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先人为啥不闯西南偏要闯关东呢?闯关东粉碎了日本人的移民计划?
创始人
2025-08-22 10:32:43
0

说到近代的几次大的移民,我们肯定就会想到闯关东、走西口。那什么是

“闯关东”

呢?张作霖真的用闯关东粉碎了日本人的移民计划?

这里的

“闯”

就是主动移民,

“关”

指的是山海关。从清末至民国期间,华北地区向东北地区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叫

闯关东

山海关以东的关东地区清代被认为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从而加强管制。

后来,沙俄凭借人数优势侵入这里,清政府尝到苦果后才彻底放开对汉民封锁,再加上十九世纪时,黄河下游水旱灾害频繁,东北却有大片闲置肥沃土地,开始涌起灾民闯关东浪潮,被称为生活困难者寻求出路的广泛现象。

闯关东这波迁徙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几省的人为主,其中山东、河北最多。而闯关东的路线有两条,一为陆路,主要是一条顺着海边的傍海路,年轻人多靠步行,也有推着独轮车载着孩子,以及一些农具种子,从山海关——喜风口——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辽沈地区。

第二条为海路,作为山东半岛的人出发地,有烟台、龙口、青岛等。一帮人租条船漂过渤海湾上岸的港口,主要是大连、丹东、营口。

不管海路还是陆路,过了山海关路线,就重合了一条线。进关东只有两件事,找老乡和找土地,从辽东一直找到吉林、黑龙江。

那几代先人的命运,在李幼斌版的《闯关东》中可以窥见一鳞半爪。

有人可能会纳闷,先辈放着温暖适宜的南方不去,为什么非要去天寒地冻,还多虎狼的东北呢?

最显著的原因就是政府的作用。

其实一开始的顺治年间,关东并不需要“闯”,它是主动招生的。满清入关后,东北地多人少,一片荒芜。清政府为了吸引汉民去开荒,什么优惠政策都用上了。

当时有明文规定,你只要到了东北,就可以把自己当成是在外地开会住宾馆,什么也不用带,连毛巾牙刷都不要。政府会无偿供给你粮食、土地和耕牛,条件是必须加入当地户口,在东北落地生根。

要知道,这种政策就是到了现代也属于优惠的没边了。既不要文凭,也不要资历,转眼间,房子、票子、车子都有了,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

可愣是没什么人去。

估计跟宣传不够有点关系,因为那会交通不发达,不太可能专门组一个考察团,开着车把大家先送到东北去看看,亲眼见识一下当地的美丽富饶。至于拍风光宣传片,就是有那资金设备,也不一定有那意识。

加上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轻易都不肯抛乡别土,离开祖辈生息之地,这就造成了政策很优惠,但群众并不踊跃的奇怪局面。

为了完成招生指标,有关方面对勤奋工作于招生第一线的同志也出台了相应激励政策,规定谁能招募到农民来东北的,连科举都不用考就可以给个官做做。

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到了康熙年间,经过十多年的推广,这条好政策逐渐为大家所熟知,往东北去的农民越来越多。

这回轮到政府着急了,因为满族人是从东北发家的,这里是他们的龙脉。人少了固然种不成粮食,但太多了,扰了地方清静,这“脉”还能不能延续得下去就成了问题。

于是清廷赶紧废止招民开垦的政策,并严禁汉人迁入关外,来了个前后两重天。

第二个原因是战乱、天灾和人祸

到了嘉庆初年,老天不给面子,这里闹旱灾,那里发大水,连白莲教也跟着凑热闹,结果河北、山东等地弄得民不聊生。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

咸丰年间开始,即1860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

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

这期间,闯关东的百姓已经大规模向黑龙江地区迁移,繁衍生息。

第三个原因就是距离了。

闯关东的多是地少人多的山东人,山东人举家搬迁,肯定不会愿意走太长的路。

关外的东北地区,距离山东最近,而且天然优势就是地广人稀,遍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地,如果你去了开垦几片土地,你自己就能翻身做地主,是能过上富裕人的生活。不像南方地区,土地都被地主占了,无主之地几乎没有。

第四个原因就是集聚效应。

因为人总是会去相对熟悉的地方,南方虽然安逸,但相对还是陌生,迁往东北的潮流其实由来已久,或者说在大规模迁徙之前,就有人已经陆陆续续的在去了,可能在那或许多少还有个认识的亲戚,或者认识的朋友啊,已经去定了居了。

一来一起去有一个照应,二来就是在去东北打拼的潮流影响之下,很多人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东北就是好地方了。

第五个原因就是经济吸引。

当然除了来自北方土地的吸引之外,当地发展起来的工业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像日本俄国两个殖民主义国家,当年早就在东北地区投资了很多的工厂、矿井,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

最开始的很多工人只是短期的折返山东跟东北之间去打工,尝到甜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就加入了这个行列。

有人干脆就在东北选择定居,所以慢慢的就成为了闯关东的移民热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今天东三省的经济比南方差那么点,但在以前东北的经济可不一定比南方差到哪儿去,甚至基本水平会更高,而南方的宗族排斥尤其严重,人口也少不到哪儿去,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就会有矛盾。所以相比较之下,东北更符合北方人迁徙的要求。

题外话:张作霖真的用闯关东这一人口迁徙策略粉碎了日本人的移民计划吗?

日本人一直想要把张作霖捧为代言人的,张大帅虽然胡子出身,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拎得清的。

张作霖通过一次次谈判,日本在表面得到的实惠不少,比如放宽移民限制,取得东北的土地商租权和内地居住权,又比如在东北增设日本领事馆。

日本人也曾为之狂喜一阵,等清醒过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他们原先想得挺美,要通过扩大移民的办法(原计划是移民500万),今天二十万,明天五十万,后天一百万,最后使东北的汉人变成少数民族,日本人则成为社会主流,不费什么力气,就把东北变成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没曾想,你快,张大帅更快。张大帅就是闯关东的后代,搞移民?谁怕谁。在他的暗中支持和鼓励下,华人闯关东的速度和人数顿时以N倍增长,从内地省份一车皮一车皮地涌入关内的汉民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而且,个个跑得飞快,愣是把拖着木屐走得慢慢腾腾的日本人给甩在了后面。

更惨的是,等他们好不容易移了过来,竟然发现无房可住。原因是奉天政府发了一条非正式命令,禁止中国人租房给日本人。所谓非正式命令,是相对于正式命令而言的,说穿了就是当事人心领神会,不干不行,却又让旁人抓不到任何把柄的东西。

就这样,再张作霖的一顿操作下,日本人始终未能达成使东北的汉人变成少数民族这一战略目的。

闯关东对中国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所以说闯关东“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总而言之,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可能也不是几个原因就能够概括出来的。那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可能是大迁徙的原因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俄乌战争如同一颗悬而未决的定时炸弹,不断冲击着全球的和平与稳定。近期,美...
一场三球完败的背后,巴萨和亚马...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欧冠中切尔西主场对阵巴萨,这是英超第二与西甲第二的直面对垒,结果场面一边倒,蓝军...
香港举办茶具主题展览 以作品实... 中新网香港11月26日电 (罗英杰)香港茶具文物馆将于26日起举行“香港艺术家对话系列:茶之形”展览...
上海建工四建取得基于REVIT...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基于REVIT的木工翻样出图方法”的专...
苏州安鑫尔取得桌面型陶瓷3D打...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安鑫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桌面型陶瓷3D打印机的浆料盒升降...
山东国材工程取得一种高铝含量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国材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铝含量的氧化铝陶瓷制品的成型装置”的...
苏州铁霸取得陶瓷加工专用机床专...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铁霸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陶瓷加工专用机床”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
综生陶瓷取得带有自动上料机构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潮州市综生陶瓷制作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有自动上料机构的上釉设备”的专...
天星陶瓷取得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天星陶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可旋转陶瓷内上釉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今晚很多股民都在晒截图:“很遗... 11月25日晚间,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