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组由外国传教士雒魏林在1864年拍摄的晚清老照片,这组老照片拍摄地点是晚清时期的京城。传教士雒魏林的老照片中不但记录了晚清同治年间京城里百姓生活状态,亦是为后人们呈现了最珍贵的清朝历史。老照片中不但可以看到晚清末年研究经卷的僧人,亦是可以一窥头戴凉帽的晚清朝廷大臣。
这是晚清年间一位受持折扇拍照的满族少女留影旧照,清朝初期,旗人女孩和男孩的发型均是前额头剃光,在其脑后留辫子。而这张老照片中的少女留着传统的旗人发髻,相貌清雅,服饰亦是十分的高贵。
图为晚清1864年京城里一家老少在阳光下闲聊的老照片,在晚清名单乱世里,能一家安好共享天伦之乐,亦是人们最奢侈的幸福。很多清朝百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丧命,更不要说像这般自在与家人共聚门前阳光下。
这是晚清1864年一位正在研读经卷的僧人的老照片,众所周知清朝时期拍摄技术落后,其摄影费用亦是十分的昂贵。所以如今留下来的请朝老照片,其中的人物大多数都是清朝中等以上社会阶层的人士。
图为晚清年间俄国驻华公使馆里的差役老照片,其实彼时的公使馆差役并不是一份受人待见的工种。彼时的百姓有着根深蒂固的夷夏大防。他们认为洋人工作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甚至还会遭到排挤和鄙视。
这是晚清年间一位头戴凉帽的朝廷大臣,清朝的凉帽通常是朝廷大臣在炎炎烈日所用的帽子。而其帽子上会缀红缨顶珠,而顶珠的贵贱和大小,则是来区别清朝大臣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