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是生死之交的他们,为何一个失败,而另一个则成为刘邦的亲家
创始人
2025-08-02 00:02:12
0

秦朝末年,魏国有两个名士,张耳和陈余。张耳是信陵君的门客,很有才华,而且张耳年龄大,所以陈余对待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两人也就成为了生死之交,从此两人形影不离。

但是再好的友情有时候也会很脆弱,后来张耳在巨鹿被秦将章邯包围后,马上就要饿死在巨鹿了,走投无路之下,就多次派人向陈余求救。

陈余认为自己的实力不够,去了也没用,于是就没有去。陈余不去救援,在道义上说不过去,这毕竟是自己的好朋友,但是如果理智分析的话,陈余这么做也不是没道理。

张耳在城内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派派张黡、陈泽去责备陈余,意思是你还是不是朋友了。陈余无奈,就排了五千人让张黡、陈泽带领,最终全军覆没。

其实陈余之前已经收编了几万人的兵力,说到底还是不舍得救自己的好朋友。

后来项羽打败章邯后,张耳才得以脱险。从巨鹿出来后,张耳就跑去指责陈余,问他为什么不救自己,又问张黡、陈泽的下落。

陈余也火了,他说说:“张黡、陈泽要求我跟你们同归于尽,我就派他们带领五千人前去,结果全死了”张耳不信,认为是陈余杀了他们,便屡次追问陈余。

陈馀更生气了,于是说道:“我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恨我!难道你认为我是舍不得抛弃将军的职务吗?”便解脱自己的印绶,塞给了张耳。

张耳震惊了,不愿接受。陈余起身上厕所。宾客中有人劝张耳接受,说不收下不吉利,于是张耳收下了印绶,还把陈余的部下也收了。

陈余上完厕所回来,发现自己变成光杆司令了,本来就是说气话,没想到张耳竟然这么实在,于是头也不回地走了,从此他们的友情也破裂了。

曾经两人亲如父子,如今因为一点儿事情,导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张耳不信任自己的朋友,而陈余又不肯为朋友尽心尽力,两个人最终分道扬镳。

后来蒯通劝说韩信,让他和刘邦与项羽三分天下,韩信不同意,认为刘邦有恩于自己,这么做是背信弃义。蒯通就拿张耳陈余的事情举例子,这两个人的友情那么深厚到最后不还是破裂了,你和刘邦之间的友情难道能够比得上张耳和陈余吗?韩信不听,最终还是被刘邦疏远了,然后又被吕后给害死了。

人心会变,尤其是在利益面前,张耳和陈余没有权势的时候能保持友谊,有钱有势后就相互猜忌,这很可悲。现代人也一样,所以与人交往时不如淡漠一些,越深交以后可能会越让自己失望。

张耳归顺刘邦后,刘邦又去找陈余帮忙攻打项羽,陈余说帮忙可以,我就一个条件,那就是杀了张耳,冷酷至极,也幼稚至极,就像小孩子泄私愤一样。

刘邦找到一个很像张耳的人,杀了他,然后将头送给陈余,陈余这才答应帮忙。后来发现被骗了,于是彻底背叛了刘邦。

也就是说在刘邦心中,张耳是很有地位的,如果张耳没有才能,说不定早就被刘邦给杀了,所以在职场上,要想向上司谈条件,你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对公司可有可无,如果老板离不开你,那么你才能在公司里混得开。

一年后,陈余被韩信和张耳打败,并被斩杀。而张耳则被刘邦封为赵王,他的儿子张敖还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

张耳和陈余都不是可交之人,或者说成年人的友谊都是很脆弱的。但是张耳却比陈余更现实,他能审时度势,凭借步步为营。

再说陈余,这个人非常幼稚,说发火就发火,说翻脸就翻脸,看似很有性情,实则情商很低,在那样的环境下,跟对了老板才能成功,总是耍脾气的下场会非常惨。

早年间,秦国灭魏国后,因两人都是为国名士,所以他们都被秦国通缉了,于是两人隐姓埋名,跑到了陈县去做看守谋生,陈县的一个小官曾因为陈余做错了事而鞭打他。

陈余想要起来反抗,张耳暗中踩了下陈余的脚,让他忍受。那小官离开后,张耳就拉陈馀到桑树下对他说:“当初怎么对你说的?受了一点屈辱,就想杀死一个小吏吗并为他而死吗?”这个故事也被冯梦龙写到了智囊中。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同时友情珍贵,一定好好维护。

你曾经因为朋友而受过委屈吗?有的话你是怎么处理的,欢迎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中国无数个封建王朝当中,如果要排名次的话,那么按照综合实力,唐朝是不容小觑的。唐朝不仅仅有贞观之治...
原创 欧...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难民这个问题那是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有的,在古代有经济难民,自然条件难民,还...
原创 1... 引言:吞噬心灵的阴影 1989年的一天,张学良面临一场心灵的巨浪。他终于明白了他的儿子张闾琪的死亡真...
原创 赤... #三国风云录#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突然对部下说出了一句话。那就是如果郭嘉不死,...
原创 甄... 早期的安陵容与甄嬛的相遇 安陵容出身松阳县县丞之女,虽家境清贫,却拥有温婉秀丽的姿容。在秀女选拔中,...
原创 1...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老将,他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红军将领,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
原创 盗... 盗墓贼挖开战国古墓,却看不上“稀世珍宝”,专家:不幸中的万幸 文/小先生 提起保存完好的尸体,估计各...
原创 鲁... 鲁肃为什么第一次见周瑜,就能那么大方的送他三千斛粮食? 鲁肃是安徽淮泗集团的水军,周瑜是头,派出联又...
原创 韩...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焦达篇幅论述了韩信的一生,前半生,韩信潇洒自如,后半生却落个身败名裂。后半生的失...
原创 顺... 顺治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六岁即位,在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的帮助下措置政务。顺治皇帝23岁时因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