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治河:管用八百年,直到北宋,黄河才再次为祸
创始人
2024-11-25 06:07:41
0

原标题:王景治河:管用八百年,直到北宋,黄河才再次为祸

王景治河,千年无患。——魏源

大背景

70年5月3日,汉明帝亲临黄河巡视。经过此前一年左右的治理,水利专家王景修成汴渠,黄河安流。

从此之后,汉朝再也没有出现严重的黄河水患,直到唐朝,八百多年间没出大事。这段时间被称作“八百年安流”,在历史上传为美谈,王景的功绩被誉为“王景治河,千载无恙”。

直到北宋年间,黄河才又发生大规模水患。所以从宋朝开始,各路学者都希望搞清楚,到底为什么王景治河的效果这么好。

▲黄河曾有过这么多河道

历朝历代,属王景这次治河最为成功。后来宋元明清历代,屡次治理,再也得不到这样的效果。

历史上修水利、搞基础建设的事情很多,但是像王景治河性价比这么高的,绝无仅有;造成灾难的倒屡见不鲜。比如隋炀帝修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秦始皇修长城修驰道,也是导致秦末大起义的重要原因。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

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治理黄河?

其实,黄河长期不安定。

从周朝发生史载第一次大规模水患开始,黄河就不安定。春秋战国天下分裂,没有办法统一治理,各国以邻为壑,导致黄河水患越来越严重。秦统一后有过治理,但是统治时间太短,效果不明显。直到前109年黄河决口,汉武帝亲临工地现场,让随行的官员全都亲自去堵,这才算是一次有效的治河。

但西汉末年以来朝政荒废,黄河泛滥成灾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理,王莽年间黄河决口,王莽却不闻不问,导致大量灾民揭竿而起,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

东汉建立初期,曾想治黄河,但是没有行动。

东汉建立后,汴渠(沟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无法起到防范水患的效果了,黄河水患还是频繁发生。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省东北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西部)的百姓埋怨,认为朝廷经常兴动其他劳役,而不先考虑百姓最急的事情。

光武帝刘秀也想治黄河。但是考虑到天下不安定,有大臣劝谏不宜此时劳民伤财,所以半途而废。

到了汉明帝时期,国力比较强,统治稳定,又有王景这个人才,所以正好可以搞个政绩,平息民愤。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

此前,明帝就见识了王景治水的才能。当时有人举荐王景前去治理一段水渠,明帝起用他后,让他和另一名治水官员王吴一起去治理。王景提出用“堰流法”,即是在堤岸一侧设置侧向溢流堰,专门用来分泄洪水。

王吴采用后,果然有效果。治理完浚仪渠后,明帝召见王景,问他治水的事情,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对答如流。明帝对王景很满意,交给他和王吴一个更大的任务,那就是治理黄河水患。

▲王景雕塑

为什么单单王景治水这么有效?

正应了那句话,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王景确实是个高水平的治水专家。

王景出发前,明帝为了激励他,赠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和衣服物品。朝廷征发了数十万名民工和士兵,让王景和王吴指挥他们修筑河渠和堤坝。

▲治水河段简图

王景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调整河道。经过对黄河的仔细调查后,王景让人打通阻碍河道的山陵、堵截横向串沟、清除水中的沙石,疏通了从荥阳向东到黄河入海口近千里的河道。

第二,巩固堤坝。王景在黄河要害的地方筑起堤坝,防止黄河在雨季流量增加时冲毁堤坝,给沿岸居民造成灾害。

第三,在堤坝上建立水门。这一点史料只写了“十里立一水门”,没有写具体细节。后世解读,有说沿着黄河堤防每十里立一个水门的,有说沿着汴渠每十里立一个水门的;但是从短短一年的施工时间来看,这都不太可能。最可能的是,在汴渠引黄河水的地方建立一个水门,相距十里左右,起到分流黄河水的目的,使黄河的泥沙转移到河床外,避免黄河主干道的河床急剧增高。

第二年夏天,治河工程基本完成后,明帝亲自巡视了黄河,对王景和王吴的功绩十分赞赏,提升了他们的官爵,增加了他们的薪俸。后来王景被明帝任命为河堤谒者(负责水利的官职)。

▲橙色的河道对应着黄河最不安定的那段时期,使淮河流域深受其害

除了王景的才能,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东汉建立了有效的河防制度,有效维护了黄河的河道。汉朝规定每年都要巩固河防、修筑水利工程,黄河下游沿岸各郡都设有数千名负责岁修堤防工程的官兵。用于砍伐树木、购买石材等防洪抢险料物的经费,也是朝廷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准备的重要开支。

还有很多学者提出,八百年安流的效果,远不是这次治河本身做到的,还有人口迁徙导致植被恢复的因素,以及气候因素。有学者提出,直到隋朝,水灾旱灾数量都相对较少,使植被破坏程度减小、河水泥沙含量下降,有利于黄河的安定。

所以说,王景的努力和历史大势一起,造成了黄河安定八百多年的现象。黄河善变,2000多年来泛滥改道一千多次,大规模改道26次,最大规模的有6次,就包括王莽时期那次。

▲杜充(?-1141年)

小结

王景治河之后,直到北宋,黄河才再次为祸,连续决口。1128年杜充为了阻挡金兵,掘开黄河,导致黄河开始从黄海入海,不再从渤海入海;1194年黄河再次决口,夺淮入海,多条河道并行不定,导致淮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灾难性变化。直到15世纪河道才稳定,到1855年又大规模改道,从山东入渤海,形成现在的格局。

【参考资料】《后汉书》《王景治河辨》

【文】空灵画师

相关内容

原创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做出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决策——他不仅首次公开指...
2025-04-21 17:07:39
来东阿逛艾山黄河大集,从烟...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首届艾山黄河大集在东阿县艾山村火热开...
2025-04-21 14:15:20
行走黄河 | 烟台版&qu...
提及“棉纺厂”“油化厂”,人们眼前总会浮现机器轰鸣、工人穿梭的场景...
2025-04-19 13:04:09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
这是2025年4月1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拍摄的拱北廊桥。今年,...
2025-04-18 15:34:25
春日黄河别样美 春日黄河别...
  仲春时节,黄河在各地呈现别样的美景。  ↑2025年4月16日...
2025-04-17 17:34:09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 原标题: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人战绩最强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我...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 原标题: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的密码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