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天,在我国发生了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
一群漂洋过海从韩国而来的外国人,竟然说他们其实是中国人,这次回来就是来认祖归宗的。
这件事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快各家媒体、报纸都开始报道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原委也逐渐展露在了众人面前。
流落朝鲜的中国人
这一切都要从我国明朝后期开始说起。
当时我国广平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邯郸,一个叫做风正村的村子里有一个名叫田好谦的人。
风正村的田氏家族在当地是个大家族,而且田家人祖祖辈辈都特别吃苦耐劳,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到了田氏家族第七代的时候,家族还有两个人都入朝为官了,可以说是少见的能官商两开花的家族了。
作为田氏家族新一代的孩子,田好谦从出生开始就格外的聪明,不仅长相俊朗,而且满腹诗书。
当时田家在各地都有自己的铺子,朝廷也有人,所以可以说是有权有势的大家族了。
而田好谦从小就选择了从商,他在经商方面也的确很有天赋,没过几年,家族的生意就在他的努力下,变得更好了。
只不过,收获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田好谦为了经商,经常要往返各地,在明朝末年那个乱世,路上也经常不太平。
1637年的时候,田好谦出门谈生意,但是那个时候满清刚好入关,田好谦恰好就遇上了刚刚入关来势汹汹的清兵。
为了保命,田好谦只能四处逃窜。
就这样,田好谦跟着难民一路逃难吗,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好不容易安全了一些,田好谦打听情况的时候才知道: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竟然逃到朝鲜来了!
田好谦这才彻底明白,为什么一路上到处都有满人的军队,只有这里没有了。
当时的田好谦逃亡到了这里以后,身上已经是身无分文了,在异国他乡,田好谦只能靠着乞讨才勉强活下去。
田好谦当然也想回家啊,在家乡他们是士族大家,但是在这里,他就只是一个乞丐。
可身上一分钱都没有,田好谦就算想回家也很难。
同时他也害怕,万一回去的时候再遇上那些满人的部队,自己应该怎么办?
当时明朝到处都是难民、土匪还有流寇,本来就是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田好谦不想再一次经历那些了,在朝鲜最起码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危。
于是田好谦就暂时先留在了朝鲜,希望等国内的情况好起来以后,自己再想办法回国。
只是当时的大清建立新的王朝以后,却又开始进攻朝鲜的国土,于是田好谦再一次变成了流民,开始到处逃亡。
就这样,田好谦一路流亡到了当地军营门口,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朝鲜的一位名叫具宏的将军。
因为当时的朝鲜军队很少有士兵读过书,所以博学多识的田好谦很快就受到了具宏的重视。
流亡许久的田好谦终于在朝鲜有了个安身的地方,成为了具宏将军的顾问。
可是好像田好谦和清军着实是“八字不合”,好景不长,清政府就直接攻下了朝鲜的都城,朝鲜也只好向清政府俯首称臣了。
朝鲜国王对清政府俯首称臣,但是底下的人却不愿意。
1644年的时候,具宏出兵平乱,这个过程中,田好谦连连立下战功,具宏不仅更器重他了,而且还将他引荐给了国王。
就这样,立功无数的田好谦成为了朝鲜的通政大夫,后来又连连升官,成为了二品大员,还成了龙骧卫的护军。
从此,田好谦在朝鲜可以说是扶摇直上,还在朝鲜娶妻生子。
只是,无论何时何地,田好谦都想要回家,后来的他又做了什么呢?我们接着看下去。
一定要认祖归宗
当时的田好谦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国,但是国内的局势非常的严峻,明朝灭亡了,整个中国陷入了战火。
而且当时的田好谦在朝鲜身居高位,想走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田好谦也在朝鲜娶了一位朝鲜女人,生下了四个男孩三个女孩,要是带一家人回去肯定不容易。
但是要抛下妻子儿女自己离开,田好谦又实在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就这样,田好谦留在了朝鲜,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也一直这样教导孩子们。
每到过年的时候,田好谦还会带着孩子们朝着家乡的方向遥遥眺望,再带着孩子们叩拜。
甚至有权有势的田好谦还在后来建造宅院的时候,建起了一个老家一样的宅子。
田好谦多想回家啊,但是直到去世他也没能回去,而他不知道的是,风正村里,他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哭瞎了双眼,妻子更是日日以泪洗面。
田好谦就这样在异国他乡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他临终前唯一的遗愿,就是自己的后代必须要回家,必须要认祖归宗!
十九年以后,田好谦的儿子田会一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当时田会一代表朝鲜政府来到清朝。
田会一一到清朝,就开始办起了自己的私事,他想尽办法到处打听父亲的消息,找遍了那些来自广平府的官员。
这样找人无疑是大海捞针,官员们根本没有符合条件的,好在田会一遇见了一个好心的官员。
这个官员告诉田会一,可以试一试去找那些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所以或许会有来自广平府的。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田会一找到了一个同样姓田的来自广平府的学生。
田会一激动不已,以为终于找到答案了,但是此时那位姓田的同学却因为母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好在虽然人不在京中,但是最终还是联系上了。
当田会一把自己父亲的画像、信件寄给那位姓田的同学以后,很快就收到了回信。
果然,那位姓田的同学和田会一是出自同一个田家。
当年田好谦的失踪是田氏家族一直以来心中挂念的事情,好在现在终于得知了田好谦的情况,还找到了田好谦的后代。
这个好消息,立刻让田氏家族开宗祠,不仅将此事告知列祖列宗,还把田好谦的后代都写进了族谱里面。
田会一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一家人虽然没能回家,但是上了家族的族谱,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认祖归宗了。
从此开始,朝鲜的田家开始和广平府开始经常通信。
但是在那个年代,通信本来就很难,后来清朝末年,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西方列强的入侵,让整个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争中。
朝鲜田家和广平府的田家也就此失去了联系,身逢乱世,大家有心想找到亲人也变得难上加难。
随着日军入侵朝鲜和中国,田会一一家在朝鲜的处境也一落千丈,而且因为日军侵占了朝鲜,导致朝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
田会一看着家人们饱受战乱之苦,立刻做出了决定:他要带着家人回中国去。
于是田会一一般安排行程,一边想办法托人送信到了广平府,甚至为了保险起见,田会一同时寄出了好几封信,期待着早日收到亲人的回信,回乡避难。
但是田会一等了好久,还是没能等到回信,他不知道广平府发生了什么,害怕那边出了事,自己要是带家人回去,同样也是受苦受难,于是只好打消了回乡的念头。
其实田会一不知道的是,广平府的田家其实收到了田会一的信,他们一看到信里田会一说想回来,就立刻回信,表示他们会安排好一切,欢迎亲人回乡。
但是这封信却因为战乱没能到达朝鲜,两家人也就此彻底失去了联系。
后来,无论是中国和朝鲜,都陷入了战乱,分隔在两个国家的亲人虽然新中国挂念着彼此,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祈祷着亲人安好,来日再聚。
好在,只要有心相聚,总有一天会相见。
认祖归宗的田家后代
八十年代的时候,田家的第十九代子孙回来了,现在的他们已经随着朝鲜的分裂,成了韩国人。
但是田家世世代代的家训没有变,所有的田家后代都知道:他们是中国人!他们要认祖归宗!
田家到了第十九代的儿子当中,有一个名叫田文俊的人,他当时还是韩国高丽海运的社长,家族在韩国也是有权有势、地位颇高。
到了1994年,高丽海运在我国建立了很多办事处,田文俊也开始频繁来到中国,找寻自己的家乡。
遗憾的是,广平府这个名字早已经消失了,田文俊几乎找遍了整个中国,但还是没有任何的线索。
但是田文俊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继续寻找着,就这样,一找就是十年。
既然找不到广平府,很有可能广平府在很久以前就改了名字,于是田文俊又开始在全国寻找着风正村。
果然在2004年的时候,田文俊终于找到了原来的风正村,也就是现在作风正乡。
田文俊急忙联系了当地的党委书记,这个党委书记也姓田,名叫田连平。
就像韩国的田家祖祖辈辈都寻找着中国的亲人一样,风正村这么多年也都在寻找着流落韩国的亲人。
田连平一听到消息,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终于找到亲人了。
2004年已经可以用电话联系了,田连平联系到田文俊以后,两家还拿出族谱查看,果然他们就是同族的亲人!
这个消息让两个地方的人都欣喜不已,已经三百多年了,他们终于找到家人了!
田文俊还告诉田连平:我们要回来,认祖归宗!
田连平连连答应着,还通知了所有的族人开始准备着,对于他们来说,迎接失散多年的亲人,是他们家族最重要的事情。
很快,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原本的广平府风正村,现如今的作风正乡,迎来了来自韩国的亲人。
族人们焦急的等待着,很快一行人出现在了村口,一共有九个人。
他们如今在韩国是大家族了,回来的九人都是家族里的大人物,在韩国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但是他们都姓田,是田家人!
回到家乡的田文俊一行人,首先到了田家的祖坟前,一群人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年迈的族人们还口口相传着当年田好谦走失以后的事情,当时整个田家到处寻找田好谦,田好谦的母亲哭瞎了眼睛,妻子日日以泪洗面。
听着这些往事,田文俊一行人都哭红了双眼,他们知道,亲人们一直挂念着他们。
田好谦去世之前,唯一的心愿就是要落叶归根,后来一代又一代身在朝鲜、韩国的田家人他们始终是这个信念。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就算漂流海外,他们也不敢忘记。
田文俊一行人在家乡受到了族人和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和招待,也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家乡。
田好谦在朝鲜曾经照着风正村的样子建起了一个宅子,后代们也曾经看到过相关的画像。
如今,他们终于见到祖先日思夜想的故乡了。
后来为了弥补多年的思念,为了和家乡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也是为了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田文俊一行人还在现在的邯郸建立了“明焕基金会”。
田文俊他们还开始帮助风正乡发展经贸,帮助家乡的经济发展,让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直到现在,风正乡的田家和韩国的田家还有着联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牵挂,无论经历多久,他们都是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