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名将辈出,如关羽,张飞,吕布,马超等人,哪个不是名震古今的猛将。尤其在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更是被无限放大,甚至两军交锋时,只要一方斩将立功,胜利的天枰则马上倒向这一方。如白马之战,关羽刀斩颜良,河北军顿时群龙无首,这一刀直接使原本没有优势的曹军大获全胜,河北袁绍军大败而回。由此可见,武将的战力有多么重要。
但演义中也有一些人,虽然名号震天响,但真正的武艺却不咋地,根本言过其实!下面盘点: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看似很猛,实则弱的一逼?
1,华雄
十八路诸侯攻打汜水关时,董卓临阵点将,吕布率先请战之时,华雄登场。只见此人长得“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董卓当即大喜,命华雄率军迎战。华雄一登场便秒杀了鲍信之弟鲍忠,又采纳李肃的建议趁夜偷袭孙坚营寨,在汜水关前大败孙坚。直惊得盟主袁绍:“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
华雄大败孙坚后,趁热打铁,亲率大军到盟军寨前挑战。袁术手下大将俞渉,韩馥手下大将潘凤均死于华雄刀下,一时之间众诸侯面面相觑。
华雄此时可谓风光无限,一连斩杀盟军两员大将。袁绍无奈道:“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一人在何惧华雄!”由此可见,当时无人再愿挑战华雄。此时惹怒了一旁的关公,关羽请命出战,这才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典故。
虽说原著中没有说明具体回合,不知关羽与华雄大战多久。但从众诸侯方欲问时,而关羽早已马到中军来看,两人打斗时间一定不长。所以说华雄的武艺也就是王匡,穆顺,武安国水平,在超一流面前根本经不住几个回合!
2,纪灵
纪灵与华雄类似,一登场便被描述成猛将形象。原著中称纪灵“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可见纪灵也是个力量型武将。在盱眙之战时,纪灵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但从纪灵大叫“少歇”来看,在青龙刀下坚持三十回合已经是极限。虽然战绩算不得高光,但比华雄要强上一些!
可惜纪灵跟错了主公,在袁术称帝后,众诸侯群起而攻之。纪灵随袁术北上投奔袁绍之时,正遇张飞,两人“战不数合”,被张飞大喝一声刺于马下。相比张郃大战张飞“三五十合”的本事,纪灵估计在二流武将行列都不能靠前!
纪灵作为袁术手下第一大将,确实有点言过其实!
3,孟获
一提到蛮王孟获,很多朋友都觉得这一定是威风凛凛的猛将形象。当然作者罗贯中刚开始也是想把孟获描写成勇猛无敌的形象。
中间孟获出马:头顶嵌宝紫金冠,身披缨络红锦袍,腰系碾玉狮子带,脚穿鹰嘴抹绿靴,骑一匹卷毛赤兔马,悬两口松纹镶宝剑,昂然观望。
如此打扮,在众读者心中一定是个武艺高强之辈,只可惜孟获武艺根本不够看。如多次被擒,不是被蜀将生擒就是中计落入险境,甚至连自家部下擒获蛮王也是手到擒来。最气不过的是,孟获与蜀军第七次交锋时,堂堂代王居然被马岱生擒而去。马岱为何人,武艺不及魏延之辈,孟获再不归顺真说不过去了!
原著中写道:旁边闪过一将,拦住去路,乃是马岱。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生擒活捉了。
4,周泰
周泰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也是唯一被孙权授予青罗伞盖之人,在东吴声望极高。周泰曾两番救主,一次宣城之战力敌数人,为救孙权杀得浑身是伤。二次是在濡须之战,周泰三番突围,混战之中更是身负重伤。要知道濡须之战,曹军诸多名将均已参战,张辽,庞德,许褚等人都在伺机杀奔孙权,所以连孙权都为周泰的忠勇所感动!甚至周泰在三国二十四名将中都有排名,位列第十八位!
那周泰武艺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原著来看,与一流武将还有很大差距。如合肥之战时,周泰与韩当二人合力不敌魏将许褚,最后许褚潇洒而回。在猇亭之战时,周泰被关兴张苞二小将吓退,慌忙躲入阵中。由此来看,周泰武艺不及小关张,也就是二流行列。
5,沙摩柯
说到蛮王,沙摩柯应该算是第一位登场的藩将。在刘备东征时,蛮王沙摩柯随军出征。与东吴相遇混战之时,沙摩柯正遇带病出征的甘宁。甘宁见沙摩柯长得
“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
甘宁本就有病在身,见沙摩柯如此模样,便不敢交锋。不想沙摩柯不讲武德,一箭射中甘宁额头,甘宁重伤而死。
沙摩柯射杀东吴大将,刘备对其一定赏赐不少。但刘备不是陆逊对手,在猇亭之战被东吴火烧连营。沙摩柯混乱之中正遇东吴周泰,二人战“二十回合”后,沙摩柯被周泰斩杀。
上文曾说到周泰武艺并不是很强,而沙摩柯死于此人之手,则说明这位蛮王虽然箭法出众,但武艺并不咋地,还不及二流水平的周泰!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您还知道哪些言过其实的三国武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