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史-日本
创始人
2025-08-02 19:02:07
0

1、绳文时代(约1.6万年前~3000年前)

2、弥生时代(公元前10世纪~公元3世纪)

(1)在我国东汉中后期,日本开始由部落形成国家

(2)57年“汉委奴国王”印。

3、古坟时代(250年-592年)

(1)3世纪中期,“日本”王权开始出现。

(2)4世纪后,“日本”王权开始向朝鲜半岛开始扩张

(3)5世纪后,日本开始和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方面进行交往,南朝皇帝陆续册封5位倭王(讃、珍、济、兴、武),被合称位“倭五王”,这个时期日本的君主被称为“大王”

(4)公元5世纪到公元6世纪期间,“日本王权”开始出现混乱,继体天皇稳定住局势,加强了对日本的控制。

4、飞鸟时代(592年-710年)

(1)日本王权在飞鸟,这个时期佛教从朝鲜半岛的百济开始传入日本

(2)592年--628年,推古天皇在位,第一位女性的天皇

(3)603年—622年,圣德太子改革,日本派遣“遣隋使”学习中国制度,并且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导入了“十七条宪法”开始进行改革

(4)645年—654年,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央设置二官,八省,一台;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

(5)663年,白江口之战,唐军1.3万人, 日军4万余人,在百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唐胜

(6)672年,壬申之乱,天武天皇取得胜利,开始把天皇进行神格化,日本的王权达到最高点。

(7)701年,大宝律令,日本第一部法典颁行实施,正式确定“日本”这个国号

5、奈良时代(710年-794年)

(1)日本的首都在奈良的“平城京”

(2)720年,完成日本第一部史书《日本书纪》

(3)对民众实行了“编户制”、“班田制”、“租庸调制”、“军团兵士制”

6、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

(1)日本的首都在“平安京”,

(2)中央的朝廷逐渐开始把权力委派于地方的统治机关。地方建立武装集团维持治安,成为“武士阶层”的起源

(3)894年,废止遣唐使,发展国风文化

(4)《源氏物语》,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 物语 ”是日本的文学体裁,成书年代在1001年至1008年间

(5)摄关政治,平安时代中期的政治体制,“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

(6)院政,平安时代末期由太上天皇亲掌国政的政治制度,1086年--1192年

7、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

(1)镰仓( 神奈川县东南部),

(2)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

(3)武士道,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

(4)忽必烈,元朝,1260年—1294年,在位,发动两次元日战争

  • 1206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建立蒙古国
  • 1271年,元朝建立
  • 1274年,第一次元日战争,元军4万人,撤退前遇神风
  •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
  •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宋军,南宋残余势力被消灭
  • 1281年,第二次元日战争,元军14万人,进攻时遇神风
  • 元丽联军
  • 从高丽东南部合浦出发,今韩国东南部-庆尚南道-昌原市-马山合浦区
  • 途经朝鲜海峡(180公里,釜山海峡--对马岛--对马海峡)
  • 在日本九州岛北部登陆

8、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日本出现两个天皇并立的时代

(1)南朝“大觉寺统”

(2)北朝“持明院统”

(3)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9、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

(1)京都的“室町”,

(2)明朝皇帝朱棣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

10、战国时代( 1467年—1615年)

(1)安土桃山時代(织田信长和丰成秀吉的时代)

(2)织田信长,1534年--1582年,登上历史舞台,通过“乐市乐座令”等政策,加强了贸易的流通,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3)丰臣秀吉,1537年--1598年,继承了织田信长的“畿内政权”,实行“刀狩令”(没收百姓的武器)、“太合检地”、“兵农分离”,消灭“庄园公领制”制度。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 万历援朝战争
  • 时间:1592年—1598年
  • 日本丰臣秀吉、明朝李如松4万、朝鲜李舜臣
  • 日本丰臣秀吉、明朝邓子龙8万、朝鲜李舜臣
  • 1597年10月26日,鸣梁海战,地点是朝鲜全罗道海南郡的鸣梁,朝鲜的李舜臣击退日本水军
  • 1598年,下列人物死亡:
  • 05月08日 ,明朝备倭大将军李如松
  • 09月18日,日本太阁丰臣秀吉
  • 12月16日,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
  • 12月16日,明朝水师将领邓子龙

(4)日本开始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俗称“南蛮贸易”

(5)火绳枪

11、德川时代(1603年~1868年)

(1)德川家康,在江户(现东京)开幕府,又称德川幕府

(2)耕地面积和人口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3)1715年,颁布《海舶互市新例》,对外国商船颁布信牌,持信牌才可以进入长崎进行贸易

(4)1853年,美国的佩里率领的黑色船队在横须贺与日本人通商谈判失败后,赴香港修整。这就是“黑船事件”

(5)1854年,佩里船队由东京湾入港再次访日,签订《日美和好条约》,日本的锁国政策最终瓦解

(6)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安政五国条约》,幕府的威信开始迅速降低的同时朝廷的威信开始增大

(7)明治维新前,黄金比白银,日本为1:5,国际市场1:15,

12、睦仁天皇(1868年--1912年),年号明治,1852年生

(1)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

(2)1868年4月,朝廷颁布《五条誓约》,作为施政改革的纲领,开始了明治维新。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废除旧的“士、农、工、商”阶层制度,将所谓公卿诸侯之类的贵族改称“华族”,将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大胆废除了封建俸禄,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建立起帝国大学系统

(3)明治三杰:西乡隆盛 、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4)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

(5)1873年,日本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度

(6)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

(7)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

(8)1881年--1909年,伊藤博文四任日本首相、进行中日甲午战争、三次组阁、统监朝鲜,共28年,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

(9)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

(10)1884年,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

(11)1885年,李鸿章委派袁世凯为三品道员,护送大院君回朝鲜,左右朝鲜政局

(12)1885年,实行立宪,建立了内阁制度

(13)1885年,福泽谕吉发表“脱亚入欧”论

(14)1886年8月1日,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的四艘军舰访问日本长崎,发生了“长崎事件”

  • 日本人吴大五郎拾得中国电报译电本,日本据此掌握了“中方制造密码的方法”
  • 8月13日,部分北洋水师官兵上岸休假,与当地警察发生冲突,有伤无亡
  • 8月15日,双方再次发生冲突,中方死5人,伤44人,日本死2人,伤27人
  • 互相赔偿、抚恤伤亡者及对肇事者进行惩处等方式了结此案

(15)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

(16)1890年,召开首届国会

(17)1894年6月23日,日方电信课长佐藤爱麿,根据“中方制造密码的方法”,破译了中方的电信密码

(18)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

(19)1895年3月20日--4月15日,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共举行6轮谈判,

  • 李鸿章通过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电报与中央政府沟通,
  • 电报内容被日本截获并破译,日本掌握了中国的谈判底线
  • 3月24日,小山丰太郎刺伤李鸿章左眼下
  • 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获中国2.3亿两白银和台湾
  • 5月8日,中日两国在芝罘(今山东烟台)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 1896年3月28日-10月3日,李鸿章奉命从上海出发,经太平洋、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先后访问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最后回到天津,途经日本神奈川(下图14)的横滨,正常先下船再换船,但为了“不履日地”,李鸿章通过在两船之间搭跳板的方式直接换船

(20)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

(21)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获胜

(22)1909年10月26日,朝鲜义士安重根(重音仲)在中国哈尔滨刺死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 2014年1月19日, 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中国哈尔滨开馆

(23)1910年8月22日,日韩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日本吞并朝鲜

13、嘉仁天皇(1912年--1926年),年号大正,1879年生

(1)1915年,二十一条

  • 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
  • 2月05日,袁世凯与莫理循决定,将“二十一条”送往美、俄、英等使馆
  • 2月09日,莫理循联系《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端纳
  • 2月11日,端纳将条约全文传给《泰晤士报》
  • 欧美各国纷纷给日本施压
  • 5月09日,北洋政府接受日本通牒
  • 5月25日,在北京外交部签署《中日民四条约》
  • 6月08日,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与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在东京换约

(2)1918年7月23日,“米骚动”,后蔓延到全国

(3)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地震,伤亡约10万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4)1925年,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

14、裕仁天皇(1926年--1989年),年号昭和,1901年生

(1)1927年,几场东方会议后,7月25日,田中义一向天皇进呈“田中奏折”

(2)1928年5月3日,日本杀害了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进而强占济南全城,杀戮中国军民6千多人,这就是济南惨案

(3)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这就是东北易帜
  •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以“反对易帜,阻挠统一”的罪名处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长常荫槐

(4)中苏冲突

  • 1929年5月27日,张学良驱逐中东铁路苏联职员,查封苏联商业机构,意图收回中东铁路,8月17日,国民政府对苏联宣战,中苏战争爆发,12月22日,中苏在伯力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草约》(伯力议定书),苏联恢复在中东铁路的特权,这就是“中东路事件”

(5)中日冲突

  • 1931年4月16日,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勾结中国奸民郝永德,强行在长春县万宝山屯附近租用土地。后来,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李升熏等在万宝山附近挖渠引水,毁坏沿途中国农民的耕地。当地农民请求制止,日本军警开枪射击,打伤中国农民多人,引发了“万宝山惨案‌”
  • 1931年6月26日,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等4人,在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被抓,东北军第3团团长关玉衡将他们秘密处死,不久日本获知此事,事态扩大,这就是“中村事件”

(6)1931年9月18日,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

(7)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 4月29日,王亚樵派遣朝鲜人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炸伤
  • 驻华公使重光葵(右腿被炸断)
  •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白川义则(5月26日死亡)

(8)1933年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9)1936年2月26日,发生了二二六事件,广田弘毅组阁,创建以天皇及军部为本的法西斯体制

(10)1937年7月

  • 7日,驻扎在河北省宛平县(1952年划归北京)卢沟桥附近的,日本新兵志村菊次郎因拉肚子离队,返回时走错方向,未及时归队,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提出要进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炮轰宛平城;20分钟后,志村菊次郎归队,但战事已起,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 9日,近卫文麿在内阁会议上确定了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
  • 11日,内阁再次召开会议,决定向华北增派关东军两个师团,
  • 11日晚,松井久太郎与秦德纯签订了《卢沟桥事件现地协定》

(11)1937年12月12日,在南京保卫战期间,杜聿明部2名坦克兵驾驶坦克,杀死近百名日军后,1人冲出包围圈,从后来的昆仑关战役,缴获的日军文件《皇风万里》中,证实此事,而此时那人也已经阵亡

(12)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南京大屠杀

  • 三光政策的由来
  • 1938年底,日军开始扫荡
  • 1940年中-1941年初,百团大战,
  • 1941年7月10日,冈村宁次取代多田骏,实行三不政策

(13)‌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两架美制马丁B-10轰炸机,在日本九州岛上空投下200万份传单‌

(14)苏日冲突

  • 1938年7月29日—8月11日,日本军队在张鼓峰发动反苏武装进攻的事件,双方各死伤千人左右,该地位于图们江左岸,在中朝边境交接处,苏联境内,这就是“张鼓峰事件”(也称“哈桑湖事件”)。事后,中国失去图们江出海口
  • 1939年5月11日-9月16日,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也译诺门罕,现属呼伦贝尔),日军和伪满军向蒙古边防军发动进攻,被苏联打败,双方各阵亡万人左右,被迫签订《苏日停战协定》,这就是“诺门坎战役”

(16)1939年9月22日,在中日首次长沙大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2师上等兵曹锡击毙日军500余人,曹锡是抗战期间杀死日军最多的中国士兵

(17)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炸死住在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丰镐房的蒋中正发妻毛福梅

(18)1941年5月7日-27日,中条山战役,中国被俘虏3.5万,阵亡4.2万人,日军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19)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并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

  • 位于东九区的东京
  • 向东5个时区到位于西十区的夏威夷岛
  • 再向东5个时区到位于西五区的华盛顿
  • 夏威夷群岛的西北部有中途岛,东南部有瓦胡岛
  • 瓦胡岛的南部有檀香山(1894年孙中山在此建立兴中会)和珍珠港(美军军港)
  • 珍珠港,位于158°W,属于西十一区,172.5°W~157.5°W
  • 夏威夷岛,位于155°W,属于西十区,157.5°W~142.5°W
  • 珍珠港使用夏威夷岛的西十区时间
  • 当地时间1941年12月7日上午8时到9时40分,
  • 重庆时间1941年12月8日凌晨0时到1时40分,属于东六区,早华盛顿时间11个小时
  • 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 本来,日本大本营决定,在夏威夷时间
  • 12月7日7点30分,把宣战书交给美方
  • 12月7日8点00分,开始攻击美国的珍珠港,华盛顿时间13时00分
  • 实际上,在夏威夷时间
  • 12月7日8点00分,日本开始攻击美国的珍珠港,华盛顿时间13时00分
  • 12月7日8点30分,美国白宫收到第1份袭击电报,华盛顿时间13时30分
  • 12月7日8点30分,中国重庆收到第1份袭击电报,重庆时间8日00时30分;04时00分,董显光电话报告蒋介石
  • 12月7日9点00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致电白宫说明袭击程度,华盛顿时间14时00分
  • 日本新打字员打字技能差,当时打字机1字打错全篇重打,导致
  • 12月7日9点20分,日本才将打印好的宣战书交给美方,造成了偷袭,华盛顿时间14时20分

(20)1942年

  • 以下,太平洋北部
  • 4月18日,遭受杜立特空袭
  • 6月4日,中途岛战役(--美日岛战1/5,夏威夷群岛西北部)
  • 以下,澳大利亚东北部
  • 5月4日—8日,珊瑚海海战(--美日海战1/3)
  • 8月7日—次年2月9日,瓜岛战役(--美日岛战2/5,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21)1943年

  • 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海军大将
  • 4 月18日,其座机在布干维尔岛被美军击落
  • 4 月19日,尸体被发现
  • 5 月21日,公布死讯
  • 6月5日,举行国葬

(22)1944年

  • 6月15日—7月9日, 塞班岛战役(--美日岛战3/5,属马里亚纳群岛),此后可以空袭东京
  • 6月19日—20日,马里亚纳海战(--美日海战2/3,菲律宾海战)
  • 10月23日至—26日,莱特湾海战(--美日海战3/3,菲律宾中东部)
  • 以上,在菲律宾附近
  • 10月20日,神风特攻队正式成立

(23)1945年

  • 2月19日—3月26日,硫磺岛战役(--美日岛战4/5,日本东京和塞班岛之间),美军伤亡超过日军,此后轰炸日本更方便
  • 2月23日—5月26日,李梅火攻,包含东京大轰炸
  • 4月1日—6月22日,美日冲绳岛战役(--美日岛战5/5,琉球群岛北部)
  • 8月6日和9日,美军依次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出兵中国东北
  • 8月15日,裕仁天皇以电台广播宣布投降
  • 9月2日,日本政府在东京签署投降文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第1个签字的加拿大代表科斯格雷夫
  • 在签署“日方文本”时,误将名字签在下一行法国的签名处,以后各国只能顺延一行
  • 在签署“盟国文本”时,没有犯同样的错误
  • 9月9日,日本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何应钦投降

(24) 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

(25)日本国宪法(又称“和平宪法”)

  • 1946年11月3日公布
  • 1947年5月3日施行

(26)1952年,与蒋介石集团签订《日台条约》

(27)1956年,恢复日苏邦交,加入联合国

(28)1960年,池田内阁采纳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29)1968年,佐藤荣提出“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

(30)1972年,

  • 5月15日,美国政府将冲绳群岛交还给日本政府,冲绳县正式成立
  • 9月25日,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31)1985年,中曾根康弘成为第一个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在任首相

15、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

(1)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主要构成如下

  • 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 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
  • 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1945年)
  • 太平洋战争(1941年-1945年)
  • 台湾高砂义勇队(1942年-1945年,3万名)

(2)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立“东京招魂社”,祭祀为天皇尽忠而死的人,死者灵位不分军衔等级平等地供奉

(3)1879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

(4)1945年12月,靖国神社改为宗教法人

(5)1936年,高砂义勇队

  • 台湾总督府把台湾少数民族改称“高砂(风景美丽)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征募大批“高砂”青年入伍,奔赴菲律宾与美军作战,因作战勇敢,被称为“高砂义勇队”

(6)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判处的-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家在看三国的时候应该都注意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刘备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那么...
原创 终... 中国的历代王朝中,强汉盛唐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唐朝的繁盛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很多人说:终唐一朝,盛不及...
原创 钓...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神... 这才是真正的五虎将之武圣篇(10) 主笔:闲乐生 其实,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伐围攻樊...
原创 钮... 在曾经大火的影视剧《甄嬛传》中,甄嬛身怀双生子回宫后,雍正为其替换身份,将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
原创 张...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偶然跟着一个偶然。但在这偶然之间,却隐藏着必然。虽很绕嘴,但却是实情,无论谁都难以...
原创 《... 每当读起历史,总有人感叹,果然是成王败寇,胜利者总被歌颂,而失败者往往被贬低。诚然,大多数时候人们对...
原创 韩... 韩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始终是虎视眈眈,真恨不得将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掠夺过去!韩国的学者对此也是非常的执...
原创 雷...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
原创 慈... 慈禧与夜明珠的故事很多人都应该有所耳闻,传说这颗夜明珠保持慈禧尸身不腐,当孙殿英将其从慈禧口中拿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