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北魏冬装保障完备,兼并战争横扫北方,为何南下却手无缚鸡之力?
创始人
2025-08-24 06:32:36
0

孟子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我国古代的兼并战争当中,以弱胜强的例子数不胜数,由强变弱的事例也不在少数。想当年,东晋偏安一隅,却能够依靠一己之力抗衡如日中天的前秦大军,淝水之战奠定东晋百年国基。

而同样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有一统天下之势的北魏王朝,在前期的兼并战争当中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的存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后期的兼并战争当中却频频失利,这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

一:北魏政权,北部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度

1.北魏建国,以如日中天之势一统北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政权,北魏的建立是在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分崩离析之际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的建立者是鲜卑族的拓跋珪,先建国为代,后改名为魏。

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称:“昔商人不常厥居,故两称殷、商,代虽旧邦,其命维新,登国之初,已更曰魏。”北魏由此而来。

新生的北魏政权,以锐意进取之势,席卷北方,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北魏最终一统北方,大有南下一统天下之势。先后灭亡了北燕、后凉等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又凭借着地理优势以及骑兵的机动性打败了刘宋北伐军队,使得刘宋军队再无北望之意。

2.汉化改革,边镇造反,北魏灭亡

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北魏逐渐将重心放在国内建设当中来,为了方便管理国家,经过一番挫折后,北魏孝文帝将国都由平城迁往洛阳。

据《魏书》当中记载称:“(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颗于马 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之后北魏孝文帝大规模的进行汉化改革,将北魏的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然而北魏的边疆地区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北魏六镇起义造反,尔朱荣发动兵变,控制了北魏朝廷。自此之后,北魏政权开始由盛转衰,最终分裂为东魏西魏。盛极一时的北魏政权也因此灭亡。

二.北魏在前期的兼并战争当中到底有多优势

1.全天候作战,完善的冬装保障体系

在对北魏政权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北魏兼并战争当中完备的冬装保障体系以及优势所在。

首先是北魏政军队完善的冬装保障体系 ,北魏原本是北方的一个部族,趁着前秦大乱的时机崛起,但是作战地区绝大多数都是位于北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备的冬装保障就显得异常重要。

北魏的冬装保障体系不仅仅体现在北魏军队作战时期拥有充足的冬装,而且还体现在北魏民家强大的冬装保障。因此,可以支撑起全天候的作战。

2.横扫十余国,重新统一北方

首先北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优势体现之一就是凭借是过人的军事实力在短时间内一统北方大地。先后平定了北燕、北凉政权,出击柔然等少数民族,巩固了北魏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据《魏书》当中记载北魏开国太祖南征北战无往不利的事迹称:“六月,帝亲征刘显于马邑南,追至弥泽,大破之,显南奔慕容永,尽收其部落。秋八月,帝至自伐显。”

由此可见,北魏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拥有着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所在,而北魏政权一统北方可以说是一只脚踏入了一统天下大门。

3.仓皇北顾的南方政权,南北对峙占据优势

北魏虽然一统北方大地,但是南北对峙的格局却没有丝毫改变,甚至在淝水之战后,南北对峙的局面还有所加强巩固。在刘裕时期甚至还多次北伐中原,夺取了关中地区。因此,南方政权对于北魏政权的威胁可以说是最大的。

但是北魏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挫败南方政权的北伐,以刘宋文帝时期为例,据《南史》当中记载宋文帝一日三惊的事件称:“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由此可见,北魏还在南北对峙格局当中掌握了主动权 这是其第二个优势所在。

三:为何北魏后期在兼并战争当中会出现优势丧失殆尽的结果

1.内部鲜卑族与汉族矛盾重重,消耗国力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北魏为何会在后期的兼并战争当中出现频繁失利的现象。首先第一个原因就在于国内民族矛盾重重,矛盾的激化极大的消耗了北魏国力。众所周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使得北魏王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但是不少鲜卑贵族是极力反对这一个措施的。

据《魏书》当中颁布的一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举措称:“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虽然这一个举措有利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利推行,但是却暗中加剧了汉人世家大族与鲜卑贵族的矛盾。

汉人世家大族向来看不起草原“蛮族”,而鲜卑贵族作为统治者掌权者也看不清无权无势的汉人世家。因此在北魏孝文帝死后,汉胡矛盾便迅速激化,加之北魏政权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复杂国家,加之统治者的民族政策绝大多数都是偏向于某一个民族,自然会引起其他民族的仇视敌对。

在北魏后期民族矛盾激化,暴动起义也就频频发生,久而久之极大的损耗了北魏国力的。因此北魏就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也就难以取得大的胜利。

2.北魏军队的先天不足,长于陆战,短于水战

北魏后期在兼并战争没有取得大的优势的又一个原因就在于北魏军队本身存在先天不足。在北魏一统北方之后,最主要的兼并战争莫过于南北战争,北魏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南方政权。

在北魏国力鼎盛之时尚且没有能够一鼓作气南下一统天下,到了北魏后期,国力出现颓势之时,在兼并战争当中就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南史》当中记载北魏后期南下的钟离之战称:“缘淮百馀里,尸相枕藉,生擒五万人,收其资粮、器械山积,牛马驴骡不可胜计。”南梁政权取得如此大胜的原因之一就是北魏军队不善水战的集中表现。

3.边镇起义,北魏王朝陷入了混乱当中,无暇顾及他国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王朝的国力的确达到了顶峰,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北魏王朝看似平静强大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危机。特别是北魏六镇暴动,尔朱荣乘机入京都,控制了北魏政权,使得北魏陷入了大动乱的局面。

据《魏书》当中记载称:“三月,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聚众反,杀镇将,号真王元年”由此可见,北魏社会危机的严重性。

不仅仅如此,北魏先有六镇起义,后有尔朱荣之乱,其祸乱朝纲,使得北魏原有的所有矛盾爆发出了《魏书》当中评价尔朱荣弑君行为称:“终乃灵后、少帝,沉流不反;河阴之下,衣冠涂地。此其所以得罪人神,而终于夷戮也”。

先有边疆动荡,后有权奸当道,乌烟瘴气的朝廷这么可能在南北兼并战争当中发挥出全部的实力,这也是北魏后期颓势尽显的重要原因。

4.鲜卑贵族争权夺利,企图分裂北魏

北魏王朝在后期兼并战争当中频频失利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国内隐藏着分裂意图,没有统一的意见。在尔朱荣之乱平定之后,北魏皇室依旧没有能够重新掌握政权,而且落入了宇文家族与高家手中。两大家族各自为政,号令一方。据《晋五胡指掌》

当中记载称:“魏主修为高欢所逼,奔长安,依宇文泰。欢立清河世子善见,是为东魏孝静帝。”由此可见,北魏后期分裂趋势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凝聚起国家力量,谈何在兼并战争当中树立优势。

四:小结

北魏王朝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当中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朝代之一,北魏前期以所向披靡之势一统北方,灭亡后燕、北凉等政权。多次打败南方北伐军队,使得南方政权多年不敢北望。

然而北魏的局势却在后期迅速恶化,不仅仅其国内民族矛盾突出,鲜卑贵族争权夺利,更为严重的是北魏王朝隐藏着分裂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外战争自然难以取胜。

参考文献

《魏书》《资治通鉴》《南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连5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发... 原标题:一二九街风貌区历史建筑等5处活化利用计划发布 一二九街风貌区历史建筑。市文旅局供图 为积极...
北部湾沿岸新发现80处遗址和遗... 原标题:北部湾沿岸新发现80处遗址和遗物分布点 年代涵盖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 近日,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
原创 诸...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这个宝藏男孩身上有许多我们值得探究的地方。 我们就来说一...
原创 毛...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 毛主席拒绝进入故宫和延安,这两个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无疑留下了...
原创 这... “鬼谷子”王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也被誉为“千古奇人”。他创建了鬼谷门派,是纵横...
原创 衡... 本篇包括了衡阳市所辖区域一些照片,以时间为顺序排列。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
原创 顺...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3月25日,一位戍防老将的棺椁运抵京师,顺治帝得知后极其重视。 他命令内大...
原创 袁... 大家都知道袁术,是东汉末年一个比较“特别”的军阀。为什么说袁术特别呢?因为袁术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那...
原创 一... 世人常说,成功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的一生似乎注定与胜利无缘。三战三败,...
原创 苏... 虽然扛过了40多年的时间,但是苏联这一巨头还是在30年前轰然倒塌。庞大的国家一分为十五,俄罗斯成为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