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窝囊的一战就是与诸国宣战,造成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祸使得晚清统治权威丢失,彻底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国家没有
尊严与地位。
而慈禧作为错误命令的发动者,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卑微屈膝式的讨好行为。
说出“
量中华之物力,皆与国之欢心
”的卖国宣言与丑恶嘴脸,使得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即使其可以
讨好卖乖
,也免不了被列强的羞辱。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砸破紫禁城时,打砸抢之后,还无耻地在慈禧的卧榻之处刻上一层外文。
在和谈成功,返回京师之时,对于这一行字的意义
并不清楚
。而找来的翻译人员却不敢翻译,只说并不清楚是何意。这让慈禧不得不进行反思,在明白之后,又不得不忍下这种
羞辱
。到底是何原因,使得这位满清第一人也不得不
选择息事宁人
,装作若无其事的态度,进行自我麻痹。
一、错误评估自己的实力与低估列强反击的决心
自甲午之战后,淮系势力
一蹶不振
,晚清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成为真正的实时掌控者。但同样的是晚清面临严重的外部危机,以及内部变动。甲午一战使得晚清的
海陆力量皆失
,也让帝国主义看到晚清的
虚弱
。
开始加大对晚清的经济命脉控制,并掀起瓜分狂潮,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晚清对于这一情况,只能选择
妥协与默认
,最终造成内外矛盾激化,自己的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其中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就是因为内外危机迫害而起的一种
民间反抗力量。
这种冲突使得民族矛盾上升为
主要矛盾
,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农民力量再次成为主要反击主体。而当时晚清对于列强的威胁感到不满,也想要以此民间力量对抗帝国主义的侵蚀。最终因为自己的认知度不够,以及列强的
忍耐度有底线
。
在双方协调难以达成一致后,战争不可避免。为求一战打趴下晚清最后的抵抗力量,诸国进行联合作战。对于列强的态度,慈禧在自己的帝位受到威胁的危机下,开始进行自己一生中第一次的全力反击,也是
最后一次的反击
。
这位晚清第一实权人物,
事实掌门人
。既没有看到自己的实力问题,又没有看到列强打击的决心。过于高看自己的能力与筹码,又看轻帝国主义的
打击力度
。最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响,晚清既没有统合国力,又在战争中过度依靠
义和团
。
不仅没有打退侵略者,反倒把自己最后的底蕴消耗掉。晚清皇室不得不败逃西安以保全自己的权位,而帝国主义则通过这一战获得中国最高的
统治权
。
二、一战导致清廷衰落到顶点
这一战使得中外力量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晚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力。只能
放弃
自己的优越性,投靠帝国主义的怀抱。而八国联军则通过这一仗
奠定自己太上皇的位置
。并消除晚清的军事反击力量,扩大自己的权益,成为国中国的
主导者
。
也是这一战让晚清中央与地方开始分裂,中央权威下降到最低位置。晚清失去自己最后的筹码,只能依靠力量的支持,才能维持自己最后的
体面
,成为
傀儡式
的政治工具。慈禧这一祸国殃民之人,终于把国家与民族带入
万劫不复
之地。
三、外语译文使得慈禧成为笑柄又无可奈何
《辛丑条约》
把中国卖个底朝天,只为保住自己的
地位与权力
。真是一人奢华,天下皆崩也不在乎。但即使得到自己想要的,还是有一件事让其愤怒又无奈。这件事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城时,连皇宫紫禁城也
没有放过
。
在慈禧这位掌权者的卧榻之处,留下一行外语。慈禧
不明其意
,只能让懂行的臣子进行翻译。可是却无人敢翻译出真正的意思,最终还是外国传教士说出这句话的含义。那就是“
我羡慕你的美貌,但很遗憾,只能睡您的凤床。”
当慈禧知道具体的侮辱含义之后,终于明白为何臣子不敢翻译。这可是奇耻大辱,一国皇太后,晚清掌权者,在侵略者眼中只是一个
玩物
而已。并没有赢得其它列强的
尊重认可
,反倒引起列强的觊觎之心。
结语:
慈禧一生自通过辛酉政变掌权后,就开始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
执政生涯
。通过自己的手段,纵横捭阖,使得国内政局
尽在自己掌控
中。打败曾国藩,扳倒恭亲王,最后拿下李鸿章,唯独对于列强的侮辱
没有任何手段进行反击
。
因为战败,因为自己无能,只能选择
忍忍求生。
这既是她的无奈,又是她的无能。是它
毁掉
中国变革崛起的希望,也是她
彻底卖国干净
,只为满足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