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王朱高煦自比李世民,一败一成,他们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8-01 22:32:27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燕王府的世子,朱高煦是朱棣的嫡次子。本来大明的皇位跟朱高煦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偏偏他有一位不简单的父亲朱棣。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刚坐上皇帝的宝座,就开始收拾在各个地方就藩的叔叔们。

朱棣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一个地被收拾,知道早晚自己也会被收拾。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公元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

世子朱高炽身材肥胖,不能驰骋于沙场之上。朱棣带着20岁的朱高煦征战,让世子朱高炽留在北平守护大后方。

通常来说,做父亲的都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在朱棣的三个儿子中,朱高煦最像朱棣。

朱高煦既有朱棣的勇猛善战,也有朱棣的阴险狡诈。

在战场上,朱高煦身上的一切特质都适合于战场。

因为打仗干得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营生,而不是论谁是道德楷模的地方。

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很多时候都担当前锋的角色,而且数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

人在极端环境下呆久了,很容易情绪波动,说一些感情用事的话。

朱棣看朱高煦如此争气,就说了一句“

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

朱棣在还没成功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不能太算数。毕竟自己到底能不能打下江山,还是水中花镜中月,想自己百年后的事情太早了点。

朱高煦听到父亲如此这般说辞,倒是往心里去了,打起仗来就更勇猛了。

公元1402年,朱棣终于打到南京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朱棣在驸马王宁、大将邱福的建议下,动了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但是冷静下来一想,大儿子朱高炽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立的燕王府世子。自己这皇位,本身就是从侄子手里抢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自己举兵造反的口号,可不是要反父皇朱元璋,而是要替大侄子清君侧、除奸佞。自己立储的时候,违背父皇的意思,确实不太妥当。正当朱棣举棋不定的时候,

大才子解缙三个字马上就让朱棣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好圣孙”

朱高炽被封为汉王,就藩的地方是云南。明朝的云南可不像今天,属于旅居圣地,而是离京城甚远的蛮荒之地。

朱高煦经常在朱棣面前自艾自怜,自己到底犯了什么过错,父皇要把自己送到那蛮荒之地。

朱棣可能心里对这个儿子有愧疚,任由朱高煦不就藩,一直和家眷生活在京城之中。而且还把“天策卫”调给朱高煦作为府兵。

虽然朱棣于永乐19年才迁都北京,但是整个永乐时期,朱棣在北京的时间要比在南京的时间要多,太子朱高炽一直在南京监国,朱高煦则伴随在朱棣左右。

朱高煦恃宠而骄,一直不把太子放在眼里。他越来越感觉自己简直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模一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是“天策将军”,而自己拥有“天策卫”。他和李世民都是嫡次子。

只不过他得了李世民的病,却没有李世民的本事。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人早就看透了他。还是洪武年间的时候,徐达的长子徐寿辉曾经这样评价年幼的朱高煦

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

徐达长女是朱棣的正妻,徐寿辉就是朱高煦的亲舅舅。有人说知子莫如父,在朱高煦这里应该改成“

莫如舅

”,徐寿辉的话,多年后得到了应验。

朱高煦在京城可以用无恶不作来形容,把太子集团碾压得死死的。

因为朱棣和太子经常分开,朱棣本身就是篡位来的皇位,非常害怕没等自己死,儿子就着急上位。朱高煦抓到了朱棣多疑的心理,经常在中间挑拨朱高炽和朱棣的关系。

太子集团的人进监狱,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不但如此,朱高煦害死了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私自招募精兵,杀死了兵马指挥使徐野驴。私生活上朱高煦为人也不怎么样,因为夫妻不和,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妻子。

这让朱棣越来越厌恶这个儿子,当年在“靖难之役”中积攒的好感一扫而光,差点将朱高煦贬为庶人,还是太子朱高炽百般求情下,朱棣才饶过朱高煦。

朱高煦于永乐十五年,就藩于乐安州。想想当年父亲打天下的时候,对自己说“

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现在坐拥天下,用不着自己了,就把自己赶到瘠土之地,朱高煦逐渐对朱棣心生怨恨。

其实这个时候朱高煦,已经大势已去了。

你想争太子,必须朝中得有支持你的人。想当年李世民的天策府可是人才济济,打仗的人还是出谋划策的人,可以说一抓一大把。

而朱高煦强有力的支持者邱福,在靖难之役的时候邱福立下首功,被封为淇国公。后来又加封太子太师。

只可惜这个邱福,只有将才,没有帅才。

跟着朱棣打的时候,厉害的不得了。永乐7年,邱福独挑大梁北伐蒙古,在出发前朱棣千叮咛万嘱咐,前往不要轻敌冒进,但是邱福在关键时刻还是犯了轻敌的毛病,

最终导致10万明军全军覆灭,自己也战死在塞外草原。

失去了邱福的朱高煦,如同失去爪子的老虎,外强中干。

再加上朱高煦又畏惧朱棣,在乐安州即使再不安分,也掀不起多大浪花。

后来朱棣去世,朱高煦本想借机举兵叛乱,没想到朱高炽主动召朱高煦回到京中,给了他无数金银财宝,举兵的事情也就无疾而终。

偏偏老天又给朱高煦一次机会,朱高炽继位仅仅十个月后就驾崩了,恰巧皇太子朱瞻基不在京城中,朱高煦计划在半路截杀朱瞻基。没想到这个大侄子可不简单,人家骑快马早就赶回京城了,扑了一个空。

如果这个时候朱高煦收手,做个富贵王爷还来得及。可是朱高煦想想自己偶像李世民的事迹,还是不甘心。想想还是反了吧,都惦记这么多年了,也不差最后一哆嗦了。

事情往往能猜中开头,却不能猜中结局。

朱高煦气势汹汹地准备迎战朝廷的官兵,一听说是朱瞻基亲征马上就怂了,直接投降。自己惦记了20多年的皇位,到最后关头又退缩了,这波操作的确是让人看得迷迷糊糊。

成为阶下囚的朱高煦,又开始支棱起来了。

朱瞻基去监狱看他,故意把皇帝侄子踹倒了。朱瞻基也是暴脾气,你敢踹我,我就敢弄死你,直接把朱高煦扣在一个大钟里,外面点上火,活活给烤死了。

朱高煦享年47岁。不知道临死前他是否了解了自己和李世民之间的差距。人家李世民向来都是要不然就不做,一旦做了就要干净利落。李世民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夺嫡事件上都是这样的人。

就拿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来说,可比朱高煦老子的“靖难之役”干净利落多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打...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美国都给世界各国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强大的实力也是美国的底气。即使在冷战结束以...
原创 扁... “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
原创 秦... 一、千古传奇帝王秦始皇 今天咱要来聊聊一位超级厉害的古代大咖 —— 秦始皇嬴政。 这嬴政呀,十三岁...
原创 溥...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末代皇帝,他既没有勇气随灭亡的清朝一起进入历史的焚尸炉,又没有蜀汉后主刘禅那...
原创 汤... 《明史》曾言:“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明朝年间,重臣汤和沉稳机敏,曾缔造无数传奇,然因一言之失,...
淄博“赵家徐姚遗址的创新理念与... 11月23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山东共2...
原创 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火花。近日,加拿大某高层官员的一番言论,如同投入平...
原创 江... 四大名著 在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国际交往的内容。《西游记》全书以玄奘西天取经为背...
原创 他... 标题:刘璋:在三国乱世中的仁德之君 刘璋,作为三国时期益州的统治者,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争议。尽管他...
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开... 新华社杭州11月25日电(记者俞菀、冯源)1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