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大臣载沣等人的外交作为,于大清或于个人,都还算是有颜面的
创始人
2025-07-31 05:02:30
0

“闭关锁国”政策被鸦片战争的炮火焚毁后,大清王朝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多起来。

尤其是因故受到列强胁迫时,更是不得不派遣王公大臣,漂洋过海,前往处置。

于是,

这些使者,乃至大清政府的形象,便留在了海外。

一、郭嵩涛——英国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

1875年2月,英帝国主义驻北京使馆的翻译马嘉理,在我国云南擅自引入英方小股军队,被当地居民阻拦时,枪杀了一名民众。随之,

马嘉理被激怒的民众处死。

马嘉理(图像)

为此,

大清政府被迫派遣人员到英国,赔礼道歉

于是,1876年12月,

郭嵩涛作为大清政府的特使

(之前为福建按察使),

开始了遥远的英国之旅。

他此行,除了向英国政府道歉外,还得留在英国,

做大清政府派驻英国的首任公使。

出使英国的路途中,郭嵩涛在反复琢磨一个问题:

届时,先道歉,还是先履职公使?

如果

先道歉,

则太尴尬,

有损大清政府的形象

;如果先就任公使,

后道歉

英国人

会认为大清不拿“马嘉理事件”当回事,而

不满意。

怎么办才好呢

?郭嵩涛分别立足大清政府、英国政府的立场,进行了反复思考。最终,他拿定了主意。

郭嵩涛(画像)

1871年1月,到达英国后,

郭嵩焘向英国政府提议:“道歉”与“就职”两个仪式,同时举行。

起初,

英国政府不太情愿

。他们认为,郭嵩涛应该首先代表大清政府,向英国政府道歉。

对此,郭嵩涛婉转地解释道,我只有当上了公使,才能更好地代表大清政府。但是,你们又不同意把“道歉”仪式放在后面。

后经郭嵩涛努力斡旋,英国政府同意了他的提议。

同时,在觐见英国女王的礼节上,郭嵩涛也与英国人取得了一致意见:

郭嵩焘向英国女王三鞠躬,然后,女王鞠躬还礼。

就这样,“

道歉”与“就职”仪式,按照郭嵩涛的“设计”,顺利完成了。

随之,他立即

履行自己的公使职责

——或考察英国的民主管理体制;或拜访政府大臣、地方名流、学者等;或参观工厂、银行、学校及港口、炮台等。

郭嵩涛到英国后的系列做法,赢得了英国人的高度评价——张弛有度,恪尽职守,勤谨敬业!

1879年1月,因国内保守势力的影响,郭嵩焘被迫卸任英国公使。

临行前,他按照国际外交礼仪,偕夫人梁氏到英国王宫,向维多利亚女王辞行。

维多利亚女王(画像)

听说郭嵩涛要离任回国后,英国的许多官员和新闻工作者纷纷前往郭嵩涛的住址,与他依依惜别,

称其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的人”。

二、李鸿章——伊藤博文:易地而处,你做得可能比我好!

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黄海海战。过程中,北洋水师遭受重创。1895年,大清政府的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

李鸿章等奉命前往日本马关,签订条约,结束战争。

李鸿章一行到达日本后,日方的全权代表伊藤博文接待了他们。闲谈时,

伊藤博文一再讽刺大清王朝的软弱无能,

并提及了十年前,他与李鸿章之间的话题。

他对李鸿章说:“

十年前,我曾跟李大人说过,贵国如果再不整顿吏治、改革进取,将被我国超越。当时,李大人并没有拿我的话当回事。怎么样?我们今天的相聚,证明我说的没错!”

伊藤博文(图像)

李鸿章听后,顿觉脸上热辣辣的。

他离开座位,竖立起高大的身躯,在室内来回走动着。

此时,他没有去看伊藤博文的表情。其实,不用看,他也知道伊藤博文得意成了什么样子。

一会儿后,李鸿章重新入座,随之慢条斯理地说道:“你所说的,虽然有道理,但

我大清王朝地域庞大,且情况复杂。

东西南北中,各有各的风俗民情;君臣之间、臣子之间、朝廷内外,诸事难以谐和

。故而,很多情况下,不容易形成合力。

不像

你们日本,国小民少,如同我们的一个地区。议事,上下容易达成共识;行事,人心民意容易聚合。”

说到这里,李鸿章看了一眼伊藤博文,话锋一转:“伊藤博文先生,

假若我们两个人对换一下所处的环境,不知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李鸿章(画像)

伊藤博文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后,他以淡然、低沉的语气说道:“

如果我们两人易地而处,你做得可能比我好!”

看来,伊藤博文还是承认李鸿章所说的大清王朝的情况,以及李鸿章的个人能力的。

三、载沣——德国人:特意为载沣个人准备了礼物。

1900年6月20日,枪杀义和团团民的刽子手,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

,在前往总理衙门的途中

被清军杀死了

。此举,引发了德国政府的“严重抗议”。

于是,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正月,

醇亲王载沣

奉慈禧、光绪之命,乘坐德国军舰,

协同张冀、阴昌两位参赞,踏上了前往德国赔礼道歉的旅途。

即将到达目的地之际,专门陪同载沣一行前来的德国使者,来到醇亲王载沣居住的船舱。

醇亲王载沣(图像)

他是来转告载沣觐见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时,应秉持的礼节——

醇亲王载沣向端坐在宝座上的的德皇,三鞠躬;随同载沣而来的两位参赞,向德皇行跪拜叩首礼。

醇亲王载沣听后,眉头一皱,当即表示反对,并明确了自己的意见:“

与你们的皇帝相见时,他应该先起身相迎

,以示欢迎、尊重远道而来的客人。

然后,我为了表示感谢,向德皇

躬身致意

即可。张冀、阴昌两位大人,也随之向德皇

鞠躬行礼

。”

德国陪同专使听了,连连摇头,坚决不同意载沣的意见:“

你们既然是前来谢罪的,就应该低姿态,就应该谦卑一些

。这样,才能显示出你们的诚意,令我们的皇帝满意!”

德国陪同专使(画像)

醇亲王载沣断然反驳道:“阁下,我是大清王朝特派出使贵国的亲王。此行,

我代表的是我们的皇帝陛下,怎能向你们的皇帝鞠躬行礼?

两位参赞,是我

大清的臣子

,他们

只能叩拜大清皇帝。

再者,

们的使者,觐见我大清皇帝时,也不曾顿首叩拜,这你是清楚的。因此,

我们不能按照你的要求去见你们的皇帝

,还请三思!”

如此一来,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多次交换意见,都闹得不欢而散。

当载沣发现德国陪同专使执意不更改自己的意见时,毅然决然地说道:“为了大清王朝,为了大清皇帝

,我宁愿投身海洋,也绝对不会按照你们定的礼仪会晤德皇。”

德国方面

见载沣态度决绝,无奈之下,只好勉强

接受了载沣提出的、双方相见时的“礼仪主张”。

在德国停留期间,德皇曾邀请载沣出外围猎,目的是想出载沣的洋相。德皇认为,一个泱泱大国,屡遭欺凌,其臣民肯定柔弱不堪。

结果,

载沣那高超的骑术,精湛的技艺,令德国皇帝刮目相看

。在随后的宫廷舞会等社交活动中,

载沣不卑不亢,矜持有度;从容大方、举止得体

,表现出了高素养。于是,

德皇愈加尊重载沣。

德皇威廉二世(画像)

载沣一行告辞回国时,德皇恋恋不舍

。为了表达心意,他不但为大清皇帝准备了礼物,还

特意向载沣个人赠送了礼品

醇亲王载沣回到祖国,向朝廷奏报整个行程时,得到了慈禧的嘉许。

虽说弱国无外交,但上述几位的外交行为,还是有着一定的光彩的。

主要参考文献:《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展播① | 茶... 趣玩茶山、自由绽放 -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展播①- 多维构建儿童友好新生态 (茶山街道) 今年以来,...
都见不得中国强大!歼20隐身战... 国内媒体在7月28日介绍了多支英雄部队的光辉事迹,其中一支就是“人民空军首批组建、首支参战,首获胜绩...
何树海《瞬感·日长·在场》万幅... 何树海 艺术简历1985年毕业于湖南醴陵陶瓷技工学校。1994-199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
原创 上...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语言文字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这其中可谓是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
原创 抗... 飞夺泸定桥 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泸定桥战役;又叫“飞夺泸定...
原创 一... 十七世纪时期,荷兰凭借强大的海上实力几乎称霸世界,其占领的土地遍布世界各地,在每个地方都能看到属于荷...
原创 《... 宋朝是一个很繁华的朝代,商业、文化相比各朝代都是佼佼者,与其他朝代冷酷严峻的皇帝不同的是,宋朝的皇帝...
原创 毛... 1955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有的家喻户晓,有的鲜为人知。我国首次授衔仪式、周恩来率领中国...
总书记湖北行|记者手记:辽阔楚... 冲开绝壁夺隘而出的长江水,在江汉平原浩荡奔流,汇聚起连片湖泽,孕育出浪漫灵动的荆楚文化,“楚地阔无边...
陕西考古发现唐代太仓粮仓11座 记者今天(11月9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基本建设,202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陕西西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