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是刘邦在得到天下之后和下属们把酒言欢的时候,讨论自己能够成功的原因,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大意就是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是不如张良的,安抚百姓,做后勤补给我是不如萧何的,统领百万之军,每战必胜,我是不如韩信的。
从这段话来看的话,实际上刘邦最大的成功就是善于用人,
那么除了我们都知道的汉初三杰,还有哪些将领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为了保住刘邦,甘愿为刘邦赴死的人物纪信。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彭城之战后,刘邦被项羽击败,
当时汉王刘邦联合的诸侯联军都背叛了他,汉王刘邦想要求和。
关于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大意就是说汉王刘邦在彭城被击败,当时刘邦联合的诸侯联军都背叛了汉王,投向了楚军,汉军固守荥阳,建造了甬道,便于供给亮丝,
汉三年的时候,项羽夺去了甬道,汉王没有了粮食的供给,就想要只保留荥阳西边的,其它的地区都给项羽。
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刘邦处境还是非常的危险的,毕竟诸侯联军的背叛对于刘邦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而且最后一段的割地求和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明显就是刘邦的缓兵之计,并不是刘邦最终想要的结果。
当时范增也是预料到这个事情,所以就告诫了项羽,
当时最后被陈平的反间计让项羽和范增之间产生不信任,最后范增落寞离场,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项羽不信任范增,但是对于他的计谋方向,项羽还是采纳了,还是向刘邦发起了攻击。
在这个危机的时刻,纪信出现了,直接对刘邦说:“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
大意就是说,汉王啊,现在事情已经非常紧急了,我可以假装您欺骗楚王,您可以趁机逃走。
后来纪信坐在刘邦的乘坐的车子中,吸引楚军视线,还对着楚军大喊:“城中食尽,汉王降。”
楚军听到这句话之后,心中自然是非常高兴,但是等到抓到了这个所谓的“汉王”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汉王。
项羽自然是非常生气,于是就直接项羽项王烧杀纪信,也算是死的忠烈。
据说后来项羽知道了纪信的事情之后,也是感叹于纪信的忠烈。
后来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感念与纪信的功绩,追封纪信为城隍,在后世的朝代中对于纪信的评价也是很高的:“隋唐以后官方屡有封敕和祭祀,唐高宗封其为“骠骑大将军”,宋封“忠祐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