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青铜器掠影2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李将仕分享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展览分为两部分,共展出文物132组件。从精巧的铸造技术、奇特生动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等方面展示北京地区古代灿烂的青铜艺术和古代工匠们高超精湛的技艺。
为突出燕文化的特色,在展厅中心设计了一座显示出夯土层理的方城,象征着房山琉璃河燕国西周都城。城墙内、外壁与展厅四壁的展柜形成了三层同心展线。西周展品位于展厅中心,东周展品则位于展厅四壁的环形展柜,两周展品都依照兵器、礼乐器、杂器的顺序对应摆放,实现了两种青铜文化的对比。
攸簋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28.5径20.3厘米
此簋以象首、象鼻构成双耳,三虎足,造型甚为罕见。器盖与腹部均装饰绚美华丽的带冠凤鸟纹。器盖内壁与器底铸有铭文:"侯赏攸贝三朋,攸用作父戊宝 彝,啟作綨",记述了贵族"攸"受燕侯赏赐三朋(30枚)贝币,铸簋为念。
伯矩鬲
西周
通高33厘米 口径22.9厘米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251号墓出土
平盖,盖顶中央置一由两个相背的立体小牛首组成的盖钮,盖面饰以浮雕牛首纹,角端翘起。口沿外折,方唇,立耳,束颈,袋足。颈部饰六条短扉棱,扉棱间饰以夔纹,袋足均饰以牛头纹,牛角角端翘起,高于器表。盖内及颈部内壁铸有相同的铭文“才(在)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盖内4行15个字,颈内壁5行15字。此鬲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
乐艺会付费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