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就是河南鹤壁!
四方:北京房山、湖北荆州、陕西西安、山东淄博。
纵横:房山至荆州为纵,西安至淄博为横。
方圆:直径约500公里的圆形区域,面积约为196250平方公里。
中原地区:等于1方圆。
一、【中原】
中:天下之中心。(边界之中)
原:初始之本源。(分裂之前)
中原=天下四方的中心,分裂前的原点。
二、定位需要掌握的条件。
1、四方的具体位置。
2、定位中心的方法。
3、划定范围的方法。
三、【四方】
四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具体位置:
1、上古时代:北狄、南蛮、西戎、东夷。
2、近古时代:北燕、南楚、西秦、东齐。
北燕国都:古蓟城(今北京房山)
南楚国都:古郢都(今湖北荆州)
西秦国都:古咸阳(今陕西西安)
东齐国都:古临淄(今山东淄博)
四、【天下纵横定中心】
“合纵连横”为战国时期天下的格局。
由纵横家鬼谷子在云梦山鬼谷洞授学,张仪、苏秦出天下执行。
云梦山鬼谷洞位于:今河南鹤壁。
天下纵线:北燕——南楚,由南至北纵贯天下,穿过赵国都邯郸、魏国都大梁、韩国都新郑。南北纵线约1060公里,5国皆为战国时期主要合纵国,联合攻秦、攻齐。
天下横线:西秦——东齐,由西至东横跨天下,东西横线约940公里。两国皆为战国时期主要横强国,互为远交,数次近攻5纵国。
纵横交汇点:商朝国都朝歌,今河南鹤壁。
上古三皇五帝、夏商一脉相承,为天下初之本源。商朝被周而攻,分诸侯战国裂,为天下裂之起始。
商(朝歌)为:裂之起始。
云梦山鬼谷洞为:纵横天下初之本源。
中原就是:商都(朝歌)——今河南鹤壁。
五、【方圆】
古书失传,很多知识没有传承。
方圆:实为面积单位量词,而不是现代的名词。那么1方圆究竟是多大的面积?
1:方=直径,中原鹤壁至四方边界的距离为方。
鹤壁→北燕(北京房山)=520公里
鹤壁→南楚(湖北荆州)=540公里
鹤壁→西秦(陕西西安)=490公里
鹤壁→东齐(山东淄博)=450公里
四方平均值=500公里
2:圆=路径,围绕中原鹤壁,长度以方为径,画线一周为圆。
以洛阳开始→平顶山→漯河→周口→亳州→济宁→聊城→邢台→归洛阳。连线绕行一周,是自然形成一个圆形区域。此圈内之地:为方圆,也称中原地区。
六、【中原地区】
各古城距今年数——
洛阳:4000多年古城。
平顶山:3700多年古城。
漯河:3600多年古城。
周口:4000多年古城。
亳州:3800多年古城。
济宁:3700多年古城。
聊城:3400多年古城。
邢台:3500多年古城。
商朝建立距今:3640余年。
中原古城圈,皆为商朝前后出现,故有:天下方圆,形容的就是商朝的范围。
中原地区=1方圆。196250平方公里。
【1方圆=约500公里直径的圆形面积】
七、简单佐证。
1、张仪由“云梦山”鬼谷,学成纵横之术出天下。历经波折行至“云梦泽”濒死之际,遇一女子相救,此女名为:芈月。
因张仪报恩,芈月贵为秦国宣太后,秦昭襄王之母,秦始皇之高祖母,秦始皇一统天下。
那么:云梦山和云梦泽就有必然的内在关联。
云梦山为河南鹤壁,云梦泽为湖北孝感,两地之间距离恰好为方圆直径,约500公里。
2、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为儒家大师,言语蕴含很深哲理,不会去说具体方法流传千年。
他怎么会告诉世人:要用工具才能画圈圈?这种毫无逻辑的因果言语。
孟子曾与张仪,在稷下学宫有过激烈的辩论。他肯定对张仪的纵横之道有所研究。
孟子的这句话真正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无四方与中心,就没有秩序之地。
无规矩,不成方圆——
其中的规=四方的边界。
其中的矩=中心的定位。
例如:“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意思是七十岁的时候本性已经固定,即便随心行事,也不会超出规矩。
其中的方圆=中原地区,也就是有秩序的地方。
孟子出生地就是今山东济宁,正是中原地区!
3:中原地区,更不是像世人想象的有犬齿交错的行政边界的地方。
不然就不叫中原,而是:中土。
也不会有问鼎中原,逐鹿中原之说。
↓
结语:
宇宙玄荒,天地方圆。
纵横四方,中原有国。
如梦亦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