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从南京保护建文帝逃往贵州的赵氏家族
创始人
2024-11-27 21:19:05
0

原标题:明朝初年从南京保护建文帝逃往贵州的赵氏家族

建文帝,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1399——1402)。洪武二十五年(1392)皇太子朱标病逝。由于受到立长不立幼思想的影响,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逝世,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建文元年。

1399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谋反,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6月,朱棣攻进南京城,建文帝因为一场大火下落不明。

据明史记载,“上入宫,忽发火,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明史纪事本末·建文殉国》

“宫中起火,帝不知所踪,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本纪》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史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太宗实录》

这些各种文献都是记录建文帝死于那场大火。

但是还有各种版本的建文帝的去向!有说出海的,有说去东南亚的,有说逃往福建的,还有说逃往贵州的。

分析这几种说法,首先出海和去东南亚可以排除。建文帝刚当皇帝几年,外交还不熟悉,就这样逃出去让出皇位心有不甘。其次排除福建,福建离南京太近,来不及休息可能就被追上了。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贵州了。

当时的贵州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离南京和北京都很远,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在明朝以前,贵州名义上属于各个王朝,实际上是当地的地方土司政权管理,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明朝初年,朱元璋往贵州派了大量的驻军和迁了大量的移民。

当初朱元璋在世时,料到以后他的儿子们会反,不服朱允炆,于是下诏他死后儿子们不得以奔丧为借口进京,还订了另一手策略,万一其他人真的谋反,策划了朱允炆往贵州逃跑的方案。

我说的赵氏家族,并不是指所有姓赵的人,而是指现在居住在贵州的赵姓的一支。族谱记载,先祖明朝初年从南京迁到贵阳附近居住320年,后又迁到毕节大方一带。一直以南京族自居,九十年代国家人口民族普查,说没有南京族这种民族才改过来的。

族谱写道,先祖就是保护建文帝逃往贵州的军事头领。由于怕死后连累建文帝,先祖埋葬了72处真假坟墓,后世子孙都不知道那处是真的。

由本族族谱证明,建文帝就是逃往贵州的证据之一。

在贵州安顺,有一处红崖天书。上面写的什么没人知道。

后来有一个上海人破解了,这是建文帝号召讨伐朱棣的战斗檄文。翻译如下:“燕反之心,迫朕殉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丙戌(1406)甲天下之凤凰(御制)。”

通过各种证据以及当年我族谱记载,建文帝确实是逃往贵州。我的先祖从当年一个保护建文帝逃跑的头领在贵州繁衍生息,有了一族生活在贵州的赵姓族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中国历史上,太监一直是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一些大太监因为得到统治者的宠爱,成为后人津津乐道...
原创 符... 前言 1912年的春天,刚刚当兵半年的毛泽东,他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打仗,更是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
原创 1... 2008年12月,《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长文《叶剑英:最后十年》,在这篇文章中,配了四张与叶帅相关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变革,其思路的确严谨而可怕。在意料之中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
原创 巴... 探寻巴西之谜:教皇划线与巴西的庞大版图 巴西,一个让人们联想到足球和桑巴舞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
蜀夏(三星堆)26:蜀鲧出西川... 蜀夏(三星堆) 第二十六章蜀鲧出西川勤王石家河和北伐大夏建立石峁城 大约距今4500年,黄帝设东西大...
原创 混... 李俊,在《水浒传》中,绰号混江龙,他是揭阳岭一霸。在梁山大聚义后,排定坐次,他位列天罡星之中,排第二...
多行不义必自毙!赖清德外号“清... 文丨陆弃 赖清德非常关心他的网络声量,不晓得他关心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过最近他的网络声量的确有所...
原创 彭... 1965年,已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种田度日长达6年之久的彭德怀,再一次与阔别几年的毛主席相见。...
从长沙营盘路到济南日照路,这届...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峰磊 任晔 陈啸鼎 蔡娟 李丹 报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提到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