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风靡的同时,诸葛亮也被大肆的宣扬,成为了智慧的化身,跟随刘备开疆扩土,在刘备死后独自支撑起蜀国的江山,带领大军北拒曹魏,东和孙权,南平蛮族,西结羌人。可以说,他实质已经是这个国家的统领者,刘禅对他毕恭毕敬,李严不是他的对手,姜维等是他一手提拔,可惜西川的地势注定难以攻克中原,六次北伐无功而返,最终拖垮了自己。不过他证明了自己,为后人所敬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更是进入武庙,出师表也是千古名篇,而这位为先主奉献一生的丞相,又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诸葛亮,字孔明,出身于琅琊诸葛家,也算是名门望族,然而他一生坎坷,三岁亡母,八岁亡父,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后来被罢官于是投奔了荆州的刘表,诸葛亮也紧跟随叔父来到了荆州,在南阳隐居,曾在当时有名的学士水镜先生麾下求学,和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等人为友,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而心怀天下。当时的局势刘备被曹操击败后归顺刘表为蕃属,多次失败后刘备明白自己需要一位顶级的谋士来辅助自己,荆州士子众多,刘备最先得到徐庶的帮助而击退曹军进攻,结果不久之后,曹操挟持了徐庶母亲而迫使徐庶离开,不过他还是推荐了诸葛亮,加上水镜的推荐,刘备对这位年纪轻轻名满天下的士子有了很大的好奇心,于是决定前去拜访,而诸葛亮对刘备也有所耳闻,刘表并非他的明主,他也有心考验刘备,于是多次避而不见,有了三顾茅庐,诸葛亮见刘备有恒心,于是和他商讨天下大事,隆中对其实早就有人提出,是刘表,孙权,曹操三分天下,不过诸葛亮知道刘表已经胸无大志,于是建议刘备乘着刘表这时候年迈,交好被打压的公子刘琦夺取荆州,之后进入益州,以两州之地割据,静待天下局势变换,毫无疑问,刘备需要一个顶级谋士出谋划策,于是他开心的请求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而诸葛亮的观点被称为“隆中对”,此后成为了蜀汉的基本战略,呢年他踌躇满志,27岁的他认为自己很快就可以结束这个乱世,继续隐居,不想一出山,就再也没有归来。来到荆州后就被公子刘琦请求如何避祸,有心培植势力的诸葛亮也就顺势提出了重耳的事儿,恰好这时候镇守江夏的黄祖战死,刘琦也就去镇守江夏去了,之后就是曹操彻底安定北方,虎视眈眈,准备南下,而刘表死后荆州群龙无首,蔡瑁等荆州氏族本来就和曹操有旧,抵抗心思也不大,加上曹操实力强大,于是在逼迫刘备离开后投降了曹操,刘备无奈踏上流亡之旅,被曹军一路追击,甚至刘禅也在途中丢失,可以说危险重重,最后逃亡江夏,诸葛亮奉命和孙权和谈。诸葛亮风度翩翩,来说服了很多孙吴之臣,加上孙权,周瑜这些人一直都有野心,很快就压制了投降派的呼声,决心一战。这一战,周瑜主导,利用地利,北方水土不服等原因,加上疫病,军队疲惫等击退了曹军,至此,天下继续陷入动荡。
赤壁之战后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迅速攻破了荆州南部的四郡,有了自己稳固的地盘,随后野心勃勃将目光瞄向了西川,加上他有诸葛亮的帮助,拉拢了魏延,黄忠等很多将领,实力大增,在得到张松的投诚后,迫不及待带着庞统入蜀,诸葛亮坐镇荆州,和东吴,曹魏对峙。后来一切顺利,刘备夺取了葭萌关后和刘璋决裂,双方交战,军师庞统战死,加上地势险要,张松死后没有内应,不得已诸葛亮带领张飞,赵云等主力支援西川,嘱咐关羽不可和东吴开战,随后兵分两路入蜀。本来刘璋抵抗就比较困难,再被诸葛亮这样一进攻,刘璋很快就被兵临成都,被迫投降,至此,刘备有了益州之地,在休养生息后不久,就以法正为谋主进攻汉中,斩杀夏侯渊,击退张郃,和曹操对峙后占领了汉中,至此,刘备势力达到顶峰,拥有益州,荆州一半。随后便是关羽北伐,一开始势如破竹,结果孙权背后捅刀子,吕蒙白衣渡江,突袭荆州,徐晃长驱直入,击退关羽,之后关羽战死,荆州全境沦陷。次年曹丕登基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这时候的蜀国应该休养生息,可惜诸葛亮劝阻不了刘备,刘备带领全国精锐进攻孙吴,结果被陆逊以逸待劳击败,夷陵之战后刘备元气大伤,多年精锐折损严重,加上张飞,黄忠的病故,于是刘备没有回成都,在白帝城养伤,后来拖孤诸葛亮就去世了,这一年,诸葛亮成为了蜀国的实际掌门人,他迅速调整战略,交好孙吴,同时在汉中出动大量军马防守曹魏,开始屯粮,并且南征练兵,一来安定南方,消除后顾之忧,二来增强自己的实力。225年,诸葛亮带领大军进攻南方,先击败叛军,随后大战孟获,七擒七纵让他归心后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还有了无当飞军,军队战斗力提升,有了北伐的基础。次年曹丕去世,诸葛亮乘机北伐,一开始形势一片大好,天水三郡望风归附,更是招降了姜维,吸取了大量人才。可惜后继乏力,在曹叡稳固朝堂后派出大军交战,曹叡更是亲自坐镇长安,张郃带兵击退马谡,赵云也因为兵少而战败,诸葛亮自己亲自断后撤军,有了挥泪斩马谡,最有可能成功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之后诸葛亮的北伐也就一次不如一次,每次损兵折将,耗费很大的力气却打不下雍凉之地,虽然斩杀了王双,张郃,熬走了曹真,却也于事无补,曹魏还有大将军司马懿坐镇,就是一个拖字,曹魏凭借强大的军事储备,成功的让诸葛亮多次无功而返,有时候是粮草不济,有时候是国内矛盾,直到五丈原之战,诸葛亮明白,自己撑不住了,多次挑衅司马懿,他都避而不出,最终,死在了五丈原,临终前安排好了蜀军撤退的方针,却还是没有改变内斗局面,大将魏延被杀,蜀国局势一团乱麻,回到成都后被追谥忠武侯,所以后世多称呼为诸葛武侯。
诸葛亮更多是被看作是一个政治之才,可惜后来蜀汉人才凋零,也只能由他带军北伐,或许从走出南阳的时候,就注定他回不去了,曹魏势力庞大,人才众多,他的一生,更多是明知不可而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