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剑反董硬碰硬节骨眼上的挣扎
杀丁原、罢卢植,尤其是得了吕布这员猛将之后,董卓以为废立大事可成,于是又在宫禁中召集百官,要行废立之事,结果不料又有人反对,这人正是中军校尉袁绍。
大义反董,不乏勇气
作为中军校尉的袁绍本是何进下属的一个武官,掌握着一定的禁军,董卓初进京时,鲍信就找过他,让他速作决断,清除董卓,可惜错过时机了。
如今在董卓即将大行废立之时,袁绍才站出来反董,虽然说错过时机了,但是也属大义之举,而且敢与董卓硬碰硬,也算是不乏勇气。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悬节东门,东山再起
袁绍反董,阻挠他行废立大事,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倒是撕破了脸,只能悬节东门,逃离洛阳。好在他有四世三公的背景,又有一帮朋友帮忙,董卓倒没有难为他,还封了个渤海太守,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好谋无断,恰如其分
袁绍的同事,董卓的亲信,校尉伍琼虽说是为了保护袁绍,但是他说的袁绍好谋无断则是切身感受,恰如其分的。董卓所以能进京,就源于袁绍的馊主意,但是引狼入室之后又错失良机,养虎为患,结果弄得自己狼狈逃窜,这不能不说是自食其果。
袁绍是个比较典型的反面教材,谋略如果不能与立足实际,不能有效付诸实践,其结果是非常可怕的,不得不慎!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我要上头条#
#在头条看见彼此#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