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刘伯温:“你觉得丞相之位谁坐合适?”
刘伯温马上高度紧张,心想:''糟糕,这要回答不好肯定要掉脑袋。''于是刘伯温和皇上卖起关子,刘伯温他把自己的人都故意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合适。
朱元璋这才稍微放心,原来刘伯温并没有想过要争夺他的皇位。其实朱元璋对刘伯温不信任,是因为刘伯温判断事物的方向比朱元璋还要准,在朝中重大事件面前刘伯温都运筹帷幄。
有些事情,朱元璋能想到的,刘伯温能想到,朱元璋想不到的,他也能想到。这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可以给朱元璋更多的帮助,现在到了坐天下的时候,就成了朱元璋心中的刺。
试想下,如果你是皇帝,你会用一个在各方面特别擅长,连厚黑学都比你优秀的外人吗?肯定不愿意。
刘伯温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连天象看得都准。
有次大旱需要老天给下场雨,朱元璋发愁,这可怎么办?他向刘伯温要方法。刘伯温地让朱元璋处理长久积累的冤案。朱元璋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做,结果把冤案了结当天就下起了大雨。
民间有传说这样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师诸葛亮,后世军师刘伯温。”
这次反而让朱元璋又爱又怕,这么优秀的人,会不会哪天也算计他头上。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刘伯温适合回家养老。
于是当朱元璋再次询问刘伯温:你来当宰相如何?国家需要你。
刘伯温心里也是明白人,一生小心为上,故意回答朱元璋:我嫉恶如仇,心胸还不够当宰相,做事又没有耐心,并不适合当宰相,皇上还请你另请高明。
但是刘伯温这次被朱元璋给算计了。朱元璋心想嫉恶如仇,谁是恶?自此后朱元璋和他彻底闹掰。
朱元璋便对刘伯温说:“你岁数已大,该回家陪老婆孩子了。”
刘伯温就这样被赶回了家,几年后,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听说后,就派他的死对手胡惟庸带御医前来诊治,不久后刘伯温去世,至于他的死,朱元璋有没有插手,就不得而知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说话再小心,也有大意的时候,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