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当他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垓下之战是项羽和刘邦之间最后一场的战略决战,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安徽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境内,目前这里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来自东方IC)
从200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垓下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结果有一个令人激动的发现。据考人员介绍“垓下遗址是古代一处非常重要的城池,包括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和秦汉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图片来自东方IC)
文献记载,垓下在秦末汉初属沛郡,为军事重镇。从出土的战刀、箭镞等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图片来自东方IC)
垓下遗址曾发生了一个个传唱千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而垓下之战更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开启了四百多年的汉王朝。(图片来自东方IC)
垓下遗址的四周在上世纪30年代还存有有凸起的城墙,后因战乱和农田改造,已经被毁掉。如今,遗址的地上还散布有大量的红烧土和秦汉时期的筒瓦、板瓦及陶片等。(图片来自东方IC)
考古人员发现,垓下虽城池早已毁掉,但城池地基还保存良好。发掘后发现,城垣、城门、护城河、道路和排水系统、夯土建筑基址、窑址、活动场所、红烧土遗迹、水井、灰坑等重要历史遗存。(图片来自东方IC)
图为项羽抱着虞姬的雕像。(图片来自东方IC)