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七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世家”的起笔又是从谁开始的呢?是从《吴太伯世家》。这就很奇怪了。
前面几讲我给你介绍过,“世家”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记录周代的诸侯,在这些诸侯里,吴国其实是一个非常边缘的存在,地位和影响力都有限,与齐国、鲁国、燕国比差得很远。
按道理来说,“世家”的第一篇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轮都轮不到吴国。那么,为什么司马迁要从《吴太伯世家》开始写起呢?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把焦点放在道德上,关注吴太伯的礼让,把国家权力让给弟弟。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吴太伯的开拓,他和弟弟离开了发达的黄河流域,奔赴吴地,开拓荒蛮的长江流域,促成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第一次跨地域交流和融合。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礼让精神的秘密
说起“太伯让国”或者“礼让精神”,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不过其中的故事可能对有些同学来说比较陌生,我在这里再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吴太伯是周太王的嫡长子,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吴太伯有两个弟弟,一个是仲雍,一个是季历。其中,季历最小,能力也不如他的两个哥哥,正常情况下是轮不到季历来继承的。
但是,季历后来生了个儿子,也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周文王姬昌。周太王认定,姬昌将来会让周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要让姬昌成为国君,得先让姬昌的父亲季历成为国君才行。
那怎么办呢?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吴太伯与弟弟仲雍看出了父亲的苦恼。于是,这两兄弟主动放弃了继承权,还一路远逃,从此再没有回到故国。季历因此顺利成为了新一代的国君,进而让姬昌成了下一代的继承人。后来,姬昌果然让周发展壮大。
这就是著名的太伯让国的故事。
不过,在我看来,吴太伯的礼让精神虽然可贵,但并不足以成为“世家”第一人。司马迁选择吴太伯,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吴太伯兄弟二人远走他乡这件事情本身,特别重要。
吴太伯兄弟二人为了成全弟弟,选择离开黄河流域,逃到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长江流域。在这个过程中,兄弟俩把黄河流域的文化、生产经验也一并带了过去,间接促成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两大文明的交融,并在当地成功组建了一个新国家,吴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跨地域融合、交流的大传统。
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一些人意识不到这件事有多重要。别急,我给你大概介绍下,在吴太伯时代黄河与长江意味着什么,你就能明白了。
孕育华夏文明的黄土层
在今天,长江流域是要比黄河流域发达一些的,但在吴太伯的时代,是黄河流域远比长江流域发达。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古代是农业文明时代,农耕是最重要的生产形式。而早期农业文明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有两个特点:
第一,有肥沃的土壤层。第二,有丰富的水资源,最好是多条河流的交汇点。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网状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水路的运输作用,在多个方向上进行人和物资的移动。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一起来看早期中国的地理形态,你会发现,黄河流域本身有非常发达的水系,而且还有优质的黄土,非常适合早期农业的开发。
而要论起当时最优质的发展区域,第一个就是关中平原。而从关中平原向东,一直到汴水,更是有接连不断的河流交汇进来,这就大致沿着黄河,形成了一个东西走向的生产带,也是司马迁那个时期最发达的地带。
在长安附近,按照汉武帝时期大才子司马相如的记载,足有八条大河流交汇于此。这八条河流之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泾水和渭水。
这就是为什么,西周的王城镐京、秦的国都咸阳、汉和唐的长安,虽然具体位置不断移动,但无论怎么移动,基本上都不会远离泾水和渭水的这个交叉点,而且怎么移也不会移到交叉点以东的地区。因为这两条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交叉点以西支流较多,以东就不免大打折扣。
而且和如今我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坡,干旱、黄沙漫天的印象不同,当时黄河流域的降水和湿度非常适中,气候远比今天要好得多。像大象、犀牛、鳄鱼与竹子,在黄河流域的早期历史中都是存在的。
尤其是竹子。直到司马迁的时代,大片竹林,仍然是关中地区的重要景观。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还特别提到,在渭水岸边经营一千亩竹林,或在齐鲁地区经营一千亩桑麻,资源可以匹敌一个千户侯。这和今天的黄土高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景象。
相比之下,当时的长江流域就没那么繁荣,甚至可以用“蛮荒之地”来形容。
比如,沿长江的航运交通线,当时是不存在的,沿江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甚至根本就是无人区。今天从武汉到荆州,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但在早期中国,这里密布着湖泊、沼泽和半沼泽地。直到三国时期,这里的交通依然极其不便。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败退,才会遇到巨大困难——这里本来就缺少供大兵团移动的道路。
而且,按照司马迁的记载,“江南卑湿,丈夫早天”,意思是说,这里环境恶劣,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而在比司马迁更早的吴太伯时代,长江流域的开发程度只会更低。
文明交流的使者
明白了当时黄河与长江的基本状况,你就会发现,吴太伯兄弟的远走,不光是“将国君的位置让给弟弟”这么简单。他们是从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去了一个极度不发达的地区。而吴太伯兄弟不光在这个欠发达地区生活了下去,还把先发地区的经验和技术带到了这里,得到了当地人的拥护。
越来越多的人,自发追随在这兄弟二人身边定居,形成了新的聚落,最终发展成了新的城邦。这就是《史记》里说的,“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
以此为基础,太伯兄弟逐渐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后来,因为吴太伯没有子嗣,所以太伯死后,仲雍就成了当地的部落首长,以今天的苏州地区为中心,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国家:吴国。
到仲雍的曾孙,周章和虞仲的时代,正是武王伐纣的时代。周武王灭商后,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的国君,相当于将吴国纳入了周的分封体系。虞仲则受封为虞国的第一代诸侯,封国位置就在咱们今天的山西省南部。这就意味着,长江流域的文明又由虞仲带到了黄河流域,推动了江河文化进一步的交融,发展。
司马迁自幼熟读古代典籍,当他读到这一段历史时,忍不住感叹,“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意思是,原来中原的虞国和遥远的吴国,是兄弟之国啊!
听到这儿,你应该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吴太伯能成为“世家”的第一人,当然有让国的道德因素在,但更重要的是,吴太伯的远走他乡直接推动了长江流域的发展,开启了中华跨区域的文明融合的大传统。试想一下,如果最边缘的地区与最核心的地区是兄弟关系,其他地区的联系只会更加紧密,这就变相让中国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一种天下一家的形态。因此,我认为这才是吴太伯对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开创性贡献,也是他作为《世家》第一人当之无愧的原因。
在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间接或者直接促成中国跨地域融合地理开拓的事件?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上期回顾:《史记》为什么从黄帝开始写?藏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本思路!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史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