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七国之乱”,影响天下格局巨变
创始人
2024-11-23 16:57:10
0

原标题:短暂的“七国之乱”,影响天下格局巨变

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结束,刘邦胜出。

望着初定的天下,刘邦不敢有丝毫懈怠,先后封韩信、英布、彭越、吴芮、臧荼(卢绾)、张耳为王。

面对这些异姓王,刘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焦虑,为刘家的江山忧虑。他明白,各诸侯国,名义是向他这个皇帝臣服,却只是表面的仪式,这些人还是包藏祸心的。

随后几年,韩信、彭越、英布,三位能争善战、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异姓王,以及臧荼(卢绾)、张耳被刘邦两口子挨个收拾了。

收拾完了,这天下空出来的地方怎么办?是像秦朝一样,完全搞郡县制?

不行,作为从秦朝走过来的有故事的人,刘邦觉得,秦朝之所以如此之快地灭亡,苛政是主因,扰民用民过甚,使得天下生民无一天安宁,无生活的保障,这不行,所以,他要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而秦国宗室力量太弱,天下动乱时,竟无一家嬴氏宗亲能够起来力挽狂澜于继倒的,这样也不行,所以,刘邦要实行郡国制,即郡县与同姓诸侯国并存。

封谁不封谁,刘邦心里早就有数了,自己老刘家的人,每个人有什么能力,他一清二楚,况且,分封同姓,关键又不在贤与不贤,只要他们能封建一国,拥有了力量,巩卫皇帝,护卫朝廷就够了。

刘邦与各功臣们杀白马,歃血,共举双手于胸前,手拈高香,朗读誓词: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宣誓完毕,刘邦忙不迭地大封同姓诸侯,封刘仲于代,刘交于楚、刘濞于吴,刘肥于齐。

终刘邦一代,这些同姓诸侯与中央,的确是关系密切,卿卿我我,如胶似膝,缘于这些诸侯王皆是刘邦的兄弟子侄,“打断骨头连着筋”,而且他们是第一代受封的诸侯,知道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谁给的,知恩图报嘛。

可是,时间能改变一切,亲情也一样。

刘邦故去,儿孙们相继君临天下,此时的诸侯王们,也经历了迭代更新。大家虽说都姓刘,可关系已经变成了堂兄弟一系,多少年才见一面,有些甚至于不见面,哪里还能谈得上血亲感情。亲兄弟尚且争权夺利,何况血缘关系变得如此之远的亲戚?

就这样,诸侯王们与中央朝廷,与皇帝离心离德越发严重,他们只待时机,便想着与皇帝一争高下。

时机该来的,一定会来。

恰逢汉景帝初年,这个年届二十多岁的年轻皇帝,阅历虽少,却也明白诸侯的做大,已经开始影响到朝廷的权威,该对他们动动刀子了。

《孟子.腾文公上》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蔫者矣”。

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三十章,详尽阐述诸侯国存在的危害。

汉景帝深以为然,抓诸侯一点毛病,开始对诸侯王陆续采取行动:以楚王刘戊服丧期间,行为不检点为名,削楚国东海郡;以贡赋不足为名,削赵国常山郡;以擅自售卖爵位为名,削胶西国六个县。

紧接着,朝廷又以吴王“骄横不法,不按时朝贡,失却藩臣之礼”为名,商议准备削夺吴国豫章郡、会稽郡。

这是一颗炸弹,扔到吴国,引发了强烈的恐慌。

富有野心的吴王刘濞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在诏书下达前,提前就与诸王联络,结盟,做好了谋反的准备。当削藩的诏书到达吴国时,刘濞果断举兵,并派出使者,联络楚国、赵国、胶东、胶西、淄川、济南等国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刘濞总帅叛军。

叛乱总要有个理由,所谓要“师出有名”嘛,刘濞等人打出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响当地很。

热闹的叛乱,短暂的叛乱

叛军气势汹汹,兵力达三十余万,一个月内,占有东边大片土地,战火燃至华北、中原地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叛乱,汉景帝十分震惊。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反击,而是派原吴国丞相袁盎,去和叛军谈判,同时,朝廷公卿也是一片惊恐,丞相、中尉、廷尉皆上书汉景帝,要求其处死“祸首”晁错,并诛满门。

原本汉景帝是十分信任晁错的,即使是晁错擅自穿凿太上皇庙垣墙,也没有治罪。可是,当危及汉朝江山的“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还是思量再三,毅然决然地按照群臣意见,腰斩晁错于东市口。

“清君侧,诛晁错”只是七国的借口罢了,晁错之死,根本阻挡不住他们继续进兵的步伐,叛军攻到了荥阳地区,与梁王刘武发生了激战。

汉景帝这才明白,自己被朝中群臣卖了,而晁错不过是个替死鬼。他下定决心派兵镇压:派太尉条侯周亚夫总领汉军,曲周侯郦商攻赵国,中大夫栾布攻齐地,大将军窦婴守荥阳,监视齐赵,而周亚夫亲率主力驻守昌邑,深沟高垒,意在将七国兵力困于梁国,消耗其力量,寻找战机。

吴王刘濞啊,也许是年纪大了,做事太过于谨慎,当手下桓将军进言:

“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雒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以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

劝说吴王刘濞,不要困死在梁国荥阳城下,这个城很难打,白白消耗时间与兵力,不如直接绕过去,占据洛阳,补充武器装备与粮草,然后依托太行山之险,与朝廷对抗。

这条计策虽妙,却不被刘濞所采纳,他仍然与梁国拼斗,耗时一个多月,叛军粮草不济,又想速战速决,转而攻打汉军主力周亚夫部,并想采取“声东击西”策略,周亚夫识破对方诡计,大破叛军于下邑。同时,周亚夫派兵截断了吴楚大军的粮道,吴楚大军大败溃退,士卒多数叛逃。吴王刘濞逃往东越国,东越国见风使舵,杀掉刘濞,归附朝廷。

吴楚联军,是七国叛军的主力,吴楚败,七国之乱很快被平息,历时三个月,叛乱伊始,天下震动,时间不长,便以失败而告终。

叛乱结束,天下大变

平息“七国之乱”,对西汉王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央政府借此事件,将七国诸侯土地全部收回,设郡县,由朝廷派员直管;免去诸侯王任命属国官吏权利,取消诸侯自行征税权利,诸侯王不得治理封国,不得过问封国行政、军事事务,不得拥有军队,中央政府派相治理诸侯国。

诸侯原先赖以做大做强的行政权、赋税权、军事权全部被取消,无异于将诸侯抽筋扒皮,彻底放血,诸侯王从此变得虚弱起来。即使这样,中央政府仍然不放心,到汉武帝时,中大夫主父偃上书: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主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弱矣。”

这是十分狠毒的杀招,“推恩令”下,三十年间,诸侯国增加,力量却极度弱小,史载,“其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也”。

“七国之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也给后世统治者敲响了警钟,本末不能倒置,末大于枝,必生分裂,必生事端,但并不是所有王朝都对此有清醒认识,三百多年后的西晋,再次上演了纷扰天下的“八王之乱”,只是这一次,王朝覆亡,天下分裂,中原涂炭,“五胡乱华”继起,泱泱汉民族与璀璨汉文化皆受到了重创,产生了影响后世的格局巨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音乐教授携带贝斯坐地铁被拒?广... 近日,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徐理反映,他带着贝斯在广州地铁安检时被拒。安检人员称其所带行李不符合规定,...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在他的手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诞生了,随后他建立了一系列适应中...
原创 粟...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粟裕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元帅军衔,但是因为粟裕的一再请求,他最终被评为...
原创 9...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过是一代人的沧桑变化而已。 1978...
中国又有两大盟友倒戈?印尼送3... 7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与越南达成新贸易协议,此消息引发国际关注,也为后续多国动向埋下伏笔...
原创 南... #深度好文计划# 侯景,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曾为东魏、梁朝将领,甚至当过“汉国皇帝”。但...
原创 假... 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为秦帝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蒙恬更是北驱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修筑万里...
原创 诸... 诸葛亮儿子,因说了6个字被孔明挥泪斩杀,刘禅直言:心疼丞相! 文|葩姐 相信大家对诸葛亮这个人都是非...
司马懿:从魏国重臣到晋朝开国君... 在三国鼎立的纷乱时代,英雄豪杰辈出,而司马懿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以其深沉的智谋、坚韧的意...
原创 三... 导语:在战斗中如果有谁能够把敌人的战车掉转方向原路返回,这个人就会被授予折冲将军的称号,因为他所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