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九零后们应该清楚,小时候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扁鹊见蔡恒公》。
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了,在古代竟然有这么一个神医,他能够见微知著,察觉到许多人们隐而不发的病痛。
可在2017年,这篇文章却突然从课本上被删除
。
究其背后原因,估计你怎么也想不到,原来这和四川的一座古墓有关。
一、四川一古墓挖出九部医书,证实扁鹊另有其人
2012年,成都修建金牛区地铁时,却意外打开了一座尘封千年的古墓,这就是著名的老官山汉墓。
这座古墓的挖掘,不仅是考古学界,也是医学界的重大发现。原因是里面出土了九部医书,
包括《六十病方》、《五色脉诊》和《敝昔医论》等。
别小看这九本书,它们出土价值十分重大,甚至能影响到我国的历史进程。因为随便单独拎出来一本,都是失传已久的奇书。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医书并非散装著作,
它们极有可能是扁鹊学派的医论巨著。
为什么如此肯定呢?原来其中,有本名叫《敝昔医论》书大有来头。书名中“敝昔”是“扁鹊”的通假字,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扁鹊医论》。
在先秦时,只要书名带“论”字,就表明这本书是“接闻于夫子之语”将夫子等人的话编纂起来的意思。就像《论语》一样,记录着孔子的所见所闻和本人心得。
按道理,《敝昔医论》本应像《论语》一样,专门记录扁鹊在行医中的所见所闻、药方经验或是言谈话语。
可令大家诧异的是,
这本书并不是单独记录扁鹊行医生涯的总结性著作,而是多个医生的经验汇总。
在这本书中,考古学家经过严谨的态度分析后,发现书里的字迹并非出自一人,而是经由多人之手,并且时代跨越极大,书中字迹上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下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原来我们所说的扁鹊并不就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简单来说,这一群人全部都是医生,他们有个共同的代号叫扁鹊。这个结论,彻底推翻了人们固有的思维。
二、神医扁鹊,早就被人奉上神坛
在我们的意识中,扁鹊是先秦时候的一代名医,原名秦越人,来自河北。此人医术高超,曾救治万民,所以在民间他被称为医圣。
我们的课本中,也曾记录过扁鹊给
蔡恒公
看病的事情。
当时扁鹊看到蔡恒公神色萎靡,断定他有内疾,便几番劝他及时看病,但蔡恒公不仅没理会,还以为他是骗子。
几个月后,等蔡恒公发现自己真有病时,早就为时已晚,他这才后悔没早听扁鹊劝告。
这个故事十分传奇,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扁鹊能察于毫末之间,及时看出端倪,其医术精妙让人叫绝。
而扁鹊最神奇之处在于,他不仅能看病,还能窥探到人的心理。
有一回,齐王生了场大病,他总是闷闷不乐,将自己关在寝室里呼呼大睡,于是大家赶紧把扁鹊请来看病。
扁鹊来到寝宫,仔细观察了齐王的状态后一言不发,没有开药方,这让大家伙摸不着头脑。
仅仅几天后,天突然下大雨,淋成落汤鸡的扁鹊突然疯狂跑到大殿上,对齐王各种无理吵闹。齐王见扁鹊如此无理粗鲁,便气的对他破口大骂,声称要杀死他,可反观扁鹊却毫不慌乱。
没过多久,当齐王气顺了以后,
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神清气爽,精神愉悦做起事来浑身有劲。
直到这时候扁鹊才告诉齐王,原来齐王一直以来都忧国忧民,内心太过烦闷,所以萎靡不振,急需找个人发泄情绪。
而自己这种不顾形象的唐突之举,正好可以触怒齐王,当齐王痛痛快快骂完扁鹊后,他的病也就好了。这样一来,压根不用吃药就立马病除。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将扁鹊奉为神医
,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也不乏他的身影。
可如今,正是《敝昔医论》的出土,才让考古学界对扁鹊这个人物进行重新定义。
三、扁鹊身份造假惨被除名?网友:神医真的存在
其实,《敝昔医论》还没出土前,民间早有人怀疑过扁鹊真实身份,原来《大百科全书·扁鹊》中提到,
扁鹊生卒年为公元前407-前310年,活了97岁。
可矛盾之处在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蔡恒公是春秋年代的国君,此人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14年—公元前695年。
大家发现问题没?照这样计算,
蔡恒公和扁鹊压根不属于同时代,两人岁数相差300岁。
可在《蔡恒公讳疾忌医》中,扁鹊却为蔡恒公看过病,这让人匪夷所思:莫非在蔡恒公时代扁鹊已经出生了?
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民间传言:“扁鹊寿命为300多岁”,说他出生于春秋时,寿终于战国年间。
其实谁都知道,古人寿命短暂,
扁鹊虽是名医,但他不可能活300多岁,这也有悖常理。
所以问题来了,给蔡恒公看病的究竟是不是扁鹊?扁鹊身份是真是假?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就要提到个专业术语“二重证据法”。我国考古界在研究问题时,会将纸上资料和文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来确定古代某一时期发生的事情。
如果以上文献资料属实,再结合出土的《敝昔医论》来看,真相就只有一个:扁鹊确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给蔡恒公看病的扁鹊,极有可能是真正“扁鹊学派”创始人
,然而后来的扁鹊,其实是其传承者。
难怪当真相被揭开后,那篇扁鹊给蔡恒公治病的故事被相关部门下架,原来是怕误导青少年。
不过,扁鹊究竟是谁,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我们要永远记住,
在医术不发达的古代,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花费毕生心血来整理医书,
不断积累看病经验,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能够减少病痛。
正如网友所说:千万不要怀疑扁鹊,神医真的存在,扁鹊也真的存在。而“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才是扁鹊们的最终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