将领直呼陈赓根...
原创 斡... 在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中,从不缺乏能征善战之辈,除了大名鼎鼎的拔都汗之外,术赤的长子斡儿答,也是一...
原创 朗...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意思的历史人物——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这位仁兄可不是一般人,他从...
原创 溥...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被称作是紫禁城,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的占地面积有72万平方米,...
原创 民... 民国时期,马家军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武装力量,控制着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同时也是民国中最老牌的军阀派系...
原创 朱...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南京西宫。 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老态...
甘肃和政羊、福建政和八闽鸟——... 新华社兰州2月24日电(记者张智敏、姜克红)作为跨越数千里的地名“孪生”县城,甘肃省和政县与福建省政...
原创 晚...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出身普通却勤奋好学,27岁时中了进士,接着十年里七次迁升,连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