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是一位无可比拟的伟大人物。伟大的人物必然有独一无二的性格特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探究他成为领袖的必然原因。
在毛泽东的性格特质当中,有一个方面非常突出,那就是他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有一次,毛泽东在行进的路上遇到一条很不好过的深沟,警卫员说,我们还是回去吧,或者绕过去。毛泽东则说:“不,我这个人从来不走回头路!”
“从来不走回头路”,是毛泽东百折不挠、锲而不舍顽强意志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确定了符合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目标和决策,那么,不管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和险阻,他都坚持既定的方向,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决不放弃对目标的执著和追求,决不半途而废。
正如他所说的:“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胡宗南几十万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我军控制的县城只剩下一个,有时敌我相距只有几里远,危险性可想而知。
但是毛泽东坚决不退出边区,走路就走路,吃树叶就吃树叶,坚决实现把敌人牵制在陕北、消灭在陕北的决心。
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就纠集16个国家的仆从军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
尽管当时国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困难重重,毛泽东还是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以大无畏的气魄,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说:“当然,我们牺牲了人,用了钱,付出了代价。但是我们就是不怕牺牲,不打则已,一打就打到底!”
毛泽东实现战略目标的坚定意志,还表现在他不被不同意见动摇其决心,敢于和善于抵制各种与战略目标不符合的因素,坚持正确的决策。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断然提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可是1945年8月,斯大林致电中共中央,提出中国不能再打内战,如果再打内战,就有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
1949年4月,在我军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前夕,斯大林又来电,建议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急于和认真准备向南方进军;从向南方进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中,抽出两个精锐的军,把他们部署在港口地区,以预防敌军采取行动。
毛泽东顶住压力,不为所动,他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既不惧怕气势汹汹的蒋介石的全面军事进攻,不为蒋介石面临灭亡时的“和谈”阴谋所动摇,也不被各种无真知灼见的意见所左右,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坚决把革命进行到底,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百折不挠,永远不走回头路,永远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永远不向任何反动力量妥协,这就是毛泽东性格中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他成为东方巨人、一代伟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