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不知道的民国大师~胡适(一)
创始人
2025-08-24 07:02:15
0

1948年底蒋介石制定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准备将大陆第一流的学者转移到台湾去,列在抢救名单第一位的就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在民国时代尽管大师辈出,但其中最耀眼的那个人非故适莫属。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驻美大使等。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哲学,文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开风气之先,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还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博士学位的人之一,一共有36个,创了世界纪录。这其中,包括了英美等各国的各个大学颁给他的名誉博士。

他几乎是半个多世纪的神话,一个纵横学界,文化界,政界的偶像。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位现代文化名人,民国时代在胡适面前都至少要矮上一个半个段位。所以对胡适的不识抬举又如何能不生气,而这位民国大师在今天的中文互联网上又多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外号,中国第一反诈大师。

胡适生于1891年上海大东门外,籍贯安徽绩溪。出生时并不叫胡适,原名嗣穈。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父亲胡传,字铁花。古龙笔下的楚留香有个好朋友叫胡铁花,是一个打抱不平,风流倜傥,喜欢喝酒的浪子,古龙取这个名字就是在致敬故适的老爸。在胡适出生两个月时,父亲胡铁花就调去了台湾担任台东知州,相当于县长兼保安司令员。他为官清廉,在任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造福一方,在当地官场名声很好。

3岁时,故适跟随母亲冯顺娣到台湾随父亲生活。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战败,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许多台湾官员被调回大陆,当地百姓乡绅群情激奋组织起来抗日。由于清廷放弃了台湾。1895年,胡家回上海。胡铁花留了下来,参与台湾民主抗日的事业。后来因为病重回到大陆,他在离开台湾10天后就病死于厦门。胡适自幼孜孜向学,在台湾时年仅3岁就跟随父亲学习认识了700多个字。由于母亲是第三任夫人,23岁很年轻就守寡了。父亲过世时胡适还不到4岁,母子俩在大家族的夹缝中相依为命。

故适聪明过人是老话说的读书的种子,倒没有耽误他的学业。13岁时就去了上海接受新式教育,临行前母亲特别安排和比他大一岁的远房亲戚江冬秀订婚,故适与江东秀的婚姻纯属偶然。小时候故适随母亲到姑婆家看社戏,江母见小胡长的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就有意招他为女婿。媒人说动了胡母算了一下八字正相合,胡江两人的婚姻就这么定下来了。那年故适才13岁,江东秀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是由于江家不重视女学,大字不识几个。婚后才努力识字,也只能写一些简单的短句。

1910年,胡适成功考取了第二届美国提供的庚子赔款留学奖学金。随后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读农科,但是三个学期后因为果树学这门课程要求必须区分出30多种不同品种的苹果,这让故适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农科完全没有兴趣。而且所学知识将来也很难派上用场,若长此下去只是浪费生命而已。后来故适根据自己对哲学,史学和文学的兴趣从农科转到文科,从此之后如鱼得水。

他不但完成了哲学,心理学的课程,还辅修了英国文学和政治经济学。除了念书之外,故适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戏剧表演,公共事务活动都是他所热衷的。他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还曾当选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会长。胡适的活动力尤其表现在演讲方面,由于留学期间我们发生了辛亥革命,胡适经常被教会和社团邀请去阐述中国近代史,开启了他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演讲生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尊祖母慈禧太后...
历史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正在复... 历史学家尼尔斯·吉尔曼2月21日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他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原创 张... 世人皆知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勇猛无比,曾单枪匹马喝退曹操八十万大军。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猛将最终却...
原创 夷...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 这一战役不仅...
原创 中... 世界格局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各个国家的版图也不是一层不变,在历史不断的进展中,无数小国被吞灭,也有无数...
原创 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以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了后世无...
原创 德... 从20世纪开始,两次世界大战让人记忆犹新,其中两次都德国的份,这让我们惊讶,是什么原因,让德国成了这...
原创 明... 如果问大家我国第一大才子是谁,大家肯定会异口同声的说唐伯虎,其实他只是唐朝的才子,其他朝代也有才子。...
原创 衰...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曹雪芹《回前诗》 说到清朝,有些人会想到历任皇帝,有些人会想...
原创 试... 《明史·徐达传》中有一段话,讲述了在朱元璋和徐达之间发生的两件轶事: 1、赐府邸事件: 朱元璋曾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