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者,是正确的选择,还是无奈的必然?
创始人
2024-11-28 00:14:45
0

原标题: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位继承者,是正确的选择,还是无奈的必然?

朱标去世,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对于传位拿捏不定,向大臣征求意见,刘三吾恭敬的说道:“皇上认为自己的这些儿子中间,谁能担当重任?或许换一个思路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很久之后向大臣颁布了传位诏书。

朱元璋其实对于传位给谁,其实内心也有很大的矛盾,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内心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定,思考了良久为了自己建立的大明江山能够安稳的传承下去,只有按照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来考虑了。

朱元璋很清楚,刘三吾说的是什么意思,晋王朱棡和秦王朱樉先后离世,此时的朱棣已经是诸王中年龄最长得了,经过多年在外领军打仗,其声望和威望也已经是无人可比了。如果把皇位传给朱棣,那么其他的儿子手中都有兵权,是否愿意效忠,如果有人不愿意,自己百年以后,一定会为争夺皇位而血流成河,祸起萧墙,让自己的皇子争斗,这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皇位不传给自己的其他儿子,而是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这个看似合理的选择,让朱元璋众多

的儿子都心里不痛快,明明有那么多的儿子,不去选择,而选择了孙子,但是面对朱元璋没有一个敢于反对,只能是服从。这也直接地让避免了自己的儿子们为皇位的争夺,而陷入你死我活的境地。

朱允炆本来不是朱标的嫡子,而是朱允熥,可惜了他早夭,而朱标的正妻也过世了,朱元璋看中了朱允炆的仁孝,看中了朱允炆身上朱标的影子,于是把朱允炆的母亲立为朱标的正妻,那么朱允炆也就成了朱标的嫡子,也就名正言顺的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了。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好处还是有很多的。

首先,断绝了朱元璋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念头。

朱元璋是一个什么人,那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他做出的决定,只要颁布了就不会更改,朱允炆成为了皇太孙,那么继承皇位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如果在朱允炆登基之后有人想要争夺皇位,那么朱允炆就可以起天下之兵勤王,也就没有人敢这样做了。这也是朱元璋的儿子们最后都不敢反抗的原因,至于朱棣最后的靖难之役,也不过是朱允炆的过失而已。

这就是朱元璋为皇帝留下的最大的财富,也是为大明的永存留下的最后一招,朱元璋想的真的是很好,但是事实却没有按照他的想法走,为何?因为在皇权的面前,没有几个人能够抵挡得住诱惑。

其次,朱元璋此举也正好满足了自己内心传位嫡子的愿望。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把皇位传位给朱标的,不仅仅是因为朱标生性仁厚,更重要的是朱标是朱元璋的嫡子,几十年的培养,从来没有想着更换太子,说明朱元璋对于嫡子即位是多么的重视。

嫡子即位符合古代的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一些权力争夺的闹剧出现,朱元璋也是希望开一个好头,让后世的子孙传承皇位的时候有参照,避免为皇权争夺而宗室蒙难,百姓遭殃。

朱元璋能够采用刘三吾的建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其实就是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有没有人赞成,看看有哪些人是反对这样做的,做到心里有数,也好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铺好路,这大概就是朱元璋内心此时的想法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中国历史上,太监一直是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一些大太监因为得到统治者的宠爱,成为后人津津乐道...
原创 符... 前言 1912年的春天,刚刚当兵半年的毛泽东,他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打仗,更是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
原创 1... 2008年12月,《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长文《叶剑英:最后十年》,在这篇文章中,配了四张与叶帅相关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变革,其思路的确严谨而可怕。在意料之中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
原创 巴... 探寻巴西之谜:教皇划线与巴西的庞大版图 巴西,一个让人们联想到足球和桑巴舞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
蜀夏(三星堆)26:蜀鲧出西川... 蜀夏(三星堆) 第二十六章蜀鲧出西川勤王石家河和北伐大夏建立石峁城 大约距今4500年,黄帝设东西大...
原创 混... 李俊,在《水浒传》中,绰号混江龙,他是揭阳岭一霸。在梁山大聚义后,排定坐次,他位列天罡星之中,排第二...
多行不义必自毙!赖清德外号“清... 文丨陆弃 赖清德非常关心他的网络声量,不晓得他关心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过最近他的网络声量的确有所...
原创 彭... 1965年,已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种田度日长达6年之久的彭德怀,再一次与阔别几年的毛主席相见。...
从长沙营盘路到济南日照路,这届...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峰磊 任晔 陈啸鼎 蔡娟 李丹 报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提到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