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何以被誉为《春秋左传》的集大成者?
创始人
2024-11-27 16:42:28
0

原标题: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何以被誉为《春秋左传》的集大成者?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经史典籍中,《春秋》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十二位国君在位的次序,记述了春秋时代242年的历史,被儒家列入“五经”,奉为经典。

《春秋》记事极为简单,全书一万八千余字,把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机械的排列,后人很难了解整个事件的详细过程和具体内容。

为了解释《春秋》经文,又有《公羊传》、《榖梁传》、《左氏传》这存世的“春秋三传”分别加以解释。《公羊传》、《榖梁传》以阐述春秋微言大义见长,《左传》重在以史料补充《春秋》之不足,作者相传是左丘明。

《左传》既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又有经世致用的资政借鉴价值,具有很高的成就。

历代研习《左传》者众多,为之作注者也有很多,仅《中国丛书综录》收录的这类著作就有230余种。其中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三种:晋代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唐代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正义》、清代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

《春秋左传集解》是集解体著作,是现存最早的《春秋左传》注,它以标音、释词为主,注文简约,又引用诸家学说,后人研习《春秋》经传者,多以此书为底本,或补正、或增益、或刊误等。

《春秋左传正义》是注疏体著作,特点是既注释《左传》原文,又疏解杜预注文。先注解正文,再进一步解释注文。

《春秋大事表》是专门性研究的集大成者,包括天文历法、地理、诸侯世系、大夫世族、列国官制及礼制等,相当于《二十四史》中的“志”“表”的汇编集,堪称是一部关于春秋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这些著作各有长短,但对于《左传》有关内容和问题的论述,均比较专门、深入,对后代继续整理研究《左传》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杨伯峻先生(1909年-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自幼由祖父亲自授读古书,小学三年级时读《左传》就是每日必修课。进入北大中文系后,在北大一众历史、语言大师教诲下,又系统研读《春秋左氏传》。

杨伯峻认为前人对《左传》所注都不尽如人意,决心整理这部著作。

于是他访求各种版本,互相校勘。他遍读了经史百家之书,但凡是跟春秋有关的书籍、国内外文献、古今笔记必读。还注意吸收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甲骨文、金文、帛书、简册等出土的新材料运用到《春秋左传》的注释中来,这都是前人所未见。

杨伯峻尊重历史原著,又不迷信古人,细心辨析各种文献,相互比对,耗费数年功夫,在基础上注释完成了《春秋左传》,也称“杨氏《注》”。

杨氏《注》对《左传》的研究和注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优点有很多,简单概括,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体例上有新创新

古代的《左传注》,大多只是围绕某一方面,要么是训诂,要么是补证,要么是单纯的史料注释。

杨伯峻将各种体裁进行了统一,融合了集注、考辨、点校、校勘等多种整理体式合一,成为一种集大成式的综合式整体体式。

因此,只看杨氏《注》一本书,读者就可以全面了解涉及《左传》的校勘、句读、标音、释词、解句、揭示语法等内容,可谓既全面又十分方便。

杨氏《注》虽然集众家之说,但并不全部简单地罗列,而是撷取精要,选取有代表的几种说法,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历代注释的精华。

二、内容上有新注解

在注释内容上,杨伯峻广泛搜集并且考虑了前人成果,有所取舍,有所增补,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和自己的心得。

杨氏《注》重证据,对前人说解中所存在的疑难失误,先列旧注之失,加以考辨,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用古籍或今文作为佐证,证明原说之误,己说之合理。

如对郑庄公“寤生”一词的解释,杨伯峻就用近100字来证明郑庄公的名字“寤生”是“足先出”之意,而不是古往今来人们大多认为的“难产”之意。

三、考辩上有新论断

《左传》中的部分史实,在《史记》、《国语》、《竹书纪年》、诸子百家等著作中也有记载,但很多是相互抵触。

杨伯峻先生既是文献学家、又是语言学家,他通过不同文献比对、不同版本校勘、古今语音释义等多方面入手,对古书中不相一致之处加以案断,并在在注解中一一注明,必要时加以分析。

如《左传》中《文公·十八年》:“文公二妃,敬妃生宣公”一句,杨伯峻举例《史记·鲁世家》,又综合其他文献,提出原文应该是“文公二妃,元妃齐姜,次妃敬赢,生宣公。”证明了《左传》原文有遗漏。

杨伯峻先生还从最新考古发现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汲取可以引用的注解资料,从中探求历史的真相。

四、注释上有新丰富

杨伯峻先生遍读古书,对先秦典籍十分熟悉,他还系统注释整理过《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被誉为今人最好之注本,所以杨氏《注》注释内容相当丰富。

杨氏《注》注释内容,征引著作达349种,涉及经、史、子、集四部,涵盖了大量先秦时代的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风俗礼仪、语法修辞、氏族家谱等等。

以对《左传》开篇的《隐公·元年》为例,杜预注释了64处,杨氏则注释了98处,多出34处,多是历代注释所忽略之处。

这种注释的丰富完善,并非泛泛堆积材料,而是去粗取精、博采众长。有的注释虽只有寥寥几十数百字,但如果详加阐发,可以写成一篇论文,可见杨伯峻先生作注时,是用最少的字提供了最丰富的内容。

杨伯峻先生学识渊博,博识广闻,用现代治学方法对《春秋左传》进行注释,这是一大功绩。

杨氏《注》集前人注释论述之大成,通古今,重证据,辨是非,解疑难,无论在注释内容上还是在整理体式上,杨氏《注》都集众家之长,又有创新和突破,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春秋左传》的最好注本。

#龙元阁读书会#

—全文完—

作者:头条号

@任微言卿

历史人物的深度分析

不为人知的历史秘闻

脑洞大开的经典解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中国历史上,太监一直是每个王朝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一些大太监因为得到统治者的宠爱,成为后人津津乐道...
原创 符... 前言 1912年的春天,刚刚当兵半年的毛泽东,他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打仗,更是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
原创 1... 2008年12月,《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长文《叶剑英:最后十年》,在这篇文章中,配了四张与叶帅相关的...
原创 商... 商鞅变法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场变革,其思路的确严谨而可怕。在意料之中的成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
原创 巴... 探寻巴西之谜:教皇划线与巴西的庞大版图 巴西,一个让人们联想到足球和桑巴舞的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
蜀夏(三星堆)26:蜀鲧出西川... 蜀夏(三星堆) 第二十六章蜀鲧出西川勤王石家河和北伐大夏建立石峁城 大约距今4500年,黄帝设东西大...
原创 混... 李俊,在《水浒传》中,绰号混江龙,他是揭阳岭一霸。在梁山大聚义后,排定坐次,他位列天罡星之中,排第二...
多行不义必自毙!赖清德外号“清... 文丨陆弃 赖清德非常关心他的网络声量,不晓得他关心的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过最近他的网络声量的确有所...
原创 彭... 1965年,已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种田度日长达6年之久的彭德怀,再一次与阔别几年的毛主席相见。...
从长沙营盘路到济南日照路,这届...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峰磊 任晔 陈啸鼎 蔡娟 李丹 报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提到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