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的“威水史”,你知道多少?
创始人
2025-07-28 23:03:07
0

10月26日上午,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区地方志办)、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承办,粤剧艺术博物馆、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协办的“荔泮芳华”:2024年度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之七——名家讲座第四场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

本期的主讲嘉宾是江滢河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主任,以明清中西经济文化关系史、广州口岸史、清代广州外销画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期讲座,江滢河教授以“广州十三行西洋商馆的文化功能”为题,以“十三行商馆”为切入点,展现西方文化介入中国社会的过程,在文明互鉴交流的视野下分析西洋商馆文化功能的具体情境和历史特点,进一步把对十三行的认识嵌入18、19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中,凸显广州作为商贸之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开讲前,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向江滢河教授颁发荔湾历史文化研究特聘专家聘书。出席本期讲座的嘉宾有市、区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广东财经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

十三行为广州的城市文化注入鲜明的世界性特征

论起城市的国际化历史,广州才是真正的老牌国际化城市,在清政府营造的十三行时期,广州已经是国际化的城市,广州的西关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从十三行开始,因为中西贸易集中于此,也让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于此,十三行给广州这座千年文化名城注入了国际化的基因。

十三行时期广州西关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这一切,都因十三行而起,那何为“十三行”?何为“十三夷馆”?

讲座伊始,江滢河教授便介绍道,十三行不单指广州市区里的“十三行路”,在历史的长河里,十三行更是一片规模宏大的商馆区,是一种贸易体制

清代广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贸易传统,成为西方各国对华贸易的首选之地和全球贸易的中心城市。根据清朝夷务管理规定,西方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在广州城西外、珠江沿岸行商建造的房屋里,随着贸易的发展和管理制度的完善,逐渐在珠江沿岸形成了西方商人在广州的居留点,被称为夷馆(西洋商馆)。

作为与负责广州对外贸易十三行相对应的机构,十三夷馆(西洋商馆)是西方各大贸易公司或者私商在广州专门经营进出口货物的商馆(factory),也是他们在广州贸易期间居留和生活的场所。

随着广州贸易的发展,珠江沿岸的西洋商馆区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国际外侨社区。“洋楼金碧耀丹青”,作为跨文化贸易的经营地,这里形成了极具异域风情的独特人文景观,同时也在文化交流、外交事务和宗教传播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让广州呈现出鲜明的世界性色彩。

《十三行商馆》钢笔画

十三行商馆的“商用”与“文用”

江滢河教授指出,广州十三行西洋商馆区的首要作用无疑是中西商贸交易的场所。十三行西洋商馆区从18世纪初开始出现,到1760年公行成立之后逐渐成型。经过若干重修最终形成规模,其演变发展过程本身体现了广州贸易的发展和中外势力的角逐过程。

不过,作为跨文化贸易的经营之地,贸易中的买卖各方,以及围绕商贸交易和中外交往所形成的各种行业和相关人员,同时都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互相影响,到商业情报、贸易规则、社会信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都将自认为有价值的因素引入中西不同的社会中,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互动。在某种程度上,西洋商馆里发生了很多跨文化贸易所带来的科学、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互动,具备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美学等各种方面的价值,从中可以认识文明交流互鉴的形式和特点。

清代外销画

江滢河教授举了大量的实例,展现了早期中西方在人员往来、语言艺术、科学技术、医学、宗教方面的交流。如中英文报刊的编辑和出版,使得西方人在来广州之前,便可掌握大量的诸如商品价格之类的关键信息。又如荷兰、英国东印度公司,都致力于收集中国的信息,聘请画师将中国的动植物绘画后带回本国。此外,外国商人在广州的生活,也对于本地文化产生了影响。如商馆的宴会引入了西洋乐器和乐曲,至道光年间,广东高要人苏维熙作《夷童乐》,描述了广州有少年在街头卖艺,表演“夷乐”的场景。又如商馆前临江的广场,被修建成西式花园,成为商馆区西方人群体公共休闲的场所,成为中国内地最早的西式花园。

西关地区形成中西文化交流的高地后,其文化的势能作用,必然会向国内其他地区进行辐射,这对当时处于封建王朝传统农业时代的国人而言,无疑是有着积极的影响,人们的眼光视野拓展后,观念的禁锢进一步解放后,加上清政府的腐朽,必然激发国人自立自强的思想。

在讲座的最后,江滢河教授总结道,广州十三行的历史不仅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更是全球化进程的早期体现。通过这一商贸平台,广州不仅成为了外贸的中心,也为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与契机。

广州洋行区图

吴义雄 《“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

会后,观众纷纷围拢过来,向江教授提出各种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这场关于广州十三行历史的讲座,不仅传递了知识,更点燃了人们对探索未知的热情,激起了内心深处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一位年轻的学生激动地说:“我从未意识到,广州十三行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故事和深远的意义。这次讲座让我看到了历史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州的国际化特征愈发显著,历史的积淀与现代的创新交相辉映,彰显出这座城市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未来,我们应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广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 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区地方志办)】

【视频 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区地方志办)】

【编辑 骆福珍】

【审核 段丁、钟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现在在我国多元文化的盛景中,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占据着91.11%的人口比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其...
原创 晚... 大清末年是慈禧统治的时代,内忧外患,民生艰微。社会动荡下,纷争不断,屈辱兴衰。一组黑白照片展现当时的...
原创 永... 622年,地点永年,李世民率7万兵马,与刘黑闼的2万精兵交战。唐军名将王君廓受伤,血战突围,所部伤亡...
原创 汉... 大家好,又到了长知识的时间了,来给大家分享历史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和分享...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无奈出走,难道真的是因为洪秀全排挤吗?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河朔修和还旧俘,秦王义释尉迟恭 窦建德惟与罗艺一再交兵,始终不克。大将军王伏宝勇冠军中免...
原创 为... 国是地理维度的,没有时间属性。朝有时间属性。比如清朝称唐朝时,如果称唐国,会有一种与清并立存在的感觉...
原创 天... 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从建立到灭亡经历了270多年的历史。其中,皇帝的姓氏大家都知道爱新觉...
原创 为... 标题:为什么刘邦不杀吕后?难道是因为她势力太大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博弈总是充满了波谲云诡。刘...
原创 冠... 霍去病十七岁出征河西,功冠全军;十八岁战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远征漠北,封狼居胥,赢得军人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