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曾给予此人高度评价,称他为人民立了功!甚至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破格授予他少将军衔。
而彼时这位开国将军还在工厂里,像一名普通工人一样忙碌着,挥汗如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并没有兴奋的神情。
苏鲁
此人便是苏鲁,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周总理如此看重呢?又为什么来到仓库如此辛苦的做普通工作呢?
苏鲁断臂
1949年7月,山西省绝大部分地区均已解放,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只是将全部兵力炮火收缩在了太原地区,利用易守难攻的地势以及积年累月积攒下来的众多工事,负隅顽抗。
其中,太原东大门外的红房子据点算是一块最硬的骨头了,而这艰巨的任务组织上放心的交给了彼时担任18兵团62军184师副师长的苏鲁。
对此,苏鲁一早便开会和大家商议出了周密的进攻计划,并决定亲自率兵上阵杀敌,以此鼓舞军心、振奋士气。
战争打响后,184师的全体战士们先后向着红房子据点,发起了数次大规模的猛烈进攻,但因为其地形的特殊性都没能取得胜利,还为此损失了不少。
苏鲁以及政治部主任时云峰看此情形,也不禁感到十分心痛着急,紧急将战士们召集到了一起做出了新的战略战术调整,并冲在了战地的最前线。
这一次,大家在苏鲁的带领下都抱了背水一战的决心奋起进攻,浴血前行,排除了不少敌军提前埋下的步兵雷。
但让人心痛惋惜的是一位排长不小心踩中了一颗诡雷,引起了大片的爆炸,由于时云峰同志当时离着爆炸点过近,不幸当场牺牲了。
不远处的苏鲁也没能幸免,右手臂登时就被炸断了,鲜红的血瞬间便浸透了衣衫,但他此时心里想的都是要拿下红房子据点,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直接又不顾一切的冲杀了上去。
众战士看到这一幕都红了眼,发了狠,高喊着向红房子据点继续发起了进攻。在大家的努力下,这次没多久就顺利的拿下了红房子据点,打败了此处的国民党军队。
此时,苏鲁才想起了自己严重负伤的右手臂,在大家的护送下急急忙忙的去往了救护所。但因为他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只能进行截肢处理手术了,从此,苏鲁这个在战场上厮杀了多年的英雄好汉就变成了独臂。
组织上知道了此事后,觉得对苏鲁十分亏欠,很多将领都自发前来看望医院里的他。可谁知,苏鲁对此早已看开了,还安慰起了别人,说自己之后一条胳膊照样能把革命工作干好!
并且,苏鲁在休息好之后没多久就嚷嚷着要重返前线,但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将苏鲁留在了山西军区工作,目的也是希望不要让他再处于危险中。
来到山西军区工作的苏鲁也是没有半点懈怠,每天都尽职尽责的完成好了自己的工作。当然,苏鲁能走到今天,和他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苏达余
苏鲁一开始的名字其实是叫苏达余,1901年生人,家中也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因此,苏达余自小就十分懂事儿,15岁的时候为了帮家里减轻压力,自己便开始一个人出来拉车挣钱。
并且,因为当时一个人租不起一整辆车,苏达余还是和另一个人一块儿租的一辆车。这个人便是后来的开国将军王震!
而两人之所以有后来的这番际遇还是因为碰巧遇到了毛主席,机缘巧合下加入了彼时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并由于自己出色的能力迅速成为了骨干。
后来,因为地方军阀对共产党同志们的大肆迫害,苏达余等人只能无奈返回家乡偷偷的进行地下工作了,在此期间,苏达余和王震两人配合的极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担任了团长等职务。
1936年,苏达余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对于老师教授的军事知识,他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想必这也是他日后战场上能不断取得胜利的一重要原因。
而苏达余改名字的原因还要从他毕业抵达山西当教官说起,那时候他所在的训练班实际上是国民党阎锡山名下的,这对于忠于红军忠于党的苏达余来说,属实是有些难以接受。
阎锡山
因此,一时之间他有些郁闷,一位领导看出了苏达余的不对劲,便将他叫来谈心,这位领导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就循循善诱的给他讲了国共一致对外的原因,还给他起了“苏鲁”这个颇有深意的名字。
原来,领导是考虑到苏达余听起来像苏大鱼,而“鲁”真是鱼压在日字上,这不正是苏达余压住了日本鬼子的意思嘛。
苏达余听完这一番话后,心中的郁结情绪顿时散了个干干净净,连带着也欢欢喜喜的接受了这个新名字。
就这样,苏达余成了苏鲁,一直兢兢业业的从事革命工作。不过,54岁的苏鲁也因为组织上的安排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安排呢?
苏鲁少将
1955年,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操劳了半辈子的苏鲁从军分区司令员的位置上退下来好好休息,安度晚年。
但这个消息对于想要为革命事业继续奉献的苏鲁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知道自己是闲不下来的,但如果直接向组织说不退,又担心会扰乱了党的安排。
毕竟,组织深思熟虑提出这个建议,必定也想好了接替他的人选,苏鲁从心里也是非常希望能给年轻人一个锻炼机会的。
于是,他自己苦想了几个晚上之后,琢磨出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自己向组织请命去看管军械仓库。
组织上知道后,也感到有些纠结,一方面是老同志的意愿,一方面是军械仓库主管只是个团级职务,这样对苏鲁来说实在是有些屈才,哪有大功臣的职级不升反降的呢?
但苏鲁对此多次明确表示自己不在意,组织上也就只好同意了这个办法。
如愿以偿的苏鲁十分高兴,兴冲冲的就收拾东西扎根军械仓库了。要知道,军械仓库的环境十分艰苦,工作量也是极大,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去的。
而苏鲁却觉得自己如此能为党和国家继续奉献,自己还算有用,甚好。仓库的工人们看了都纷纷被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将军感染了,干活都觉得更有力气了。
1955年9月,如同往常一样在仓库中工作的苏鲁,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的命令。原来,组织上决定要授予他上将军衔,邀请他进京参加仪式。
第一次来到北京的苏鲁,看到天安门广场上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太阳下孩子们的笑脸,不禁热泪盈眶,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等来了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他终于看到了国泰民安的盛世中国。
1976年12月,苏鲁少将在山西因病去世,享年74岁。
小结
苏鲁的一生都在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也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如同苏鲁将军一般的英雄拼杀出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铭记。
而时至今日,建设美丽新中国的重任也落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上,希望大家都能尽力发出自己的一分光亮,向上前行,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行文至此,我衷心的希望祖国母亲日后越来越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