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前夕,国防部长亚佐夫曾试图挽救苏联,却为何被打入监狱
创始人
2025-07-31 17:32:24
0

俄乌冲突已经爆发三月有余,曾是一家兄弟的俄乌虽然如今刀兵相见,但我们不时能看到带有前苏联旗帜的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出现在镜头前,不禁令人感叹,如果红色巨人还在,世界格局绝不会是现在这样,俄乌兄弟更不会水火不容。那么,苏联解体之时,就没有人能预料到如今的惊天大变局吗?

当然有,他就是前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在苏联解体前夕,亚佐夫元帅,曾竭尽全力试图挽救苏联。最终竟被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一怒之下打入监狱,但3年后却由苏联解体的另一大推手、亚佐夫的敌人叶利钦放出监狱。那么,亚佐夫为了挽救苏联,究竟做了什么,让戈尔巴乔夫如此恼怒?入狱3年后,政敌叶利钦又为何释放了他?接下来,就让螭吻同各位一起解读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生于1924年11月8日,17岁、热爱苏联的他参加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前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元帅。在第比利斯事件、819事件和苏联解体等重大政治事件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时局产生了关键影响,甚至可以说,因为他的决定直接作用了历史的方向。

截至2014年,瓦西里·彼得罗夫元帅去世后,亚佐夫成为了当时唯一还健在的苏联元帅。2004年和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两度为亚佐夫元帅祝寿授勋。象征曾经辉煌强盛的红色联盟最后荣耀,亚佐夫元帅至今仍是许多苏联遗老和俄罗斯爱国者心目中的英雄,普京盛赞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和前线战士,拥有超凡的勇气和力量。”

1987年,63岁堪称全能的亚佐夫晋升为元帅,在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破格提拔下担任国防部部长,而令戈尔巴乔夫想不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亚佐夫将成为他改革最大的阻碍。

刚刚上任的亚佐夫对戈尔巴乔夫心怀感激,壮心不已的他此刻审时度势,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与北约相当地扩充军备,才能维持苏联地位。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却希望通过裁军树立政权的好形象,主动放弃争夺军事优势,转为裁减军备。亚佐夫和戈尔巴乔夫就军事改革这一问题讨论过多次,而后渐渐不耐烦的戈尔巴乔夫更是针锋相对地批判亚佐夫的扩军理念。

继常备军缩减后,戈尔巴乔夫进一步提出削减核武器,而曾经统领过核武部队的亚佐夫深知核武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力量的威慑力。戈尔巴乔夫这一招臭棋严重打击了亚佐夫的热情和理想。

愤怒也不解的他当面质问戈尔巴乔夫,说不上所以然来的戈尔巴乔夫胡乱搪塞,净扯些经济压力、关系缓和之类的鬼话。看出领袖无意自强自立的亚佐夫倍感无奈,这是一种比起当年亲临战场、直面死亡更荒芜的悲恸,一种没有热泪的悲戚。亚佐夫对戈尔巴乔夫的感情,从最初的知遇之恩逐渐转为政见不和的冷漠对峙。

心头哽咽的亚佐夫在戈尔巴乔夫的逼视下只能转身离开,回到国防部,如今的他也只能一如既往地继续尽全力履行职责。但两人之间已经生出裂痕,爱国者亚佐夫的直觉告诉他,只有真正强大团结的苏联军队才能保住国家,戈尔巴乔夫会为他的愚蠢付出代价。而后的事实证明,确实如他所料。

第比利斯事件再一次证明了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软弱无能,也让亚佐夫对戈尔巴乔夫彻底失望。1989年4月,苏联高加索地区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发生独立主义、分离主义骚乱,当地人宣称要建立自己的共和国,不再受控于苏维埃中央。

惊慌失措的戈尔巴乔夫赶紧谴责了几句,不过发现并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命令时年65岁的国防部长亚佐夫去控制住局面。亚佐夫沉着冷静地分析了局面,发现看似单纯的独立运动背后暗流涌动,其中掺杂了各界影响、多派势力、各种声音。

而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难以就当下情况及时应变,因此他派遣了两个得力部下带兵前往,相机行事。但背后有人扇阴风点鬼火、愈演愈烈的骚乱使格鲁吉亚人趋于疯狂,为了维护治安和稳定,军队开始驱散人群。不愿收手的独立派直接与军队对峙,摩擦逐渐升级成流血事件。第比利斯事件后来被称为苏联解体的前奏,直接影响了各加盟共和国的政治倾向和苏联的稳定,为两年后的解体埋下伏笔。

该事件使国家和军界领导人亚佐夫等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双方彼此失去信任。军方认为,是国家领导人不公正地将政治家挑起的危机转嫁到军队身上,才引发了一系列恶果。在人代会上,当代表们就此事指责军队时,戈尔巴乔夫根本没有勇气站出来承担责任。

此后,亚佐夫对戈尔巴乔夫改革趋于绝望,他说道——“飞机从机场起飞了,但他们却没有给它降落的地方。”遭受侮辱的亚佐夫和苏联军人们秉着对苏维埃的忠诚暂时没有直接与戈尔巴乔夫对峙,但是不满的种子已经埋下。亚佐夫在第比利斯事件中维护苏联完整主权的尝试失败了,但不是因为作战失败,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软弱无能使军政离心、人民背弃。如今的亚佐夫和戈尔巴乔夫两人全面成为政敌。

时年67岁的国防部长亚佐夫对戈氏改革感到彻底绝望,他无法沿着戈尔巴乔夫手指的方向看到那个完整强盛的苏联。1991年8月18日,渐行渐远的戈尔巴乔夫悠然地躺在克里米亚度假胜地的床上,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降临,自信满满的他也殊不知自己已是众叛亲离。

试图拯救苏联的他与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等八位元老组建“紧急状态委员会”,软禁了暴怒不已、戟指如狂的戈尔巴乔夫,代替他来收拾猖獗的叶利钦一派卖国者。叶利钦方面拒绝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宣称这是军事政变,号召莫斯科官员进行政治罢工。

万般无奈中,亚佐夫不得不带领军队进入莫斯科直逼叶利钦官邸,试图控制首都局势。然而这一次事变引起的骚乱远比两年前发生在格鲁吉亚的更激烈。叶利钦甚至带着他的官员和普通平民跳上亚佐夫部队的坦克,他们侮辱苏联,侮辱红军,侮辱亚佐夫为之奋斗的一切。

目睹这一幕,眼看着苏联人民被叶利钦哄骗,此刻这位67岁的国防部长显得格外苍老。亚佐夫又一次想起第比利斯骚乱时军队采取的驱散行动。在这次骚乱中,造成19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最终军队被政客们拉出来顶罪。类似的流血事件不久前又出现在维尔纽斯、里加。

但这一次是在苏维埃的心脏,没有谁能承担在首都开枪的罪责。如果出现伤亡,军队将永远背负骂名。心烦意乱的亚佐夫不断接到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指令——“军队为什么原地不动?它应当显示力量!”思量许久,终于下定决心的亚佐夫铿锵有力地回复道——即便接到进攻的命令,他的部队也绝不会动手。

叶利钦发现军队不敢开枪的事实后,更是带着一帮朋党在苏维埃的心脏群魔乱舞。陷入疯狂的市民越来越多,亚佐夫仿佛看到苏联红旗逐渐被黑暗吞没,他知道,最后一次挽救苏联的机会正从他手中溜走。但是,他仍然不能对平民开枪。对叶利钦的憎恶,对戈尔巴乔夫的失望,对苏联的热爱交织在苍老的心中,他能做的,只是控制住枪膛炮管里的火药不会倾泻在人民身上,然后目送一个伟大的红色巨人绝望地死去。

819事变仅在三天后便草草收场,暴怒的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将包括亚佐夫在内的所有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全部以“卖国”“军事政变”等重大罪名逮捕入狱。

戈尔巴乔夫后悔提拔了亚佐夫,亚佐夫也后悔相信了戈尔巴乔夫,曾经携手进退的两人从渐行渐远到无法挽回,再到如今的不共戴天,其间只过了短短4年的时间。

三个多月后,苏联解体。在寂静的监狱中,亚佐夫双手颤抖地捏着报纸,愤怒、痛恨、无奈交织在苍老的心中,失去祖国的老人哽咽着,喃喃地诅咒那卑鄙的投机者叶利钦。

悲痛欲绝的亚佐夫永远地失去了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祖国,现在的亚佐夫不再是国防部长也不再是元帅,他只是作为一个有良知地俄罗斯人,指责叶利钦道:“如果叶利钦想过要保留苏联,他就不会那么做。他是一个只考虑自己的人,带着一帮人瓜分了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盖达尔和丘拜斯这些人跟他一起昧着良心欺骗百姓。叶利钦统治俄罗斯的时候是不清醒的状态,他和手下给自己创造了天堂,但是没有考虑过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在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自断经脉、自毁长城,极力向西方献媚,进入了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的黑暗时代。而最大获利者叶利钦则只顾沉浸在歌舞升平和纸醉金迷的奢侈享乐中,任何威胁叶利钦利益的人都会被这匹豺狼果断、残忍地杀死。

不过,有趣的是,亚佐夫正是在叶利钦讨好民众的政治大赦中无意被释放出狱。叶利钦后来得知此事,也很高兴,他倒是有些感激亚佐夫,庆幸他当年没有让军队开火,因为这位老元帅如果在819事变中下令强攻,可能他叶利钦当场就会毙命,哪会有如今的风光。窃喜的叶利钦借此大赦最后还博得了一个宽容敬老的名声。

但亚佐夫对此没有丝毫感激,对这种形式的出狱感到的更多的是羞辱。他本来是一位苏联的元帅,如今却被当年的叛国者作为俄罗斯之所以能建国的关键人物释放,他感到无比的屈辱。可是,如果历史重演,他回到819事变,回到内战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的莫斯科,他仍然不会向首都的人民开枪。他相信苏联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更美好的未来在前方。身处21世纪的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最大政治悲剧或许看得更清楚一些,自然也明白树倒猢狲散,鼓破众人锤的苏联,最终解体怪不得亚佐夫。

而被叶利钦释放后的亚佐夫同所有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俄罗斯人一样,早已看清了叶利钦的豺狼面貌,早已无法忍受叶利钦的卑鄙丑恶。时代在呼唤一位有担当的人来挑起俄罗斯这副重担。1999年12月31日,普京当选新一任俄罗斯总统。75岁视力渐渐衰弱的亚佐夫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这一年年初爆发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为普京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老元帅亚佐夫的认同。而后十多年里,普京一系列富国强军、独立自主的政策更使老元帅深感欣慰。他称赞普京“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

不忘强军强国初心的亚佐夫与不忘为国为民初心的普京惺惺相惜。2004年11月,普京向亚佐夫元帅授勋,作为他80岁生日的贺礼,以答谢他为挽救苏联和人民作出的努力,他理应赢得俄罗斯人的敬重。2014年亚佐夫90岁生日之时,普京与时任国防部长的绍伊古再度向其授勋庆生。终于,这位苏联最后的元帅至少获得了部分他应得的荣耀。

自信平生无憾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2020年2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官方发布新闻通告——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因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6岁。不忘大义、不丢小节的爱国者亚佐夫元帅一生坦荡,要说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失去了祖国苏联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融水晨阳木业等申请抗裂型浸...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农林大学;广西融水晨阳木业有限公司申请一项...
开槽机自动 木工打孔机器:让木... 开槽机自动:让木工加工告别“重复劳动” 当“自动”成为木工设备的核心标签,开槽机自动正以“少干预、高...
华晶微电子取得用于SMT陶瓷基...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珠海市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
南京广兆测控取得一种陶瓷封装的...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广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
苏州艾创云取得MLCC陶瓷电容...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艾创云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MLC...
无锡浩迈智能科技取得一种便于分...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浩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便于...
泰州水冶取得一种陶瓷上釉机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泰州水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
江西车田科技取得硫酸塔使用的泡...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车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硫酸塔使...
《明月》新书分享会亮相全国图书...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7月26日下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岳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明...
东方出版中心2025年7月新书... ✦ 重点推荐 ✦ 1 《中国面孔:文物上中华民族的凝望与记忆》 “解读中华文明标识”系列 翁淮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