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逝世,终年49岁。那么就有人会问,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即使是当时医疗水平较低的秦朝,49岁的秦始皇也算得上是壮年了吧?况且秦始皇享有当时最高规格的医疗条件。
对于秦始皇的死因,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惜字如金,在上面只留下了“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的一小段记载。秦始皇的死因不明,自然引起世人无休止的联想与揣测。秦始皇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体弱多病,他的身体向来健壮。举一个我们广为熟知的例子,荆轲刺秦时,惊慌失措之下,嬴政不得已绕着柱子逃脱,但荆轲始终没有追上他。
更奇怪的是,秦始皇去世后,李斯秘不发丧,偷偷将尸体装上车,还像往常一样不停地吃喝。时值夏天,为了掩盖腐尸的气味,还曾下令让胡亥买了很多鲍鱼放在车上,以此来掩盖真相,实在是太诡异了。
不仅如此,秦始皇驾崩后,扶苏、蒙恬相继自杀,不禁引起人们怀疑。秦始皇可能并非病死,而是一种蓄意谋杀。郭沫若对此有自己的见解,他把自己的推论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当中。
郭沫若描述了秦始皇在平原渡过晋江黄河时,癫痫不慎发作,使其后脑勺上撞上撞到青铜冰鉴,导致病情加重,一度陷入昏迷。但东巡还要继续。当这群人到达沙丘时,他们在这呆了一天。第二天,赵高、李斯发现秦始皇早已断气,他的右耳孔里有一根长长的铁钉,里面的黑血还在往外流。
在郭沫若看来,秦始皇并非病死,而是被人蓄意谋杀。凶器便是这钉子。至于凶手是谁,郭沫若认为是胡亥有很大的嫌疑。但笔者认为,如果秦始皇是被谋杀的,赵高的嫌疑会更大。作为秦始皇的贴身太监,赵高最了解秦始皇的身体状况。
同时,秦始皇周游世界,赵高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他还手持圣旨和玉玺。赵高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再反观胡亥,如果他真的弑父,他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得到赵高和李斯的支持。
因此,赵高很可能是凶手。他曾对胡亥说:“臣闻汤武杀其主,在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往,孔子著之,不为不孝。”不得不说,赵高最终还是成功了,胡亥继位,赵高被任命为郎中令,李斯仍然是宰相,但朝中的权力实际上落在了赵高手中。
在《史记》中对秦始皇死因的记载颇多。有人说他是病死,有人说他是被人谋杀,还有人说是因宫廷变故,这一切的一切各有各的说法。
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一套全文全译白话文版《史记》,书中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你更好地贴近史实,从而让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
对历史史实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卡片即可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