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败走华容道,如果关羽不放过他,真有实力将其斩杀吗?
导语:曹操和关羽之间可谓是恩怨甚多,可惜的是关羽两次成为他的部下,他都没能留住。下邳投降后,关羽一度成为曹营之中的第一红人,但是面对高官厚禄,他还是选择了大义,不顾险阻去寻找旧主。而曹操虽然舍不得,但还是成全了他。关羽感念其恩情,后来在赤壁之战时放其一命。不过人们或许会有疑问,他在华容道要是没有放过曹操,真的能够将其斩杀吗?
公元208年,曹操率水路两师百万人南下,不出一月就降服了荆州,并在当阳击破刘备军,还好狡猾的刘备早已将主力撤到了夏口,为了抵御曹操,他与江东结盟,于是命令周瑜率领3万精锐前去迎敌。而曹军为了克服江山的波浪,他们将船都连在了一起。可这么做就丧失了机动性,最后被孙、刘用火攻打得大败。吓得曹操不得不抛弃战船,只带着数百亲军拼命往北逃去。
然而曹操逃跑的路线早已在孔明的掌握之中,他在路上派出了四路伏兵,不断地杀伤曹军,等到了华容道这个险要之地,身边就剩了200多人,另外还有很多文官,将领不过许褚、张辽。经过一夜的逃跑和被不断袭击、追杀,他们已经是疲惫之师。反观关羽这边,率领着500精锐占据着险道,以关羽之勇,将曹军全歼是必然的。曹操本来以为到了这里就没追兵了,刚松了口气就发现关羽正将其包围了。他也明白这次是无路可逃了,不过狡猾的他还是使出搏命的一招,求关羽念及旧情放过自己。
曹操太清楚关羽的为人了,面对这般真心的求情,关羽觉得自己这样做太不义了,尽管自己已经立下军令状了,但还是让开了道路,让曹军一一通过,曹操就此脱险。事后刘备阵营一片哗然,后世的观众也觉得他太感情用事,耽误了家国大事。更有甚者认为这都是孔明的错,他明知关羽是这样的人,还将其放在最后一道关口,明显是有意放过曹操,事情果真如此吗?
其实大家都说对一半,孔明这样安排的确是有意为之,但不是说他通敌卖国,而是另有隐情。公元208年,袁家等势力已经消亡,当前最有实力的就是江东孙氏,而刘备还很弱小,若是曹操此时被消灭,那么获利最多的孙权,他将继承曹操的势力,天下将定,那么刘备就没有什么机会了。唯有保留曹、孙两股势力,让其相争,刘备才能趁机发展自己。纵观刘备阵营里,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也就只有关羽了。
结语:孔明这番安排可谓一举双得,因为这样既实现了曹、孙、刘三家势力之间的平衡,而且也让一向傲慢的关公吃了一个闷亏,本来孔明还很难调用他,如今他欠了孔明一条命的人情,日后就不得不听话了。所以凡事一定得目光长远,不能只顾当前。孔明此举为日后的蜀汉建立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