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去病打下4座城池,取了4个名字,沿用至今从未改名
创始人
2025-08-04 04:02:35
0

在我国封建朝代中,或多或少边疆都曾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局面,秦国实现第一次大一统后,仍然受到了北方匈奴的骚扰,为了护卫北方边境安全,秦始皇让蒙恬镇守北方,并且修造了秦长城,再加上几次战争,匈奴被打伤了元气才老实了一段时间。

汉朝时期,恢复元气的匈奴人又开始蹦跶,整日骚扰大汉边境,劫掠、侵占边地,要是碰到文皇帝,必定是和亲嫁公主,可惜的是这次匈奴人碰到的是武皇帝汉武帝,汉武帝又怎么可能忍气吞声呢?于是无数将士去往北方抗击匈奴。

要说汉朝抗击匈奴名声最盛的人,霍去病绝对是其中之一,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都是他抗击匈奴最好的佐证。他十七岁跟随卫青出征,少年勇而知武,最是鲜衣怒马的时候,两次出征匈奴,引得皇帝都侧目,于是被汉武帝册封为冠军侯,少年冠军侯,是古代千年未有人获得的称号,可谓是一朝看尽长安花。

漠南一直以来都是匈奴王庭盘踞的地方,霍去病获得封号以后,汉武帝也对他赋予重任,霍去病十九岁时,带领大汉将士出征河西走廊,打散了占据当地的匈奴王庭,俘虏几万余人,为今后西域之路奠定了基础。这还不算什么,霍去病的高光时刻是北击匈奴,出兵漠南。

当时的漠南王庭一直都是汉朝的心腹之患,匈奴人凭借着地广人稀,便于迁移等优势,不敬畏大汉,反而屡次挑衅,霍去病的这次出击让匈奴人吃到了苦头。霍去病带领将士征战,有武有谋的他屡次获得胜利,在一次战争中,霍去病歼灭敌人七万多,这一次总算把匈奴人的骨头打软了,匈奴王只能向北撤离,而霍去病则留下了“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典故。

霍去病在如今虽然只存在于历史中,但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他曾经做出的贡献如今依然存在于中国版图上。霍去病出征河西走廊时,连续攻下了四座城池,还亲自为城池命名,这四座城池分别叫作酒泉、敦煌、武威、张掖,这些名字至今未改,霍去病也算这四座城市的开山鼻祖了。

当时的河西还未纳入大汉的版图,但是那里资源丰富,牛马成群,是放牧发展的好地方。大汉为了获得资源,帮助国家发展,这才让霍去病等人出击平定河西。河西之战中,我军大获全胜,也赢得了河西这块肥沃之地,当时地区的统治中心就是城池,霍去病为了稳固河西,这才为四座城池取名,但是他却不是随便取名的,都是根据当地特征、地理位置等来命名。

之所以叫酒泉,是因为城池中有一股清泉,一年四季都不断流淌,泉水清冽、甘甜,仿佛有凝神、静心的作用,比酒水还好喝,因此便以酒泉命名。

敦煌位于四座城池的最西端,是抵御外敌的第一个堡垒,也是与其他国家文化、经济交流的首站,因为城池占地极广,贸易又十分发达,霍去病将其命名为敦煌。

武威大家一听就懂,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河西战役的胜利,对外彰显大汉武力。而张掖则是因为特殊的地理因素,它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就像人的手臂一般,因此便予以命名。

霍去病一生功勋显著,冠军侯的名号让无数后代子孙都立下了勇冠三军的愿望,可惜的是正当壮年的霍去病二十四岁时便悄然病逝,一代名将化为天上星辰,普照汉家大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宣统皇帝溥仪,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年仅三岁就被慈禧太后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做了三年小皇帝六岁就退位...
原创 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风云变幻而著称。在这一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杰出的领袖各...
黄显声将军在狱中自制木板卷烟机... 他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他在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多次放弃生...
原创 同... 三国时代,武力值能够达到超一流水准的人不多,其中最强的猛将则是公认的三国第1勇将吕布,其次就是关羽、...
原创 这... 酋长制度是一种非洲的世袭统治制度,酋长是非洲部落的首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酋长制度在非洲政...
述评:在良渚看见怎样的中华文明... 良渚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位于杭州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遗址。在这里,能看见怎样的...
原创 一... 如果把文坛比作江湖,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国古代文坛上的顶尖大佬。他俩一个封号“诗仙”、一个封号“诗圣”,...
原创 拥... 文|老达子 本文共2062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原创 马... 历史上,马超武功超群,英勇善战,7岁随父亲马腾征战沙场,可为何却不被刘备重用呢?又为何张鲁,韩遂不受...
原创 谈... 谈三国:一代枭雄曹操,因为这些事情,让李世民这样评价他 文|望梅求止渴 在三国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