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脚踩3700万枚地雷,传统清理要几千年,非洲人用笨方法轻松搞定
创始人
2025-08-04 17:02:37
0

过去的战争年代,各国为了军事防御目的,大量使用了廉价高效的地雷。

一旦布设完成,它就可自行发挥威力,无需人为操控。

所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许多贫困国家来说,这种“杀敌不过几美元”的武器尤其具有吸引力。

据统计,全球约70个国家的土地下埋藏着超过1亿颗地雷,这意味着每月会有大约2000人因此丧生或残疾。

所以在那些地雷遍布的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笼罩在恐惧之中。

以柬埔寨为例,1000多万颗地雷散落在仅1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就有55颗地雷。

这样算的话,柬埔寨每天大约就有35人被地雷夺去生命,许多是还未绽放笑容的孩子。

还有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为了阻止俄罗斯,就在自己的领土内埋了大量的地雷,而现在的乌克兰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地雷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联合国估计,其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中,有超过17万平方公里地区埋藏着大量未爆装置,堪称全球最高。

这些未爆可能真的如乌克兰所愿阻止了俄罗斯的军队,但是不知道乌克兰有没有想过,等到战争停止之后,这些埋下的地雷该如何清理。

所以最后这成片成片的地雷区,估计最后还是乌克兰人民买单。

未来极有可能给乌克兰广大平民,特别是孩子们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更会给乌克兰未来几代人的生活蒙上阴影。

“我们亲手埋下的武器,却无法完全清除”,这是多么令人悲哀。

而且排雷的成本极高,清除一颗地雷约需300至1000美元,而埋设一颗只需几美元。

更有甚者,许多地雷布设后就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根本无从查找。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国家出于防御需要,也继续使用廉价地雷。

尽管1997年的《禁雷公约》已有80%的国家签署,但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均未加入,这也阻碍了地雷禁令的全球实施。

另外,一些贫穷国家视地雷为重要的国防武器,不愿放弃使用。

这也就导致即使在和平时期,非洲、东南亚等地区也常发生地雷爆炸事件,造成平民伤亡。

而非洲也是地雷灾难的重灾区,非洲大陆总共散落着约3700万颗地雷,主要集中在埃及、安哥拉、莫桑比克、索马里等国。

根据联合国报告,安哥拉125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就埋着约900万颗地雷,相当于1/7的全国土地都存在地雷污染。

埃塞俄比亚有大约110万颗地雷,主要分布在与厄立特里亚、吉布提边境接壤地区。

毛里塔尼亚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其中约三分之一的面积都已经确认存在地雷污染。

这些地雷大多是各国内战期间各种武装互相布设,战后无人清理所遗留。

地雷给非洲居民生活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截肢、致残事件屡见不鲜。

根据国际组织统计,安哥拉每236人中就平均有1人因地雷爆炸导致肢体残缺,而在莫桑比克,地雷爆炸导致的残疾人数高达全国残疾人总数的50%。

这些残疾人大多数是平民,其中不少是无辜的儿童。

地雷污染也严重影响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由于地雷的存在,大量土地被居民废弃,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

非洲国家更是一直在努力开展排雷工作,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所限,进展十分缓慢,收效也甚微。

最常用的还是以人工排雷的方式清理地雷,但地雷的种类繁多,埋设又比较随机,而且不同国家使用的地雷类型各不相同。

光是中越边境地区,就同时出现了中式地雷、越式地雷,以及苏联和美国援助的地雷。

这些地雷的型号复杂,有防坦克地雷,也有防人地雷,还有诡计地雷等多种类别,种类至少在十几种以上。

面对错综复杂的多国混合型雷场,想要百分之百排除隐患,仅仅依靠人工排雷或是机械化设备是远远不够的。

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例,这里地形极为复杂,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地雨林地貌。

密林丛生,峭壁陡立,不仅道路狭窄险峻,有些地方更是完全没有道路,机械化排雷设备根本无法到达。

一些看似功能强大的扫雷机器人,在崎岖的山路和藤蔓丛生的丛林中也寸步难行。

相比之下,人工排雷可以根据地形灵活变通,哪怕是陡峭的山壁,宽阔的河谷,扫雷战士也可以借助简单的装备进行搜查。

但是人工排雷耗时太长,还存在高危险性。

就非洲的情况来看,根据估算,如果单纯依靠现有的人力和技术手段排雷,非洲3700万颗地雷需要4000年才能清除干净,这无疑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而且一些贫困的非洲国家根本无力承担高昂的排雷费用。

虽然一些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正在进行地雷清除工作,也为地雷受害者提供救济。

但是进展缓慢,全球各地仍然存在着上亿颗未爆炸的地雷。

而且仅仅依靠慈善救助是无法根除地雷祸害的,需要政治解决方案来切断地雷问题的根源。

但是在各国达成地雷禁用的政治共识之前,地雷问题将继续困扰着世界各地的平民百姓。

一些国家也尝试了各种新的排雷方案,希望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比如,美国曾经使用改装后的军用车辆,让它们直接驶入雷区引爆地雷,这样可以快速清除地表地雷,但是对于深埋的地雷效果不彰。

另外,在坦克车前安装大型滚筒,利用铁链鞭笞地面来激发爆炸,利用撞击力引爆地雷的方法也被尝试过。

但这些做法要么受限于地形,要么无法百分之百清理,对复杂地形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后来,一些国家尝试使用动物辅助排雷,例如训练探雷犬利用它们灵敏的嗅觉发现地雷。

这种方法在一些地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培训难度大、成本高昂、适应性有限。

于是,有人提出可以训练老鼠等适应性更强的动物进行嗅探,让它们闻出火药味,辅助人工排查。

也是照着这种思路,非洲有了排雷新兵器--老鼠战队。

“冈比亚有袋鼠”原产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作为一种本土鼠类,它们对当地气候适应性极强,不易感染疾病。

这些优势使得“冈比亚有袋鼠”成为非洲国家培育探雷动物的新选择。

“冈比亚有袋鼠”个头巨大,成年体长可达0.75米,几乎与人类儿童等高。

但它们体重轻盈,平均不超过8斤,这一特质非常适合排雷工作。

现代地雷对重量和压力比较敏感,“冈比亚有袋鼠”走过地雷也不会引爆,可安全完成探查。

这主要是因为“冈比亚有袋鼠”长期生存在野外,进化出了较轻的身体结构,以便更好地在树上活动和觅食。

同时它们的脚掌也比较软,不易触发地雷的压力感应器。

另一个优势是“冈比亚有袋鼠”嗅觉灵敏,可媲美某些品种的猎犬,它们需要依靠气味寻找食物,自然进化出了高超的嗅觉技能。

人类可以通过训练,让冈比亚有袋鼠熟悉TNT炸药的气味,给他们一种暗示,只有找到目标才能获得奖励。

长期下来,它们就会本能探查地雷并报警。

而且“冈比亚有袋鼠”的嗅细胞发达,可以捕捉空气中极微量的气味分子,这对探测埋藏的地雷非常有利。

它们也能区分出各种不同的气味,不会像机械探测器无法辨别铁钉等杂物。

此外,与其他动物相比,“冈比亚有袋鼠”的喂养成本低廉。

它们以香蕉、谷物等植物为食,每日所需不多,而培育探雷犬等动物,吃喝拉撒的花费都较大,显得不太划算。

“冈比亚有袋鼠”只要少量食物就能维持,并高效工作,非常具有性价比。

经过专业驯化的“冈比亚有袋鼠”,两只一组团队,可以在1小时内完整探查200平方米的疑似雷区。

可以预见,这种利用“冈比亚有袋鼠”排雷的创新方法,必将为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福音,帮助它们以最小的人力物力排除地雷险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后... “后周公时代”,是一个概念,时间是从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始,到周公致政成王直至去世结束。 正规史书...
原创 夏...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号称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这种说法可不是瞎猜,而是由专家学者细细的考究出来的。虽...
创辉珠宝(08537)8月4日... 智通财经讯,创辉珠宝(08537)发布公告,公司股份自2025年8月4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起在香港...
原创 封... 纣王可能是《封神榜》中,最受大家讨厌的一个角色,几乎每一个读者都想要除之而后快,可纣王偏偏坚挺到了最...
原创 夏... 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时至今日依然是有争议的,不过争议夏朝存在不存在的,大部分都是外国学者。在《史记》...
原创 夏... 夏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延续了上千年都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 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
原创 世... 我们大家应该都看过《封神榜》,里面的大反派商纣王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帝王,他终日与美人妲己花天酒地、残害...
珠宝首饰行业4日主力净流入1.... 8月4日,珠宝首饰行业上涨2.24%,今日主力资金流入1.75亿元,成分股17只上涨,0只下跌。 主...
创辉珠宝(08537.HK)停... 【财华社讯】创辉珠宝(08537.HK)公布,于今天(4/8/2025)上午九时正起短暂停止买卖。 ...
萃华珠宝:推行珠宝与锂电板块双... 金融界8月4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萃华珠宝提问:别的公司一个公告接公告,董秘也很负责任积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