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选中当了傀儡领导,还能不能逆袭?请看汉文帝的教科书级示范
创始人
2025-07-26 14:02:20
0

公元前180年秋的一天,长安城北门外,渭桥。

刚刚诛杀完吕氏家族的大汉功臣们周勃、陈平、灌婴等,率领在京的所有文武官员,全都聚集在这里,恭恭敬敬地列队等候一位大人物的到来。

他们要等的人是代王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一个向来很不起眼的诸侯王。

代王刘恒

劳苦功高的大臣们,如此卑躬屈膝地搞出这么大的阵仗,就为了等候刘恒?

没道理啊!

其实按照刘恒代王的身份,大臣们这样做的确没道理;但说没道理也有道理,因为很快刘恒的身份就贵不可言了。

自从17年前离开长安去到自己的封地代国,这是刘恒第一次回来。

那一年,代地诸侯陈豨(xī)起兵反叛,汉高祖刘邦平定叛乱之后,封8岁的刘恒为代王,并强令年幼的刘恒远离京城,去往封地坐镇。

年幼的刘恒懵懂,害怕,却只能遵旨。

刘邦为什么如此狠心,要把这么沉重的担子压在一个只有8岁的孩童身上?

很简单,刚刚经历过异姓王反叛的惨痛教训,刘邦只相信自己最亲近的人了,并斩白马与功勋集团盟誓:

非刘氏不得封王!

可是,刘家人丁并不兴旺。

刘邦把他们一股脑全封王还不够:

庶长子刘肥,封齐王;嫡长子刘盈,封太子;第三子刘如意,封赵王;

第四子刘恒,封代王;

第五子刘恢,封梁王;第六子刘友,封淮阳王;第七子,封淮南王;第八子刘建,封燕王。

你看,刘恒在他的这些兄弟里面排行已经算靠前了,比他更小的弟弟们都要为刘氏江山担当重任,更何况是刘恒呢?

到了封地之后,刘恒非常安分守己,恪尽职守,就做自己的太平王爷。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行一些善政,让代国的老百姓们日子尽量过得舒坦一点,也为自己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不过,刘恒能够安安稳稳地活着,还得感谢他的母亲薄姬。

薄姬

公元前204年,魏王魏豹被韩信打败并处死。

魏王的财宝女人,全都成了汉军的俘虏,薄姬也是其中之一。

非常幸运的是,年轻漂亮的薄姬被刘邦看中,成了他的妃子。

接着,很少被皇帝刘邦翻牌子的薄姬,又非常幸运地在一次临幸后生下了龙子,刘恒。

因为自己过往坎坷的经历,薄姬非常谨慎,在宫里不争不抢,也不为自己的儿子争抢,不像戚夫人那般,自然也就没有受到皇后吕雉的重点关注。

皇帝刘邦活着的时候,这一点似乎不是很重要,吕雉再厉害毕竟也不敢过于嚣张。

可是,当刘邦去世之后,大汉后宫瞬间变得腥风血雨。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了“人彘”,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也被吕雉派人毒死。

戚夫人有多惨?看看汉惠帝刘盈的反应就知道了。

“帝视而问之,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史记》

连刘盈这个吕雉的亲儿子都看不下去,被戚夫人的悲惨遭遇给当场吓哭,还病倒在床长达一年多。

看到三弟刘如意的不幸遭遇之后,刘邦的长子刘肥也被吓到了,赶紧献上城阳郡给吕雉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向吕雉示好,这才躲过一劫。

而薄姬在后宫不争不抢,更很少接近皇帝刘邦,又没有强大的外戚支持,她的儿子刘恒看起来对吕雉母子不构成任何威胁,也得以躲过一劫。

吕后专权

刘恒与母亲薄姬还有舅舅薄昭在代国开始了新的生活,吕雉则在长安走上了外戚专权之路。

被戚夫人的惨状吓到之后,懦弱的汉惠帝刘盈更是不愿再处理朝政,一股脑地交给了吕后。

吕后趁机大肆培植党羽任用亲信,排除异己。

为了防止别的外戚势力产生,吕后竟然不顾人伦道德,将鲁元公主的女儿11岁的张嫣,许配给她的亲舅舅汉惠帝刘盈,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恶果,汉惠帝子嗣艰难。

“吕太后以重亲故,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於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本牢甚,然无益也。”——《史记·外戚世家》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皇帝没有子嗣是一个天大的灾难,很可能导致动摇国本。

但对于吕后来讲,这却是更好的机遇,更便于她的专权。

汉惠帝驾崩时,张良的儿子15岁的张辟彊担任侍中。他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作为汉惠帝的生母,吕雉在治丧期间竟然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只是装模作样地干哭。

如此反常的情况,引起了张辟彊的怀疑,于是建议丞相陈平主动向吕后提出封赏诸吕,让他们执掌朝廷大权,以安吕后的心,为自己避祸。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史记·吕太后本纪》

不愧是留侯张良的儿子,果然猜中了吕后的心思,有了陈平等人的表态,随后吕后强势分封诸吕,

所谓的“非刘氏不得封王”成了一句空话。

唯一坚决维护汉高祖刘邦《白马之盟》的右丞相王陵,高喊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被夺权罢官回家养病,吕后宠臣审食其被任命为丞相。

如果光是分封诸吕,或许还不至于让所有的功勋大臣惶恐。

在诸吕执掌大权之后,吕后又先后杀死了赵王刘友(赵王刘如意死后,刘友改封赵王)和梁王刘恢,进一步巩固自己和吕氏的权势。

少帝刘恭年岁渐长,出现一些不受控的苗头后,吕后立刻废了刘恭,另立常山王刘义为后少帝,并改名刘弘。

正是吕后这一连串动作,引发了所有刘姓诸侯王的恐慌,以及功勋大臣的担忧:

这刘氏天下,怕是要改姓吕了!

诛杀诸吕

或许是天不灭刘氏,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重。

临终前,吕后还在向诸吕口授机宜,只可惜她的吕氏后辈全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没有一个人能够担当大任。

吕产、吕禄等人执掌军权多年,却依旧不得军心,被周勃派来的一个使节就轻易夺了兵权。

周勃、陈平等功勋集团的首领以及齐王刘襄为代表的刘氏诸侯王的联手,很快就剿灭了诸吕,并将吕氏一门不分男女老少全部处死。

吕氏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但大汉朝的未来并不明朗。

谁来当皇帝?

这是个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按平定诸吕之乱的功劳来选,应该由齐王刘襄来当皇帝,而且,刘襄是刘肥的长子,刘邦的长孙。

但是,刘襄的堂兄弟们不答应。

刘邦的儿子不多,可刘邦的儿子们的儿子很多啊,皇帝的宝座大家都有资格,为什么不去争一争呢,凭什么拱手让人?

这时候,琅琊王刘泽(刘邦的远房兄弟)跳了出来。

他假意拥立刘襄,还说要帮他去长安拉票,可是到了长安之后转头就把刘襄卖了,到处跟人说刘襄的娘家人很强势,如果他当了皇帝,保不齐又是下一个“诸吕之乱”。

周勃等人一听,这还了得?

而且,一个过于强势的皇帝,对他们这些功勋大臣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

于是,刘襄首先被排除在了皇帝人选之外。

当傀儡?

在经过慎重的考量之后,周勃、陈平等人一致认为,代王刘恒非常适合当皇帝。

首先,刘恒是高祖刘邦的儿子;

其次,刘恒在代国的名声很不错,宽厚仁慈也有治国经验;

再次,刘恒在朝中没有根基,也没有强大的外戚。

所以,远在千里之外的代王刘恒,非常意外地收到了使者传来的消息:去长安继承皇位。

突然之间被人选中当一个傀儡领导,一贯谨慎的刘恒认为其中有诈,不相信这是真的。

但中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刘氏江山稳固,不必顾虑,应该相信使者。

为了稳妥起见,刘恒先派自己的舅舅薄昭亲自去了一趟长安,打听虚实。得知“诸吕之乱”的前因后果之后,证明了此前宋昌的推断是正确的。

为了让长安的人放心,刘恒决定轻车简从,包括宋昌、张武在内只带6个人随行。

但这并不是说刘恒就彻底放松了警惕,一路上他是步步为营。

到达长安城外五十里处的时候,刘恒派宋昌先去探路。

宋昌到了渭桥之后,发现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在长安城外迎接,非常隆重,没有什么反常。

得到宋昌的确认之后,刘恒才终于再次启程到达渭桥。

大臣们以君臣之礼参拜刘恒,但刘恒不受,十分谦逊地回拜群臣。

这时候,太尉周勃走近身前,要求单独与刘恒说话,却被宋昌堵回去了。

宋昌大声说:“太尉如果有公事,就请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是私事,王者是没有私事的!”

周勃碰了个软钉子很不舒服,但还是跪在地上,向刘恒奉上代表天子权威的玉玺。

没想到又被刘恒拒绝了:“先到代王府再商量!”

小心谨慎的刘恒在群臣的拥戴下终于到了代王府,大家又请他继承天子之位,刘恒三番两次辞让之后,才终于答应继承皇位(后来的人都学会了这一套?)

刘恒的逆袭

被人选中当了傀儡,还能不能逆袭?

代王刘恒从出发前往长安,到后来成为真正执掌朝政大权的汉文帝,期间一系列的操作,都堪称是教科书级的示范。

他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当皇帝,这个局是别人刻意安排的。

明知别人想拿他当棋子,对于一个王者来说,是极其羞辱和愤怒的。

但在没有控制局面之前,刘恒始终保持着克制和谨慎。

为了麻痹对方,他只带了6个人去长安,但是这6个人都是有大用的。

在进入长安之前,他一次次派自己最信任的人前去探路打探消息,让自己掌握尽量多的真实信息,为后面的行动提供判断依据。

而不是如他的后辈子孙刘贺那样傻乎乎地,得知自己要当皇帝了,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带着一大帮子人耀武扬威地奔向长安,以为美好的前程就在眼前,结果当了不到1个月的皇帝,就被权臣霍光废掉了。

我们看刘恒,他在长安城外面对群臣的参拜非常谦逊,这是非常重要的。

刘恒给功勋大臣们释放了善意,消除对方的戒心:

放心吧,我没飘,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同时,刘恒又时刻保持着警惕,即便是接受玉玺,也要到代王府去。

那里是他的地盘,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代国,但代王府一直有自己人打理。

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完全掌控的地方,刘恒才能放心,安心。

在多次推辞群臣的奏请之后,他才答应继承皇位。

这不完全是惺惺作态,也是在争取时间。

当这一套繁文缛节完成之后,他立刻派刘兴居去清理皇宫,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住进了未央宫。

而这还没完,刘恒连夜下令,让自己的亲信宋昌、张武为卫将军和郎中令,掌控护卫皇宫和京城的兵权。

虽然这会让大臣们不爽,但皇帝任用一两个自己的亲信掌控亲军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刺来。

保证了自身的安全之后,刘恒又开始拉拢大臣和宗室。

对于拥立他当皇帝的大臣,一律都有封赏,加官进爵;那些被吕后打压的刘姓诸侯王,全部恢复爵位和封地;对于周勃、陈平这些功劳最大的开国功臣,更是重赏。

这一番操作下来,刘恒的皇位基本上稳固了。

但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除了拉拢之外,刘恒还非常有策略地打压那些骄横的重臣,比如周勃。

表面上,汉文帝刘恒对周勃非常尊敬,每次退朝之后让周勃先走,他这个皇帝看着周勃的背影,目送其离开。

但他通过别的途径,让人提醒周勃:“小心功高震主!”随后周勃很识相地主动辞去了右丞相的职位。

陈平死后,汉文帝重新启用周勃为丞相,却又在不久后以

列侯归封国

为借口,让周勃带头做示范,就这样又免除了周勃的丞相。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人举报周勃意图谋反,说他私藏铠甲兵器,把周勃抓进了大牢。

汉文帝非常大方地表示了对周勃的信任,把他放了出来。

但从此之后,周勃彻底失势了。

没有了陈平、周勃这些老资格的功勋大臣带头,其他的人哪里还敢对汉文帝不敬?

从毫无根基的傀儡彻底逆袭掌控朝政之后,汉文帝施行了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的同时,又进行了包括

司法、刑制、礼制等在内的改革,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茶... 茶叶的世界,宛如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其中藏着无数珍宝。前十名的品牌,更是这片森林中的璀璨明珠,它们以...
原创 邓... 导语: 1989年11月9日,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
原创 解... 公元25年,八月。 当赤眉军顺利击溃更始政权,进入长安之时,刘秀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劝降洛阳守将朱鲔,顺...
原创 美... 文/ 寂寞的红酒 美国和巴西是美洲的两个大国,而且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都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溧阳竹箦派出所打造共治共享新模... 转自:公安部新闻传媒 溧阳竹箦派出所打造共治共享新模式 赓续“铁军精神” 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要顾...
原创 清... 导读:清朝的建立,他功不可没,他尊重汉人的风俗,任用汉人为官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他十七...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蓄谋发动的政变,他也因此背上篡位的罪名。 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李世民...
原创 苏... 在中国人眼中,除了四大名著是妇孺皆知,老少皆爱的书籍以外,还有一本《封神榜》也是大家爱不释手的经典之...
原创 苏... 而当时苏联足足拥有400多万大军,立陶宛则只有1.6万军队,那么这个国家究竟是如何成功独立的呢?下面...
原创 孟... 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陈毅和粟裕率领解放军对国民党的第74师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最终在国民党援军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