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28日,正值中国农历新年。
就在全国人民团圆过节的时候,邓小平却冒着严寒,离开了北京。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时代,注定了这将是一场非比寻常的访问,也必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开启了9天的访美之旅,他在美国刮起了一场“
邓小平旋风
”,这是很多美国人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
一次次危险,一场场刁难,一个个陷阱,都在邓小平的睿智和魅力下,化为无形。
200多名记者跟踪报道了全过程,无一例外,都被这位“小个子”的领导人,所深深的折服。
安全形势严峻,屡次遭遇“险情”
1955年,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时,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航空爆炸事件,我方参加会议的部分工作人员不幸遇难。
邓小平出访美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美国的安全形势极其复杂,而且充斥着大量的激进分子和反华人士,稍不注意就可以遭遇危险。
然而,邓小平此行,仅仅只带了8名安保人员。他说:
安全方面,都交给美国负责。
从邓小平轻描淡写的话语中,也透露出了伟人,在历经战火考验后的镇定与从容。
出行前,我方就得到了许多坏消息:①一名国民党的高级特务自称要在邓小平访美期间“给一点颜色看看”。②在美的分裂分子,正在策划收买“意大利枪手”,企图实施暗杀。③一些极左组织公开放话说,“要做一些使邓小平永远难忘的事”。④蒋方和分裂势力,正在收买流氓、打手,并胁迫留美学生和华侨在华盛顿等地组织“示威游行”,向邓小平发起挑衅。
更为恶劣的是:
美方确认,部分“示威游行”已经获得了“许可证”。
就在几天前,我驻美联络处的玻璃被砸碎了,门楣上的国徽被撬了下来,标识牌也被油漆涂污了。这无疑是极端分子,对我国赤裸裸的挑衅。
虽然美方做了很多准备,然而邓小平的美国之行,依然充满了变故,充斥着危险:
1月29日上午10时,在美国白宫南草坪上举行欢迎仪式。当卡特总统致辞时,意外突发。
一男一女相继在人群中冲了出来,大声的呼喊着反动言论,用力的挥舞着拳臂。
好在潜伏的美国特工,立即架走了他们。然而,现场的记者纷纷拍下了相关画面。这次事件,也预示着此行并不会“太顺利”。
经查,两名闹事者:男子,28岁,来自纽约;女子,26岁,来自西雅图。他们均来自于美国的一个激进周刊。根据美国的法律,警方拘留了他们24小时,并处以100美元的罚金。
卡特总统对邓小平说:
希望这个事故不要“有所妨碍”
。邓小平笑着答道:
当然没有
。
而就在当晚的国宴期间,又有大批极端分子和分裂分子,聚众到美国白宫外闹事,还打伤了10多名警察。
2月2日,邓小平按照既定行程前往休斯顿访问。根据事先的情报分析,一些反华势力将在此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但邓小平却并没有取消行程。
在这里,他遇到了2次危险:
上午,邓小平从宾馆大厅出行。1名极端分子悄悄溜了进来,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包东西,向邓小平扔了过去。情况突发,久经沙场的邓小平镇定自若。美国的安保人员,迅速冲上去将极端分子制伏。经检查,扔出来的东西是“反华传单”。若是其它的危险品,后果不堪设想。
下午6时许,邓小平应邀到西蒙顿市竞技场吃晚餐,并观看竞技表演。当他从旅馆下来时,一个人影突然冲进安保队伍,意图不轨。好在安保人员,一下将其击倒。邓小平仿佛没看见一般,自顾自地出门上了车。如果那人携带了武器,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惊心动魄。
几次突发事件,并没有影响到邓小平的行程,他似乎早有预料,又似乎毫不关心,全身心投入到访问事务中。
以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征服“美国人”
当时的美国,有不少政客对待中国的态度并不友好。这也注定了此次出访,将面临很多刁难,甚至是陷阱。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布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当时,正值国会休会时期,不少国会议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是卡特总统单方面与中方签署的,国会不见得会同意。其中反对最强烈的是,戈德华特参议员。后来,他还以“叛国罪”将卡特总统告上了最高法院。
面对这样一位“不友好”的政客,邓小平却说:
如果在国会遇到戈德华特,我会邀请他访华,请他多了解中国。
到访第一天,邓小平受好友布热津斯基的邀请,到他的私人府邸晚宴。期间,布热津斯基提到卡特总统在中美建交问题上,遭到了很多麻烦。他问邓小平,也有这样的麻烦吗?
邓小平风趣而毫不避讳地说:
有啊,台湾就有人反对我这样做
。此言一出,大家都笑了。
而围绕着中国台湾的问题,美国的不少政客,都想大做一番文章,甚至是捞取一些“好处”。
第三天,邓小平来到美国国会。
他将只身一人,与美国的优秀政治家们,特别是那些仇视、敌对中国的人,一一过招。
不少议员,要求我们在中国台湾的问题上,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邓小平始终坚守底线,毫不让步,并将中国的态度向所有人表明。他始终贯穿着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思想,用坚决而又不显激进的言论,从容应对着来自议员们的刁难。
有报道说:
人们普遍认为他表现得很好。并称,他的言论和态度,“平息了一些保守派对卡特政府的,新对华、对台政策的反对。”
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走出国会时,邓小平虽然面露微笑,但也明显有些疲惫。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他直言:
讲得太多了。
此时的他轻轻地歪了一头,面上有一丝微笑,更有一些调笑和讥讽。似乎是对一些偏激的政客,不屑一顾地回应。
有记者强烈要求提一个问题,邓小平笑着应允了。记者问到:
能否解释一下如何在尊重中国台湾现实的同时,让中国台湾成为祖国的一部分。
邓小平微笑着看着翻译官,不时眨一下眼晴。听完,他异常自信而坚定地说道:尊重台湾的现实,就是能够尽快地实现祖国的统一。
四场的会谈结束后,很多议员都被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他们纷纷过来跟他握手,有的议员还要他签名留念。而后,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同84位参议员的午宴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要求:
我们现在开始用午餐,有一个条件,每个人都必须用筷子进餐。
从这里不难看出,邓小平乃至中国,已经赢得了不少美国政客的尊重。
而在访美期间,还有不少体现伟人智慧的时刻:
在与卡特总统会谈时,卡特希望我们能够适当放开移民政策。
邓小平幽默地说:
如果你要求我们输送一千万的中国人到美国来,我们是十分乐意的。
此后,卡特再不提此事。
在美国的国宴前,邓小平精心为卡特准备了一份礼物:
一副双面刺绣,里面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白猫。
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了邓小平说过的: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在国宴上,邓小平还专门提议,请前总统尼克松出席。自1961年后,尼克松再也没有参加过美国的国宴。邓小平对他说:
中国人,不会忘了老朋友。
虽然尼克松是反对共产主义的,但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伟人“求同存异”的魄力。
行程中,邓小平还特意前往林肯纪念堂献花。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1865年遇刺身亡。他坚决反对国家分裂,领导结束了“南北战争”。此行无疑是向世界,展示出
中国同样反对分裂的意志,也展现出了我们推动祖国统一的决心。
美国天普大学,还特意为邓小平颁发了名誉法学博士的学位。邓小平说,他唯一上过的学校就是“社会”,并且会在去世的那一天毕业。他还回应说,
美国大学把学位授予一位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人,足以说明美国的开放。
而在第四天,美国四大电视台采访邓小平时,有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何保证一直当权,并将现代化政策执行下去。
历经“三落三起”的邓小平,对这个问题十分自信,他指出,
我们的政府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干部,只要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就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这是“制度自信”的最好阐释。
邓小平以超高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在美国刮起了一阵“中国旋风”。他的才能、胆识、风度不仅征服了卡特总统,也在普通美国民众心中树立了中国领导人的全新形象。
引领中国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
1979年,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
在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国际交往合作,一直到大胆推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后来的一系列理论和决策,都与这一次出访有所关联。
而伟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展望,也在多年后,一步一步得到印证。
在亚特兰大参观一个汽车厂时,他说:
将来我们也要创建大型先进汽车生产厂。
1981年开始,我国的汽车工业进入开放合作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货车、客车、轿车相继走开自主研发和合资共建的道路。如今,我们更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在休斯顿观看宇航中心时,他说:
总有一天我们也要上太空。
1979年,远程导弹发射成功。1987年,中国返回式卫星试验成功。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神州六号搭载两名宇航员升空。2007年,嫦娥一号奔月。中国在探索宇宙的航迹中,已经走在了最前列。
在西雅图参观波音747大型客机时,他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型客机。
1980年,中国自行设计的运10首飞成功。2016年,“鲲鹏”运—20列装。2017年,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中国的“大飞机”正在腾飞。
他在此期间,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说:
中国的大门对一切朋友都是敞开的。
如今,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态度、中国的立场、中国的方案。中国,前所未有的靠近世界舞台中央。
邓小平访美,是一场“破冰之旅”,也是一次“中国热潮”,它唤醒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也打开了中国发展的未来。
让我们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声明:部分资料源于纪录片《旋风九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
#42年前的今天邓小平访美#
?
#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