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四川省委书记,促进了四川发展,后来主政福建,活了87岁
前言:建国前夕,毛主席推荐他担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后来西康省被并入西藏和四川),
西康和四川合并以后,他先后担任四川省的第三书记和第一书记,为四川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文革后,廖老被任命为福建省委第一书记,为文革期间遭到批斗的同志平反,整顿了福建的政治作风,
同时大力支持邓小平的相关政策,为后来福建厦门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廖志高出生于1913年,此时清朝才刚刚覆灭一年,国家混乱,可以说是昏天暗地,百姓看不到任何一点光明,走了溥仪,又来了袁世凯,袁世凯走了之后,各地的军阀又开始割据,民不聊生,不得安宁。小时候的廖志高家庭还算不错,父母供养他读完了中学,在17岁那年,也就是1930年顺利考入了四川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全国涌动的学生运动带动了廖志高,
廖也进而了解到了诸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在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后,决定加入这个未来改变了中国的伟大组织。
1935年,中央红军因为国民党的赶尽杀绝,只得开始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长征开始了,长征经历了诸多省份,在巧渡金沙江之后,来到了西昌地区。廖志高得知红军来了的消息后,连忙回了家
,在乡里乡村里面宣扬党的政策,宣扬党是如何对老百姓好的。组织父老乡亲迎接中央红军,同时也为红军的休整提供了诸多帮助。
此次相遇之后,廖志高就开始跟随着红军的步伐继续长征,一起来到了延安。到延安后,廖志高担任了诸多的职务,随后中央决定在四川成立工委,在四川出生,熟悉四川的廖志高很快就被推荐,廖志高也因此回到了四川,但此次回来,是秘密回来的。
目的是为了让廖志高能够发展四川省内的党组织,当时四川的地下党组织在国民党的迫害下,已经是零零散散,诸多地下党员找不到组织,有情报也不知道去哪里汇报。
建国以后,在毛主席的推荐之下,廖志高担任西康省委书记和省政府主席,主政西康,后来西康被撤销了,并入了四川和西藏,廖志高又历任四川第三和第一书记。在三年灾害期间,四川的经济建设遭到了重创,处境十分困难,百姓有诸多饿死。
廖志高在任期间,调整了四川的农村政策,为四川的经济复苏提出了诸多有用又实际的计策,并把这些想法都执行了下去。
文革第二年,廖志高被“打倒”,后来被送到北京监禁,在此期间廖志高同四人帮做了诸多斗争,仍然坚持着真理。文革后期,廖志高被重新启用。1974年被任命为福建省第一书记,在此期间,邓小平曾说中国要开始改革开放,并且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里有个圈就是厦门。
厦门和深圳,珠海,汕头被划为经济特区,作为国家的试点开始了改革开放,此时主政福建的第一书记就是廖志高,可以说廖志高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2年,廖志高因为年事已高,加上身体也不太好,便被调回了中央养病,同时担任中组部的顾问,当时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就是邓小平,
退休以后的廖志高仍然关心着中国的建设,同时在病床时的廖志高仍然让秘书记录他的主政四川和福建的经验,以为后来的同志提供前车之鉴。
2000年,廖志高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7岁。
转自
·
历史天才小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