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社会快速发展,百姓彻夜嬉闹?浅谈宋朝的“潮流文化”
创始人
2025-07-28 22:32:39
0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因兵变而黄袍加身成皇帝,因此他对军队和将领有着非常深沉的忌惮和猜疑,因此,宋朝自开国起就制定了针对军队和武将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再次发生黄袍加身的兵变。

从皇权的角度看,宋朝统治的策略是成功的,在政策的影响下,宋朝时期的武将远离了权力中心,地位也一落千丈,而军队的调动也变得复杂,武将再没有拥兵自重的可能,甚至连带兵出征也要文臣指挥调度军队。

所以宋朝的对外战事输多赢少,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遭受诸多诟病的朝代。

虽然在军事和外交上,宋朝给世人的感觉是软弱和无力,但其实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盛的,只是外在表现上不如其他朝代那样凌厉,而宋朝同样值得夸赞的还有非常出色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一、休养生息

1.止戈之战,发展经济

赵匡胤在一众禁军将领的拥护下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职业军人出身,以正常的逻辑推断,赵匡胤多年戎马,理应重武轻文,虽不至于好勇斗狠,但至少也应该是杀伐果断。

实际上,赵匡胤登基后并没有展开杀戮行为,无论是处置前朝的老臣还是解决将帅拥兵自重的隐患,手段都非常的怀柔

赵匡胤刚刚登上帝位,便在庙堂立下了一道石碑,镌刻着他对后世子孙的要求。他要求大宋后世的新帝登基都要来观瞻,但必须由不识字的太监近观,其他人不得入内,以至于大宋几百年间竟无人知晓其中奥秘。

直到汴梁陷落,真相才浮出水面,石碑的内容其实就是大宋的治国方针。

石碑写明,要求大宋的后世皇帝不要为难周氏子孙,因为其家族禅让有功,即便谋反,也要让其在狱中自尽,不可公开处决;对忠臣和忠言要善待,不可枉杀敢于谏言的大臣;最后是要求大宋后世子孙遵守他的要求,否则天诛地灭。

三条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暗含大宋的治国方针。简单理解,大宋的初代皇帝并不希望天下纷争不断,既然天下已经统一,那么就尽量减少战争,努力发展经济才是国力强盛的根本。

大宋的皇帝按照这样的治国方针执行,虽然在军事上没有长足的发展,但在经济上的成就却是空前。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宋朝时期,收入最高的一年达到了惊人的1亿贯钱,1

贯钱

等于一两银子,就是1亿两白银。

宋朝年间,1两银子约合人民币300元,则这一年的收入有300亿人民币。而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全国的总产值也就1000亿人民币左右,可见宋朝时期经济的发达程度。

在南宋时期,宋朝疆土损失大半,却依然能保持年入1亿贯钱的经济水平,甚至后世的康乾盛世,其收入还不及宋朝的一半。

2.社会生产力提高

宋朝经济发达除了战争较少之外,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因素。

宋朝时期,高产量的占城稻传入中国,在自给自足的中国古代社会,粮食产量的提高意味着社会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所以在宋朝时,中国的人口首次突破了1亿,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

人口的增加就是社会劳动力的增加,所以极大程度上推动的宋朝时的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宋朝改变了过去盛行了六百年的田地制度,允许了土地的自由买卖,并以法律的名义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利益。

在宋朝时期,社会富足的一个最核心的因素是税收制度的改革。宋朝延续了唐朝的以财产定赋税的制度,不仅松弛了百姓的赋税,也调整了国家与百姓在赋税上的紧张关系。

从朝廷层面,不再关心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而是关注税收本身,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自由职业的催生,而土地自由也催生了佃租关系,电竞了自宋朝开始的经济结构基础。

二、社会快速发展

1.商业的发展

宋朝建国之后,对商业发展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贩夫走卒也不再是社会最底层劳动者,他们与农耕一样有了平等的地位,商业的繁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宋朝建国之初,西夏国建立,阻断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了商业的发展,宋朝开始发展海上贸易,先后于现在的广州、宁波、杭州等沿岸城市设立了市舶司,统管海上贸易。

宋朝人口激增,使得国家税收大幅增长,而商业的兴起又极大地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双重的收入支持之下,宋朝的经济突发猛进

国内的商业一片繁荣,出现了许多类似现在的商业街;对外贸易比国内商业还要繁荣,宋朝的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是畅销海外的硬通货。而海上贸易的官方税收已经占到了宋朝总收入的6%,如果算上民间自由贸易的数额,估计能抵上前朝几年的收入。

2.文化的发展

宋朝是个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朝代,赵匡胤开国的时候便定下了大力发展科举制的决策,他规定,只要读书人中了科举就能直接给予官职,不看出身,只看学识和能力,这极大促进了宋朝的文化发展。

不仅科举制度得到发展,民间的诗词文化也兴盛起来。

宋朝是优待读书人的朝代,由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满朝官员文官占据大半,而民间也因为科举的改革而盛行读书,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化都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前朝流传的政治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以士大夫为基础的文官体制取代了原有了公卿制度,贵族势力被打压,对朝廷的政治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文学素养的提高,民间的市井文化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民间的百戏和曲艺等娱乐活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规模较比以往扩大,场地布置更加富有艺术性,而且整体的艺术形式呈现专业化和商品化。

同时,在宋朝时期,由于文化的高度发展,许多前朝的故事传说和神话传说都被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作,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三、时尚的潮流文化

1.兴盛的商业街模式

在历史上,宋朝应该是底层百姓生活最富足,最有娱乐精神和享受精神的朝代。

在有关宋朝的史料中,经常出现在大城市中的商业无比繁荣,城市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人群往来不绝,不仅商店林立,而且还有走卒小贩往来不息。

《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载了宋朝时期发达的餐饮行业。

在宋朝,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小民都不在家吃饭,人们都非常喜欢下馆子,而且馆子无论大小都生意火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街景就是宋朝繁荣经济的一个缩影。

其中不仅描绘了宋朝商业街模式的繁荣景象,还刻画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细节。

宋朝是没有宵禁的,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彻夜玩耍,而且任何时间都能有营业的店铺,三更闭店,五更就又开张了,而这五更开张不是又正常营业了,而是那些上层人士或者白领阶层,玩饿了而点的外卖。

《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外卖人员拿着食盒去送餐,而且这在宋朝还是非常流行的。

2.诸多的潮流文化

在宋代,除了商业文化流行,还有其他非常时尚的潮流活动。

其中比较有名的活动就是养猫,与现代的养宠物习惯一样,很多宋代的百姓都喜欢养宠物,其中以养猫最多。

据传说,秦桧的素女就喜欢养猫,有一次猫丢了,全城去找,结果一共找到同样品种的猫有一百多只。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养宠物是多么流行的一种潮流文化了。

开始于隋朝的插花文化,到宋朝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化。在《梦梁录》中有记载,宋朝时期的商家已经开始普遍应用名家的画作和插花艺术来装点门面,营造气氛了。

总结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但并不是纯粹,宋朝特殊的社会形态是统治者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一种办法,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必然国城。而兴盛的文化发展不仅有文人雅士,也有商业和民俗。

总得来说,宋朝的统治者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并努力地在引导国家向着社会的需求进行改变,从而开创了宋朝近400年的辉煌。也许宋朝的军事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出众,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却是震烁古今,高达30%的城镇化率更是令宋朝的百姓拥有极高的幸福指数。

宋朝的富裕难以想象,司马光曾批判宋朝的百姓生活奢侈,连贩夫走卒都穿着丝质的鞋子。在《水浒传》中,梁山的好汉有命案上山的,有游手好闲上山的,但没有因为吃不起饭上山的。

参考文献

《北宋文化史论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1949年3月中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闭幕不久,来延安参会的彭德怀就接到了毛泽东的一道命令,让他到太...
原创 宋...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各种健康问题也开始接踵而至。而长生不老,获得永生也更是许多皇帝从古研...
原创 中... 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别人从小立志不过是当个官,大小无所谓,求个荣华富贵就行。而他立志,要当就要当宰相,...
原创 中...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智商超群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中运筹帷幄,创造了不朽的传奇。 而有一些人物,...
原创 太... 太平天国:作为平定太平天国的大功臣,曾国藩为什么要解散湘军?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美... 落后就要挨打,是我国以血淋淋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如果想避免被别人欺负,就必须让自己更强大。近代以来,我...
慈禧吃过这道菜之后赞不绝口,问... 慈禧作为清朝最有名的太后,她吃过的东西也有人愿意研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那些珍馐美味她什...
原创 如... 关羽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也被后世尊称为“武圣”,他率领的荆州军也是刘备最精锐的部队。当时刘...
原创 徐...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是《三国志》中关于徐...
原创 诸... 有句老话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以说总结的相当透彻,谁也不是不会犯错的圣人,所以一生之中难免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