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8年,归化大唐的沙坨首领李克用袭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今山西大同),正式割据代北,沙坨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881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攻陷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唐僖宗仓皇逃亡蜀地(今四川),为尽快平底黄巢起义,唐僖宗在逃亡途中下诏各地藩镇自行募兵平叛,并许诺凡是从义军手里夺取的城池,朝廷一律加以承认。同时派河东监军陈景思招抚李克用,任命李克用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承认了李克用对代北(今山西北部)地区的统治权,后又被提拔为河东(今山西)节度使,并以河东为基地进取天下。
在
唐僖宗的制度激励下,各地藩镇平叛的积极性迅速提升,黄巢军被唐军接连击败。882年,黄巢麾下大将朱温见形势不妙,率部归降宦官杨复光,并截断义军退出关中的退路,义军处境愈加艰危。883年,唐僖宗以李克用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杨复光为东面都统监军使,陈景思为北面都统监军使,开始反攻长安,在各路唐军的共同打击下,黄巢大败,被迫退出长安,后又在同州遭遇朱温伏击,损失兵马十余万,黄巢自是一蹶不振,朱温因功被提拔为宣武军(今河南)节度使,此后朱温以宣武军治所汴梁(今开封)为中心,开始谋取天下,汴梁集团亦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起初,李克用与朱温在河东和中原两大战场各自为战,尚且相安无事。884年,
黄巢集中义军最后的精锐,全力攻打汴梁,试图夺取汴梁这个重镇,从头开始。在黄巢义军的打击下,朱温明显不敌,遂求救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按说李克用没有义务帮助朱温,但慷慨豪爽又乐于助人的李克用还是决定救援朱温,并亲率自己的卫队鸦儿军以及数万河东精锐南下驰援汴梁。在汴梁城下,剽悍的河东军如砍瓜切菜般将义军全部歼灭,黄巢仅率百余人逃亡山东,不久后被杀,黄巢起义遂被平定。
李克用在汴梁城下高光的表现被城头上的朱温看的真真切切,狡黠的朱温对河东军感到无比忌惮,朱温深知,未来河东将是自己夺取天下最大的障碍。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朱温安排了一个“要命的”计划。朱温以答谢李克用为名,邀请李克用到汴梁城内的高级会所上源驿吃饭,李克用不知是计,只带300鸦儿军入城,酒足饭饱后,朱温命刀斧手将李克用下榻的客栈团团围住,并纵火烧杀。所幸天降大雨,又鸦儿军骁勇异常,才护送李克用逃出汴梁。仅此一事,李克用和朱温算是结下了“梁子”,于是乎夹带着私仇和天下争夺的梁(汴梁集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王朝)晋(沙坨集团)40年的争霸战开始。
梁晋争霸前期,因为朱温个人综合素质优于李克用,
伟人评价朱温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再加上李克用昏招迭出(如李克用听信谗言,诛杀河东也是晚唐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导致沙坨集团节节失利,朱温甚至2次围攻太原。908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继位河东节度使、晋王爵位。李存勖是天生的军事家,时人称其“武类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李存勖以复兴唐室为旗号号召天下忠于大唐的人士一起反对朱温,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同时,李存勖多次亲率大军大败朱温,稳住了河东局势。
912年,朱温去世,汴梁集团内部开始陷入长期内耗,李存勖趁机夺取幽州(今河北北部)、魏博(今河北南部),凤翔(陕西),对后梁王朝形成了压倒性优势。923年,李存勖以奇袭战术,绕开梁军重点防御的黄河防线,直捣汴梁,后梁末帝朱友贞欲出逃洛阳继续抵抗,途中被晋军追击,为避免被俘,朱友贞命梁军将领皇甫麟杀死自己,壮烈殉国,时年36岁,皇甫麟杀死朱友贞后自杀,自此后梁王朝灭亡,立国16年。
从884年的上源驿之变,到923
后梁灭亡,这场长达40年的梁晋争霸战,也是晚唐五代跨度最长的拉锯战,最终彻底落下帷幕,来自河东的沙坨集团终究是笑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