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召见琴师入宫,出来后为何发誓再也不去了?
创始人
2024-11-01 11:41:14
0

原标题:慈禧召见琴师入宫,出来后为何发誓再也不去了?

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后宫之一,史料显示,慈禧的容貌并不出众,但是慈禧是幸运的,因为她很快就为咸丰帝生下皇子。

后宫中的争斗历来残酷,每位女子身上都背负着使命,在这样争斗的环境中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地位,为皇帝诞下龙嗣无疑是最好的,如果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那将是无限荣光,而慈禧生下的就是日后皇帝。

咸丰皇帝在列强军队的惊惧中去世,此时年仅26岁的慈禧成为大清朝的太后,这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

在咸丰刚去世的那几年,慈禧很忙,没空去顾及儿女情长。首先要帮助年幼的儿子坐稳宝座,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展现出惊人的政治天赋,在权力斗争中总是能够站在胜利的一方。

联合慈安太后和小舅子干掉咸丰帝托孤的八位大臣,就是这场政变让慈禧逐渐感受到权力带来的快乐。卸磨杀驴这招慈禧运用地非常纯熟,在完成对托孤大臣的打压之后,立即图谋将帮助自己的恭亲王除掉。

从慈禧后来的行为判断,她对慈安太后一直心存芥蒂,因为慈安太后的地位实际上是比慈禧要高的,在等级观念严苛的后宫中,慈禧始终受制于慈安。

好在有一点,慈安对于权力的欲望并不强,只是在关系到大清朝前途命运的大事上会出来说话,比如为皇帝选妃子,因此对于慈禧的行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给慈禧掌管权力的机会。

因为慈禧的所作所为给世人留下非常差的印象,因此在民间就有不少关于慈禧的奇闻趣事,但这些大多都是臆想编排出来的,并非事实真相。

关于慈禧召见男子房间弹琴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话说,慈禧常年居住在深宫之中,每天都是上朝处理国事,时间久了就心生烦闷,而慈禧身边想要巴结她的人多了去,此时为了排遣慈禧的郁闷情绪,太监就将民间的好玩好看之物讲给慈禧,还经常将其搬到皇宫中。

有一天,太监向慈禧讲起京城的一位闻名人物,这个人是抚琴大师,据说他弹出来的琴声能够让在座的听众纷纷落泪,堪称是世上最好听的琴声。

慈禧连忙询问琴师的住处,太监回复说是在琉璃厂,并且坊间还传说这位琴师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潇洒少年。听完太监的描述,慈禧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想要见识一下这位琴师的真本领。

在慈禧的授意之下,李莲英带着轿夫前往琉璃厂邀请这位琴师进宫弹奏,在封建社会,如果能够被皇帝圣旨召见,那将是多大的荣耀,没想到这位琴师却并不愿意。

琴师名叫张春圃,从小就热爱音律,对抚琴格外有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琴的兴趣是有增无减,但是却遭遇家道中落,生活并不如之前那样悠闲,于是张春圃开始在琉璃厂开一间修琴的小店。

由于张春圃对琴有着浓厚的兴趣,凡是经他手修过的琴都能恢复如初,甚至比以前弹奏效果更好,更重要的是,张春圃经常免费帮人修琴,就算是收费也非常低。

不知不觉间,张春圃在琉璃厂都有了一定的名声,后来,如果京城中有皇家贵族要举行家宴,很多都会去请张春圃前来弹上一曲,如此以来名声更是响亮。

张春圃还经常接到富贵人家带着孩子来拜师求学的,他果断答应且收费不高,但是有一个特点,每次只教一首曲子,教完就走。

正是因为张春圃的名声越来越大,这才有了慈禧的召见,但是当李莲英找到张春圃时,他没有很兴奋却有些许担忧,因为他从心底里是向往自由自在的闲散生活,如果被选中在宫廷当差,那必然要失去最爱的自由。

面对慈禧太后的盛情邀请,张春圃也不能不去,得罪慈禧的后果想必人人都清楚,于是张春圃稍微收拾之后就硬着头皮进宫面见慈禧。

张春圃虽然住在京城,只是远远看见威严的紫禁城,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真的走进去,置身其中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恐惧感,这里没有市井的热闹氛围,到处是低头走路的人,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经过左拐右拐后,张春圃跟随太监来到慈禧的寝殿侧宫,马上要见到堂堂大清国统治者的真面目,张春圃还是感到有些紧张,他知道自己见到慈禧是需要跪下拜见的,但是他向太监提出,自己抚琴是需要坐着的。

本来在慈禧面前如果没有得到恩准是不能起身的,更何况是坐下,李莲英是非常聪明的,他对张春圃说“弹琴时会让你坐下的,且放心。”

果然如李莲英所料,在张春圃请安过后,慈禧就恩赏他坐下弹琴,于是慈禧悠闲地躺在椅子上,隔着珠帘听张春圃弹琴。张春圃倒也没有紧张,优美的旋律让慈禧都听呆了,一曲过后慈禧对琴师的技艺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宫殿中突然跑进来一个男孩,上来就要把玩张春圃的琴,他当即躲闪着说“小心弄坏了”。没想到此语一出立即遭到宫女太监的齐声训斥,不明所以的张春圃一头雾水,在李莲英的暗示下离开了寝殿。

后来,张春圃才得知,原来这个男孩就是当今光绪皇帝,他擦擦额头的汗珠快步走出宫门。当张春圃回到琉璃厂后,当天夜里就将店铺的招牌摘掉了,将家当收拾后就搬走了。

后来,李莲英奉命再次前来请张春圃进宫,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张春圃本人,他也彻底消失在大众视野中。据说张春圃是搬到了北京的文明胡同,一直隐居在此处,从见过慈禧之后一直隐姓埋名到去世。

其实张春圃不愿再次进宫的原因很明显,首先是他不喜欢宫廷中的生活,更向往能够在民间逍遥快活,其次是张春圃在无意之间得罪了光绪皇帝,不管光绪皇帝是不是真的有实权,对于张春圃来说都是灭顶之灾,与其赌注不如早点开溜,于是有了进宫见过慈禧后打死不进宫的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九... 1971年9月13日,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爆发,林彪元帅驾乘的三叉戟飞机,最终诡异坠毁在了蒙古温都尔...
原创 “... 古代起义的领导者,大都不是农民,为何我们还叫“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名字由何而来?三个理由为农民正...
原创 诸... 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因为刘备认为刘婵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却连杀3位重臣。...
原创 1... 1981年,随蒋介石叛逃台湾的首位女叛徒高调回国,中央安排其故友接待。没想到,故友的一句话让她无地自...
原创 对...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三国的时期也快要过去,这时候曹操已经死了,代替曹操是文帝曹丕,生前的时候,曹操就时...
李自成临终前痛哭流涕:如果当年... 李自成,曾经威震天下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在他临终前竟痛哭流涕,发出悔恨的哀叹:“如果当年听吴三桂的话,...
嵇康故里:琴音悠扬的历史回响 嵇康,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以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文化...
梁启超与未完成的《中国通史》 在梁启超一生庞大的著述计划中,撰写一部规制宏大的《中国通史》是其最为在意之事。他在致女儿令娴的信中,...
原创 川... 我死了之后,请把我和猴子埋在一起。 川岛芳子被判处死刑之后,曾经被军统关押了3年之久,这句话是她为数...
原创 病... 病关索杨雄只不过是蓟州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官不大,管的人也不多,为什么一个月有二十多天呆在单位不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