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帖木儿:第一代哈密忠顺王,同明朝来往密切,引来北元不满
创始人
2024-11-25 07:22:24
0

原标题:安克帖木儿:第一代哈密忠顺王,同明朝来往密切,引来北元不满

#头条创作挑战赛#

安克帖木儿是哈密国第一代君主纳忽里的弟弟,纳忽里是察合台的后裔,起初被元朝封为肃王负责镇守哈密,后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灭亡后,纳忽里便干脆便在哈密独立建国称王。

哈密自古以来都是新疆通往中原内地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兴的明王朝一直都在密切关注该地的动态。

纳忽里一直都在同明王朝作对,疯狂抢劫想要前往中原进贡的西域诸国的使者,最终彻底惹怒了朱元璋,引来了明军的两次征讨,终于将其给打服,并且使得明朝的军威远播至西域地区。

纳忽里于洪武二十六年病逝之后,由他的弟弟安克帖木儿继承为第二代哈密王。有了哥哥纳忽里的前车之鉴后,安克帖木儿在对外明王朝的态度是就乖巧很多,主动以马市易,还向明朝进贡4740匹良马,当时永乐皇帝朱棣没有白拿,照付价值。

到了永乐二年的时候,朱棣下令诏封安克帖木儿为哈密首任忠顺王,并赐给安克帖木儿金印,让其代为管理哈密,从此哈密国就成为明王朝的属国。

然而哈密和明王朝之间的密切来往,终于还是引来了早已退居漠北的北元不满。当时北元的蒙古大汗为鬼力赤汗,本名叫做孛儿只斤·月鲁帖木儿,同哈密国王纳忽里一样都是窝阔台的后裔。

长期以来,哈密地区一直是窝阔台后王势力范围内,如今哈密的新任国王安克帖木儿,如此同明王朝眉来眼去,还接受对方的册封,当上了一个所谓的“忠顺王”。

这让同为窝阔台后裔的北元蒙古大汗鬼力赤十分不满,为了重新夺回对于哈密地区的控制权,鬼力赤汗使用了一个下三滥的手段,那就是直接将哈密王安克帖木儿给毒杀了。安克帖木儿死后,由其哥哥的儿子脱脱,继承当上了第三代哈密王。

鬼力赤汗通过这样的方式短暂地控制了哈密,而明王朝当时刚刚经历完靖难之役,百废待兴,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发展,便选择忍了。好在此时北元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已经分裂为西蒙古瓦剌部和东蒙古鞑靼部,两个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让整个漠北蒙古陷入混乱,饱受战乱之苦。

所以鬼力赤汗对于哈密地区的控制是短暂且脆弱的,当地的民众依旧十分热衷于同明王朝所设立的马市进行交易。朱棣也得以迅速在当地设立哈密卫,重新夺得了对于哈密的控制权。而鬼力赤汗这边则在内斗之中,被臣下阿鲁台所杀!

相关内容

日本长野一夜连震47次 当...
中新网4月19日电 综合日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20时18分,日本...
2025-04-19 16:08:27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顺义:...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山里辛庄村的千亩梨花竞相绽放。一簇簇...
2025-04-19 16:04:43
内蒙古呼和浩特:花漾青城 ...
来源:人民网“花漾青城”2025呼和浩特赏花季系列文旅活动开幕式现...
2025-04-19 14:34:04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鱼跃鸟将归!新疆乌伦古湖“...
本文转自:人民网日前,随着气温回升,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乌伦古湖...
2025-04-18 11:04:19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 原标题: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人战绩最强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我...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