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司务长在大雾中遇到了一群人,灵机一动大喊:你们都不许动
创始人
2024-11-29 03:37:47
0

原标题:三野司务长在大雾中遇到了一群人,灵机一动大喊:你们都不许动

1949年4月20日,由2野和3野组成的3个突击集团向长江一线发起进攻,拉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原本敌人在长江一线布置了大约70多万军队,妄图依托长江和海空军的优势进行顽抗,可在我军摧枯拉朽般地攻势下,敌人的防线顷刻间就崩溃了。

敌人眼看形势不妙,知道已经无法守住长江了,只得在4月22日下达总退却命令,妄图集中残余部队在浙江、上海一带重新构筑新的防线。到了4月23日中午,敌人已经放弃了南京,开始向南逃窜。渡江战役中,三野第25军位于中突击集团,是较早参战突破长江防线的部队。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苦战之后,25军暂时停留在三山街、岳山一带休整待命。由于敌人在镇江、南京、芜湖一线的6个军已经开始南逃,包括25军在内的第9兵团各部开始沿着宣城、广德一线追击敌人。

第10兵团从东面渡江以后,也开始兵分两路追击敌人,其中一路沿着丹阳、溧阳一线追击南京、镇江等地南逃的敌人,另一路则沿着太湖插向长兴、吴兴等地,以便与第9兵团会合,断绝敌人的退路。正因为各部队布置出了天罗地网,所以25军军长成钧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会不会还有敌人没有南逃。他通过分析后发现,敌人的第20军才刚刚调到芜湖不久,一路上也没有其他部队碰见过这个20军。而按照常理来看,20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南撤了,所以成钧判断,这个20军很有可能还没有溜走。

成钧对着地图分析一番之后,发现芜湖南面最大的城镇就是湾沚镇,因此做出判断,20军很有可能就集结在湾沚一带,准备找机会南逃。25军接到追击敌人的命令以后,成钧立刻做出部署,他将部队分成了3个部分,75师从左翼沿着芜宣公路前进,从湾沚北面渡江青弋江后宿营,行程大约65公里。74师沿着青弋江两岸前进,在拂晓前赶到湾沚镇南面宿营,行程大约60公里,25军军部则带着73师,跟着75师后面前进。

按照计划,各部队应该在到达预定位置之后,先宿营休息,然后等第二天再一起夹击湾沚。可计划赶不上变化,74师走到湾沚南面的小镇芳山时,意外遭遇了部分敌人。74师师师长张怀忠经过分析以后,发现湾沚方向的敌人已经有南逃的迹象。可是他却陷入了为难之中,一方面是25军主力部队还没有赶到,另一方面则是无法确定湾沚到底是哪支部队。

25军这次任务主要是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如果湾沚镇上真是20军还好说,可要是只是一些小股部队,74师却因为消灭这些虾兵蟹将而停留,导致20军成功逃脱,那就得不偿失了。一直到天快亮时,74师经过反复试探,才终于确定下来,湾沚镇上的敌人就是20军的主力。张怀忠立刻做出部署,222团占据皂角树、桂花山一线阻击敌人,220团在镇外的十八担、十字路一线修筑工事,准备堵截逃敌,221团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张怀忠这时候并不知道军部和其他两个师的位置,光靠74师一个师想要对付敌人一个军的兵力,必定会是一场苦战。更别说20军还不是一般的部队,20军是川军军阀杨森的基干部队,曾经在抗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也是一支装备极为精良的部队,十分难以对付。可张怀忠也知道,眼下这一战不得不打,否则敌人很可能就此逃走。74师才刚刚摆开阵势,敌人就从湾沚方向蜂拥而来,妄图打开一条缺口向南逃窜。

实际上,25军主力也发现了20军撤退的迹象,可因为行军途中无法打开电台,他们并不知道74师那边的情况。由于25军主力到达湾沚时,敌人已经离开,只留下了一地狼藉,成钧等人还以为20军主力根本不在这里。一直到快中午时,25军接到74师的电报后,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跟在20军屁股后面转,而20军已经与74师交上火了。成钧立刻下令,让75师以战斗状况前进,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战场。

74师面临的情况格外艰难,25军主力还没有赶到,他们需要独自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从早上到中午,敌人向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特别是桂花山一线,222团几乎是以一个团阻挡着敌人一个师的进攻,整个阵地上的战壕甚至都差不多都摧毁了。敌人的步兵也多次冲入了阵地,但都被222团一一击退。

敌人眼看屡次进攻失利,只得改变战术,他们出动主力猛攻桂花山一线,另外派出一支小分队从桂花山东面一片洼地绕了过去,妄图利用野草做掩护,来一次偷袭。222团政委谢雪畴在指挥所里看得真切,可偏偏桂花山上面的1营好像没有丝毫察觉,他顿时焦急不已,便想叫通信员过去通知一下。到了这时,他才发现通信员已经全部被派出去了。谢雪畴想也不想,立刻冲出了指挥所,向桂花山冲去。

还没有跑几步,谢雪畴就笑了起来,他已经不用去了。原来1营营长董光继早就有了准备,提前将一个排埋伏在了侧后。等敌人靠近以后,这个排立刻开火,将敌人打了回去。眼看敌人越来越多,董光继干脆将全营的4挺重机枪全部集中起来,向着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扫射,打倒了一排又一排的敌人。

另一边的1连也已经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了,战士们沿着浙赣铁路的路基来回冲杀了好几回,消灭了很多敌人。可敌人的数量毕竟太多了,连长意识到这么防守下去不是办法,便想集中力量发起一次反击,改变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可没想到的是,敌人早已经埋伏了重火力封锁道路,连长和1排长等人冲出去,便牺牲在了路上。1班班长牛绪堂赶紧将剩下人集中起来,由他统一负责指挥。他将机枪全部集中起来,从正面压制敌人的火力,同时亲自带着少部分人从侧面迂回过去,终于将敌人打退,并乘胜杀入了敌人纵深。

就在1连与敌人激战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在发愁,这个人就是1连的司务长张俊平,因为他发现连里已经没有粮食了,等仗打完了战士们哪有饭吃啊。无奈之下,他只得安排好炊事班的工作,然后换上老百姓的衣服,独自一人前往附近的村子里,想要买一些粮食回来。没想到的是,由于这一带在打仗,老百姓早就逃走了,张俊平一连敲了几家人的门,都没有任何反应。

这一天下着小雨,到处都笼罩在了一片雾霭里面,张俊平知道如果继续往前走很可能会碰到敌人,可他却想到,炊事班那边还在等着米下锅呢,必须要找到粮食才行,于是他便继续向前走,打算另外找个村子试试。可没想到的是,张俊平才刚刚拐过一个路口,就看见大雾里走来了一群人。因为雾非常淡,张俊平一眼就看清楚了,这是一群敌人。

张俊平心里大吃一惊,他身上连武器都没有带,眼下想躲也来不及了。对面的敌人也看到了张俊平,立刻大喊起来:“站住。”张俊平一边停下来,一边偷偷将身上唯一一颗手榴弹掏了出来,然后揭开盖子,藏到了袖子里。敌人看到张俊平停了下来,立刻大喊道:“干什么的?”然后很多敌人涌了过来。张俊平一看,大约有一个排的敌人。

眼看敌人已经准备上来抓人了,张俊平焦急之中灵机一动,立刻掏出手榴弹大喊道:“缴枪不杀,你们都不许动,谁再动一下我就拉响手榴弹,到时我们谁也别想活了。”敌人一听之下就被吓得愣住了,一个军官更是被吓得脸色煞白,连声说道:“别,我们有话好说。”随后,这个军官带头放下了武器,其他人也都只能放下了武器。就这样,张俊平一个人就抓到了一个排的俘虏。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张怀忠担心敌人逃走,终于将预备队221团拿了出来。221团3营在营长巴华的带领下,首先从侧翼将敌人截成两段。敌人猝不及防下顿时乱成一团,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前进还是后退。随着221团的参战,敌人终于无心再战,企图从皂角树东侧的小路朝宣城方向逃窜。就在这时,75师终于赶到了,他们与74师一起围堵敌人,终于让敌人再也无路可逃,最终被全部歼灭。

相关内容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乌克兰出现兵变疑云,泽连斯...
俄乌冲突都打到这个地步了,还有人觉得泽连斯基不够极端强硬? 16日...
2025-04-17 14:10:27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原创 ...
###茶杯用久有茶垢不卫生,别用纸擦,教你3招,轻松清洁茶杯 在...
2025-04-17 09:13:45
天津意式风情区walk:近...
体验“空中公交”,领略重庆独特魅力 重庆,这座被誉为“立体城市”的...
2025-04-17 08:16:51
原创 ...
农夫山泉最近又干了一件大事。 3月31日,由农夫山泉公司在云南普洱...
2025-04-17 07:20:31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