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姚崇、宋璟,他们协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为什么唐玄宗只让他们当了?3年宰相就逼他们辞官呢?
开元初年,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两位贤相,很快国富民强。值得注意的是,姚崇和宋璟,都可以称作一代名相,为唐朝发展竭心尽力,但是他们都当了三年宰相就被迫辞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是唐玄宗前期的拜相方略,体现出他独特的管理艺术。
第一,宰相专任而不久任。唐朝以往的制度,是很多宰相坐在一起讨论事情,最后决策权在皇帝。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皇帝有充分的权力和话语权,缺点在于事事需要皇帝拿主意,非常耗费精力,皇上一个人哪里处理得了那么多事情啊?据记载,唐玄宗每天凌晨三点才睡,凌晨五点就起床了,每天事情多到只能睡两个多小时,可以说是起早贪黑了。
唐玄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采用了宰相专任的制度,让宰相拥有话语权,解决很多他不想处理的杂事和小事。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宰相专权的情况。为了避免皇帝被架空,所以唐玄宗不会让宰相长期揽权,在任职期间,宰相干好自己的事情,三年左右就罢官,这样丝毫不影响唐玄宗的统治。
第二,相辅相成,刚柔并济。唐玄宗时期,可以同时任命两个宰相,有主从之分。例如姚崇当宰相的时候,唐玄宗选用了听话、忠厚的卢怀慎当副宰相,配合姚崇办事,两人性格、办事风格互补,当然可以为唐玄宗做好事情;
再如,唐玄宗给宋璟搭班子的是苏颋。苏颋十分聪明,总能帮着宋璟办事,而且在皇帝面前,他从来不抢宋璟的风头,所以宋璟非常欣赏苏颋。这就是唐玄宗的用人智慧,两位宰相相辅相成,刚柔并济,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他。
第三,念及旧恩,善待宰相。姚崇、宋璟被罢官后,唐玄宗并没有冷落他们,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虽然不当宰相了,但是他们如果对大政方针有意见,唐玄宗依然会听取他们的意见。
宋璟是当年著名的谏臣,而且是直谏,即使退位以后,对唐玄宗处理事情有不满意的地方,马上上奏。当唐玄宗看到宋璟的奏书时,不仅不耐烦,还给他写了回信,告诉他:你提的建议和意见我唐玄宗都收到了,而且我贴到了座椅旁边,这样我每天都能看到你的提议了!
试想一下,已经退位的老臣,还能受到皇帝如此重视,当然心头一热,将继续死心塌地为皇帝效力了!
唐玄宗制定宰相策略的时候,仅仅30岁,可见唐玄宗善于选拔人才,精于管理人才!不仅妥善处理了老臣的情感问题,还顺带让老臣?发挥余热,既照顾到了人情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然而唐玄宗后期,他任用奸臣李林甫当宰相,而且一当就是19年之久?,最后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由盛转衰,真是让人唏嘘啊!
对于唐玄宗的用人策略,你觉得如何呢?如果唐玄宗一直坚持“专任而不久任”的策略,还会发生“安史之乱”吗?欢迎讨论~
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历史故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国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