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时棉花才在中国普及种植,此前中国人是穿什么御寒过冬的?
创始人
2025-07-28 22:32:27
0

中国在秦汉及之前就已经有棉花种植的记录,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海南岛、两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以及北方的新疆、河西走廊等地区。当时,棉的种植面积很小,也很少用来做成衣服穿着。

到了宋朝,棉花开始传入中原地区,但此时的棉花,主要作为花卉观赏,并没有人想起来把棉花织成布,做成衣服。也是从宋朝开始,正式出现了“棉”字,之前都是“绵”。

到了宋末元初,种植棉花的南方地区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她就是“布业始祖”黄道婆。黄道婆改进了棉花织布的整套设备,并将织布技术推广到了大江南北,人们开始穿棉布衣衫。元朝军队也开始装备用棉花填充的棉甲。

明朝时期,太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推广棉花种植,才让棉布、棉衣开始普及起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此时的棉花已经在明朝非常普及了。

棉布、棉衣在明朝才开始普及,那明朝之前,古人靠什么御寒呢?

根据可以查到的记载,明之前的人们主要以丝、麻和裘制的衣物为主。

古时的人们大量种植桑、柘、麻等农作物,桑、柘用来养蚕缫丝,做绸缎,而麻就是用来纺织麻布的。唐代白居易曾赋诗,“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

丝绸织物是很薄的,而麻布虽然厚实点,夏天穿着还可以,但是对于冬天御寒,就显得有点太单薄了。于是,裘就有了大用途。按照人类发展的历程看,穿着兽皮,必然是早于丝绸和麻布的。《礼记·札记》中也有,“未有丝麻,衣其羽皮”。贵族、富人可能会用上好的羔羊皮、狐皮、貂皮,甚至是个性的狼皮、虎皮等做成高档的裘服御寒,而普通百姓则可以用劣质的羊皮,甚至是狗皮御寒。在古时,普通百姓穿着羊皮、狗皮大衣,还是比较普遍的。

当时的被褥和冬服,通常是用丝麻的丝絮等做填充。还有一种长在树上的木绵,只是这种绵,绒比较短,不适合纺织,多用来做填充。当然,有钱人会直接用上好的丝、羊毛来填充,而普通穷苦百姓就只能用陈年旧丝絮,或者纺织、做衣的边角料了,这些古时叫“缊”。甚至是用比较软的草戎、鸡鸭羽毛、羽绒等做填充,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只是不像我们现代的羽绒服,只用上好的绒毛部分而已。

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古时的穷苦百姓而言,不管有没有棉花,过冬、过年的确是闯关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1949年3月中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闭幕不久,来延安参会的彭德怀就接到了毛泽东的一道命令,让他到太...
原创 宋...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各种健康问题也开始接踵而至。而长生不老,获得永生也更是许多皇帝从古研...
原创 中... 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别人从小立志不过是当个官,大小无所谓,求个荣华富贵就行。而他立志,要当就要当宰相,...
原创 中...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智商超群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中运筹帷幄,创造了不朽的传奇。 而有一些人物,...
原创 太... 太平天国:作为平定太平天国的大功臣,曾国藩为什么要解散湘军?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美... 落后就要挨打,是我国以血淋淋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如果想避免被别人欺负,就必须让自己更强大。近代以来,我...
慈禧吃过这道菜之后赞不绝口,问... 慈禧作为清朝最有名的太后,她吃过的东西也有人愿意研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那些珍馐美味她什...
原创 如... 关羽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也被后世尊称为“武圣”,他率领的荆州军也是刘备最精锐的部队。当时刘...
原创 徐...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这是《三国志》中关于徐...
原创 诸... 有句老话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以说总结的相当透彻,谁也不是不会犯错的圣人,所以一生之中难免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