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和省长王忠林陪同下,先后来到孝感、咸宁、武汉,深入博物馆、农村、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考察调研。
保护用好文化资源
武汉是楚文化核心区域之一,是长江文明的重要代表城市,是红色历史资源丰富的革命热土。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属于武汉,更属于中华民族;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要自觉保护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身体力行,守好魂脉和根脉,为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小小简牍,既承载了历史大事件,也流淌着百姓小故事。湖北省云梦县博物馆的出土奏汉简牍展,吸引着八方游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我们要更加精心地做好出土简牍文献的整理、释读工作,把文脉传下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辩证统一,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在大力保护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要系统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长江文明研究和传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筑牢武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
金面罩冰箱贴、青铜大立人开瓶器、青铜面具冰淇淋……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频频“出圈”。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干劲十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为此,用好人工智能修复算法、3D打印等新技术加强文物保护,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了完美的融合,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景象。
大力弘扬奋斗精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到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再到湖北省嘉鱼县四邑村,无论走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都始终将“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心心念念”,用“念兹在兹”的亲民姿态走出一条“群众满意”的发展之路。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时代使命落到党员干部的肩膀上,就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就是沉甸甸的担子,必须担起扛牢。广大党员要始终以赤子之心情系人民、奉献人民,以钉钉子精神把老百姓的“日常小事”作为“心头大事”办好办实,聚焦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环境等方面的急难愁盼,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