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中国军队将领都积极抗战,在正面战场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有一个人,却一直纠结自身利益,枉顾民族大义。大敌当前,却故意避战保存实力,致使大片国土沦丧,数百万群众流离失所,蒋介石怒不可遏,下令严惩不贷,此人便是韩复榘。
韩复榘1891年生于河北霸州一个中农家庭,本来生活条件还不错,但因父母不断生孩子,家里的开销逐年递增,日子越过越差,甚至一度吃不上饱饭。韩复榘不想与兄弟姐妹争抢口粮,便跟着老乡赶赴东北讨生活,正好遇到新军在招募士兵,他毅然报名,自此吃上了“皇粮”。后来韩复榘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被提拔为军官,历任营、团长,至1925年已是少将师长。1927年9月,韩复榘出兵击溃奉系军阀张宗昌,11月又大胜直系军阀,在军中的威望日益提高。冯玉祥因此开始忌惮韩复榘,想尽办法剥夺他的兵权。韩复榘因此被激怒,率部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山东省主席。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扣押,何应钦立即做出反应,调集大批部队准备强攻西安。韩复榘立即做出反应,发布通电支持张学良和杨虎城,同时动员军队准备袭击何应钦的后方,明摆着是要害死蒋介石,蒋介石因此怀恨在心,一直想着报复韩复榘。
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全权负责山东防务。1937年11月,日军由河北进攻山东,韩复榘率部抵抗。蒋介石的报仇机会来了,他偷偷将韩复榘的炮兵旅调走,使他失去了火力支援,部队损失惨重。韩复榘担心家底子打光了,自己会失去依托,届时将在国民政府中无立锥之地,于是便主动撤退,将包括济南在内的大片土地拱手让给日军。
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得知此事后大怒,命令韩复榘率军将失地夺回来,韩复榘拒绝奉命,一再将部队往后方撤,弃数百万人民于不顾。更令人气愤的是,大敌当前,全民族都在抗战,韩复榘居然还想着内斗,他秘密联合四川的刘湘,想要发动兵变,逼迫蒋介石下野。军统的特务很快侦知此事,并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气的当场破口大骂,他下定决心要将韩复榘处决。
1938年,蒋介石在河南袁家花园召开秘密军事会议,邀请韩复榘参加。韩复榘此时还未意识到危险,立即收拾行囊赶去参会,但下属们察觉到了猫腻,一再劝说他不要轻举妄动,可韩复榘根本不听,在一个营的亲卫护送下,赶赴袁家花园。蒋介石一看到韩复榘就没好脸色,明里暗里都是讽刺之言,韩复榘嘴上不吃亏,也一再挖苦蒋介石,这让蒋介石更加恼火。开会的时候,他直接问韩复榘山东丢失责任在谁,韩复榘针锋相对,反问蒋介石,南京失守,孙中山先生的陵寝落入敌手是谁之过。现场的火药味陡然浓重起来,李宗仁担心爆发冲突,急忙劝解韩复榘冷静。
但已经来不及了,蒋介石看了刘峙一眼,转身出了会场,刘峙心领神会,起身走到韩复榘的面前,邀请他坐自己的车出去兜风散心。韩复榘也没多想,就跟刘峙走了,结果被提前埋伏好的特务制服,押送到武汉军事法庭。法官问韩复榘问题,韩复榘一概不做回答,只是仰头微笑,呆滞地望着法官。法官审判无果,便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直接判处韩复榘死刑。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正在关押地给家里人写信,特务突然闯了进来,要他下楼。韩复榘刚走到楼梯中央,提前埋伏好的特务突然一拥而上,举枪射击,韩复榘身中7枪,当场毙命,终年42岁。
事后韩复榘的部队被蒋介石改编,他的姨太太们纷纷裹挟着金银细软逃走,唯有二姨太感念夫妻恩情,与他的弟弟一起前往武汉,为他敛聚尸首,埋葬于鸡公山。1954年,人民政府批准将韩复榘迁葬至北京香山,他的故事至此正式落下帷幕。
韩复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骨子里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全然不顾民族大义,完全不如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他们虽也是军阀,但抗战中积极率领部下与日军血拼,取得了好几次大胜,而韩复榘只想着保存实力,一点中国人的气节都没有,他被处决,可以说完全是咎由自取。新中国对他的态度比较包容,为他找了一处安适之地长眠,也算是奖励他在抗战前期出的那一点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