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战结束后,欧洲逐渐沦为对抗苏联的冷战工具,欧洲主要国家一步步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主权国家地位!从欧洲的政治氛围和教育来看,欧洲缺乏培养杰出政治家的环境和土壤。在未来的200年内,欧洲不可能出现杰出的政治家
。
欧洲主要大国丧失了自主权
由于二战中,德国是战败国,战后德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了严格限制。军事上被阉割的国家,奢谈政治上的独立,这就是个笑话了。
美国长期驻军德国,德国的国防基本上被美国包办。在整个欧洲,除了法国外,美国在欧洲主要国家均有驻军。其中包括英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挪威等国家。军事自主权是一个独立国家的主要象征,没有军事自主权,就不能称为独立国家。
欧洲主要大国丧失了军事科技自主权
欧洲主要国家,丧失了军事自主权,这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欧洲国家基本都是北约成员国。我们不妨假设美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分崩离析,欧洲主要国家或者说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能在瞬间成为军事大国吗?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军事力量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军事力量丧失自主权,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军事科技能力的丧失。二战前和二战期间,欧洲国家是主要的科技高地,德国M2导弹、原子弹的研发等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二战后,由于北约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欧洲各国在军事上的开支。例如,当今世界上的四大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都已完成了全球组网。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却还是个半成品。这说明在军事科技领域,欧洲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以战斗机为例,在二战后,法国还能够依靠自身科技惯性研发幻影、阵风战斗机,而到了90年代,英、德、意、西班牙需要团结四国的力量开发台风战斗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战斗机进入了第五代。如果说在第四代战斗机时代,欧洲战斗机还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战斗机一较高下的话,第五代战斗机让欧洲国家彻底成为了局外人。
美国包办了北约成员国的第五代战斗机,欧洲也一直想独立开发第五代战斗机,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欧洲国家大量采购美国的F35战机,以及其他诸如导弹等装备。
欧洲尖端民用科技也大多受到华尔街侵蚀
以荷兰的阿斯麦光刻机为例,尽管世界上光刻机技术最犀利的是欧洲国家荷兰,但阿斯麦的股权则主要由华尔街基本控制。
随着世界各国军民融合发展,在很多技术方面,军用和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新式军事装备的研发投入越来越高,欧洲主要国家越来越力不从心。军事科技往往是民用科技的母体,这是因为尖端科技会优先向军事应用倾斜。而一旦军事科技研发的停滞,往往会带来民用科技的发展缓慢。
欧洲丧失了独立对外的自信
欧洲主要国家在丧失了军事和科技的自主权后,无论在安全还是技术上越来越依赖美国。这一趋势带来的影响是欧洲主要国家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对外自信和能力,这也能够合理解释为何美国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前提下,北约的欧洲国家追随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原因。
欧洲对美国的依赖不仅仅在军事和技术上,即便是在能源安全上,欧洲也越来越依赖美国。欧洲的能源自主和安全在与俄罗斯合作后,欧洲的能源安全危机大大缓解。但美国不希望欧洲与俄罗斯走得太近。如果欧洲在俄罗斯身上找到能源安全保证,那么欧洲在能源安全上就不再看美国脸色,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如今的俄乌战争,是切断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的最好方式。
当欧洲事事有求于美国,那么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发号施令只能亦步亦趋,言听计从。
欧洲缺乏产生杰出政治家的土壤
最近的历史表明,欧洲有两次统一的机会。一个是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有能力统一俄罗斯以外的欧洲。但很可惜,由于在错误的节点上与俄罗斯开战,导致拿破仑走向了滑铁卢。
欧洲第二次机会是希特勒掀起的统一欧洲的进程,但很遗憾地是希特勒采用了纳粹主义,以反人类的方式开启了战争。
笔者提出上述历史,并非为希特勒歌功颂德,而在揭示一个事实:
世界上能够产生杰出政治家的温床和基础是足够大的国土面积
。欧洲的四分五裂,国家林立,导致欧洲国家的政客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更大的野心。同时,各个国家力量相对弱小,也使得某一国想和多数国家唱反调而不得不面对自己难以承受的压力。
事实上,欧洲国家在上个世纪已经意识到了四分五裂的欧洲,每个国家单打独斗无法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于是,欧盟就产生了。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欧洲内部不同国家之间有其自身利益。所以,欧盟的团结在于一致对外,一旦利益的一致性不复存在,就不会出现一致对外的团结。因此,欧盟内部是一个松散的、动态平衡的组织,它不可能像一个国家那样凝聚资源和共识。
多党制选举制度相互掣肘
欧洲国家普遍是多党竞争,而多党竞争的弊端便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因此,欧洲国家的政党大多不愿意在未知和具有风险的事情上做决定。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各个政党更愿意用眼睛看世界,而不是用心思考世界。
我们可以将多党制选举用眼睛看世界总结为“
公知逻辑
”,公知逻辑的主要特征是用结果反推原因。例如,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因此美国的所有事物都是正确的、先进的,否则如果美国不正确,就无法成为世界第一。同样的,为何那么多有钱人移民美国?反推,因为有钱人都是成功人士,成功人士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乌克兰的纳粹组织被正规化为亚速营,欧洲普通人觉得这是正确的,不是历史倒退和反人类。
用眼看世界和问题,其结果就是一边倒地跟随美国脚步。只要是美国做出的决定,那就是正确的。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肢解南联盟、入侵伊拉克,西方世界没有人谴责北约。同样的,俄罗斯接受全民公投要求加入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就是入侵,攻打乌克兰就是入侵。同样的事情,却有完全相反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欧洲用眼看世界的结果!
为什么是200年
欧洲难以出现杰出的政治家,为什么是200年内,而不是100年或者30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呢?
这是因为现代国家领土扩张的意愿不是主流,那么问题就又回到了小国寡民难堪大任的问题上来了。尽管领土扩张不是主流,但并不意味着某些国家对领土不渴望,俄罗斯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印度对克什米尔和中国领土的蠢蠢欲动,都是对领土渴望的事实表现。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伊拉克的领土面积有俄罗斯五分之一大,美国还敢入侵伊拉克吗?
足够的领土,足够的人口,足够的科技实力和足够的远见与野心,是支撑大国杰出政治家的必要条件。我们遍看欧洲,各个国家人口数量不多,生育率不高,国土面积不大,欧洲200年内都不可能出现统一的局面。在文化上,欧洲缺乏统一的语言。最关键的是,欧洲各主要国家之间势均力敌,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条件。
可以预见的未来,欧洲将继续追随世界霸主美国的脚步,而无论美国的做法在道义上是否正确。即便在未来美国彻底衰落,欧洲的步调会与新的世界一哥保持一致!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欧洲200年内无法出现杰出政治家,因为我只敢预测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